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深秋的中京(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五 10月 11, 2013 9:57 am
梅花君子
希望各位在读诗的同时,能看看附录里的历史资料,这对全面了解辽中京的历史文化,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RE:深秋的中京(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五 10月 11, 2013 4:59 pm
云想衣裳
读书时学到的历史知识全部还给老师了,最近看了一本历史书《一代枭雄》对辽国的历史有所了解,结合君子的讲述,我想三个月之内,我应该记下了“辽中京”的由来。谢谢!

RE:深秋的中京(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五 10月 11, 2013 5:25 pm
梅花君子
Quote引用云想衣裳发表的“读书时学到的历史知识全部还给老师了,最近看了一..”
辽中京是有一些典故,可是能看到的只有一座古塔和残缺的城墙,其他什么都没有了。

深秋的中京(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五 9月 12, 2014 9:37 pm
梅花君子





















深秋的中京

文章//梅花君子//编辑//叶的奉献

深秋的午后
天很冷
风很大
暗黄的落叶
沿着残垣的城墙
寻觅着
铁马奔腾的回音

古塔在深秋的午后
显得很庄重
显得很威严
风铃耐不住寂寞
不厌其烦的回忆
京城繁华
君临天下
契丹帝国的威严
以及大宋使臣
谦和的微笑

深秋的午后
冷风吹散了
萧燕燕
灿烂的微笑
萧观音
那缕香魂
以及
那面草原帝国
迎风招展的旗帜

深秋的午后
古塔很寂寞
萎缩的城墙
很低调
落叶在沉吟
在为
消失的契丹种族
默默的凭吊

深秋的午后
风很大
淡黄的风沙
渲染着
古塔
剥蚀着
那条
凌乱的城墙
暗黄的落叶
在这片
孤寂的古城上
跳着金黄的群舞
努力的破译着
古塔上
那串
古老的暗语

2013年10月11日

【梅花君子】原名王海,内蒙古宁城人,系内蒙古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在宁
城万利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工作。

【辽中京】
在内蒙古宁城县,老哈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上,东距赤峰至叶柏寿(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铁路的天义车站20公里。
辽中京大定府是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原城依照北宋的都城汴梁的规制而建,整个城布局为方形,城东西长8华里,南北宽7里半,城墙三重,设有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成“回”字形分布。外城还有护城河,居住汉、回鹘、女真等族的百姓,内城主要居住契丹百姓和一些身份低微的官吏,皇城居住契丹贵族。当时,皇城内建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文化殿、武功殿、会安殿、昭庆殿等大型建筑,造型优美,气势宏大。辽中京大定府也一度成为当时北方草原上的第二大城市,辽代的重要陪都。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24个儿子分封为王。他死后,长孙朱允文继位,为建文帝。建文帝鉴于诸王势力太大,决定削藩。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号起兵,史称“靖难”。当时镇守中京大定府的是宁王朱权,朱权的势力也非常强大。朝廷害怕宁燕合兵,就下诏召宁王进京,想对宁王施以软禁。宁王虽无与燕王合兵之意,但不愿进京。就在进退两难之际,朱棣乘机而入,发动兵变,挟宁王家小奔燕。后朱棣恐中途有变,故放火烧城,以绝宁王将士恋念反顾之心。可惜,繁华一时的辽中京在历时392年后,在火海中变成了废墟,只留下三座古塔、两重土城墙和点将台。因此城毁于明朝,人们称这里为大明城,称城外的巨塔为大明塔。
【萧观音】
萧观音(1040—1075)辽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萧惠(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辽代女作家。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也有诗作,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
重熙年间被燕赵国王耶律洪基纳为妃,生太子耶律濬。1055年(清宁元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尊号懿德皇后。由于谏猎秋山被皇帝疏远,作《回心院》词十首。1075年(大康元年)十一月,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汉宰相张孝杰、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等人向辽道宗进《十香词》诬陷萧后和伶官赵惟一私通。萧观音被道宗赐死,其尸送回萧家。1101年(乾统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
【萧燕燕(萧绰)】
萧绰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又一位女性统治者,为契丹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历史上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在历代军事家的展厅里始终悬挂着萧绰的画像。
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3子3女。
公元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
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次年,葬乾陵。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