分页: 1 / 1

RE:毛主席的著作仍然需要认真读(厚德载物)

发表于 : 周日 9月 15, 2013 2:33 pm
云想衣裳
毛主席很多话是极其经典的,我非常佩服父辈们对毛主席语录的张口即来——那个红色革命的年代,对毛爷爷的顶礼膜拜是无以复加的;我希望这种风气代代相传下去。

毛主席的著作仍然需要认真读(厚德载物)

发表于 : 周六 7月 26, 2014 9:18 pm
厚德载物
































毛主席的著作仍然需要认真读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37周年而作

作者:厚德载物===编辑:细雨

读毛主席的书曾经在历史上成为过政治运动。“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成为那个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政治语言;红色封面的《毛主席语录》本成为发行数量最多的书籍;评选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全国各级组织从上到下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积极分子代表会议;通读《毛泽东选集》一到四卷,背颂《毛主席语录》成为许多人的自觉行为;毛主席语录成为几乎所有公共场所最精典、最普遍的装饰……。各级组织重视程度之高;宣传贯彻的力度之大;学习的方法和形式之多,,人民群众自觉参予的程度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
经历过那一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一切与当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来又担任了党的付主席的林彪有关。严格地讲,是他借以取宠、欺骗和蒙蔽毛主席,最终实现篡党夺权阴谋的一部分。
现在,毛泽东主席已经逝世了三十七年了。林彪早就了历史人物。那么,毛主席的著作是不是还需要学呢?
回答是肯定的,不仅要学,而且还需要认真学。
毛主席著作是理论化、文字化了的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已经被我国革命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毛泽东主席的伟大,不仅表现在他亲自领导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还表现在他创立了一整套非常完整、非常正确的理论系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
体现在毛主席著作中的毛泽东思想非常全面,非常系统,非常精典。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仅管世界近代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但是,像毛主席那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现代社会科学讲得那样全面、系统、精典的恐怕不多!
翻开毛主席著作,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和词组是“人民”。诸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的国家、人民的军队、人民政府、人民的政党、人民代表、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人民当家作主等等……。
这很了不起!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中,还从来没有哪一位能把人民的地位那样明确地放得这样高!即便是比较明智的封建帝王,他们把人民和帝王比作水和船的关系,懂得船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那也只是告诫自己和统治集团成员,不要小看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善待老百姓!这种观点同毛主席把人民视为创造历史的主人理论是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我们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世界上最新的,最先进的,最系统的社会科学,就是因为,这种学说第一次主张人类世界要用多数人来统治少数人。要由占世界人口多数的劳动大众选派代表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毛泽东主席的人民观就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念。并且在实际的运用中取得了成功。
官逼民反是《水浒传》中作者留给后人最强烈的中心思想。确实,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无一不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满当局的黑暗统治,进而群起造反所导致的。毛泽东主席让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观则正是为了避免那种历史现象而设计的。把毛主席的这种人民观继承下来,发展下去,我们的国家何愁不能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这正是中华民族多代智士仁人梦昧以求的理想。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应当把毛主席的著作作为培养、考核党政干部的专用教材和考核标准。用毛泽东主席的人民观武装国家管理人员的头脑。永远自觉做人民的公仆。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的“以民为本“”建立和谐社会“;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十八届党中央提出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种种举措都体现了毛泽东主席的人民观。
有人说,毛泽东主席晚年犯了极左的错误,在理论上也出现过偏差。这是事实,是中央作出过决定的。但是,这不能在总体上影响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和毛主席著作的正确。对于毛泽东主席来说,错误毕竟是局部的,有历史背景的。理论的偏差也只是出现在部分领域的极左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因为毛主席的局部错误而全盘否定。
当然,时代在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国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也要与时俱进!运动式的,作秀式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式的学习显然也是错误的。
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著作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安康!我们要世世代代记住毛主席老人家的恩德,世世代代读他老人家的书。让人民的幸福和安康来得更快、更好,走得更远。
2013年9月12日
作者qq:491197453.






文学风欢迎你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