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的回忆(一)深山逃难(何缘)
发表于 : 周四 8月 23, 2007 11:44 pm
忘却的回忆(一)
深山逃难(1)
文/何缘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巍巍雪峰山,躺卧在湘西大地上。仿佛一条巨龙,逶迤数百里。群山连绵,峰峦迭嶂。梯田入云,林海莽莽。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勤劳质朴的山里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地灵人杰。革命先辈向警予,一代名将粟裕,腾代远,都是雪峰山人的出代表。
深夜, 雪峰山脚的村子里,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梦乡。黑暗笼罩了大地。只有远处高山, 在隐约可见的天边, 昂着不屈的头。 “妹崽,妹崽!; 睡梦中, 感觉有人叫着我的乳名。勉强睁了一下眼睛.正欲再合上时, 奶奶焦急的声音再一次传来, 并用力推着我 “快起来, 土匪来了! 我吃了一惊, 有点清醒了。急忙坐起来. 摸索着穿上单衣,怎么也找不到裤子。于是带着哭腔问: “奶奶,我的裤子呢?;
奶奶急了, 骂道 “没用的东西, 快六岁了, 脱了裤子冒晓得放么咯地方, 莫穿算了。”奶奶六十多岁,裹着小脚。砍柴、扯猪草、种菜样样都干。从不打骂我。奇怪呀,明明放在枕头边,它到哪儿去了呢?时间紧迫,男娃不穿裤也不算稀奇。我跳下床,刚好踩到一团东西,一摸,正是裤子。原来睡觉时几个翻滚,把它掉在地上了。于是急忙穿上。奶奶拉着我的手就出了门。 我一边走,一边打着呵欠。后来索性闭上眼睛。天黑黑的,没有火把,睁眼闭眼也差不多。只是没有鞋穿。有时脚碰到石头上,踢得生痛。 山路越爬越高,远处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和微弱的“轰、;轰”声,看架势还远着呢! 我们经常躲土匪的地方叫鹰窝湾。再横过一个坡就到了。提起鹰窝湾,那真是逃难的好地方。它又长又深,背靠一座大山。山顶上有好大一块平地,我们叫它晒谷垴.。相传神农氏来到湘西,种了稻谷没地方晒,就把这个山头扒平了。从此,这里就叫晒谷垴了。这晒谷垴就像砍了树留下的大树桩。四面的小山岭附在它身上,好似一根根粗大的露天树根。每个山岭都有小路盘旋而上,在高大的松树中蜿蜒穿行。站在垴上,看得清清楚楚。土匪从东面来,我们就往西面跑;从南面来,我们往北面去。如果突然来了,我们就躲起来。鹰窝湾里烧过木炭,两边尽是密密麻麻的回蔸树。夹着茅草,隔五尺远就看不见人。而且一年四季,各种野菜,蘑菇应有尽有,吃菜不用愁。走上横坡的小路,枪声听得更清楚。只是困得历害。眼皮像有千斤重似的,怎么也抬不起来。迷迷糊糊下了点坡。坐下来。地上好像摊着茅草,就倒下去,又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几滴凉水溅到脸上,我一下子就清醒了。睁开眼睛一看,我睡在一个土巷子中间。这土巷子经常过牛,一股牛粪味。上面架着几根木棍,胡乱盖着几把黄茅草。身下的茅草也不多,凉凉的。更要命的是天上下起了小雨,雨水正从茅草中一滴滴往下滴。看架势,这里不能再呆下去了。我叠起烂棉被,放在不漏雨的地方,一头钻了出去。 上面是一个荒草坪。还有几家人,三三两两,分别躲在几棵大树下。只有个别人在盖棚子。我东看西找,就是找不到爹娘。只有奶奶坐在树下,拣着不知名的野菜,准备做早饭。一会儿,娘抱来了一大捆干柴,准备生火。用了很多干柴,火终于旺起来了。树上的雨珠滴到火堆上,滋滋作响。我们几个小孩子围着火烤衣服。大人们边做事边聊天。到底在讲什么,我也不大明白。只晓得这次土匪来得特别多,大概一、二天回不去了。 一会儿过去了,奶奶喊我吃早饭。我折了二根树枝,往衣服上一擦,当筷子,端起碗就吃。这饭是掺了很多红薯米煮成的。所谓红薯米,就是红薯切成四方颗粒,晒干而成的。常常一股霉味,令人作呕。那时是我们一家的主食。也许是下雨天, 土灶很潮湿, 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饭有点夹生。我刚说了一句“饭还没熟”,头上就挨了一筷子。娘骂道;“嫌饭丑,就莫呷!”奶奶也忙劝阻。说;“千丑万丑,莫嫌饭丑。”我不便做声,吃了半碗。剩下的偷偷倒给黄狗去吃了。 这一天无聊透了。草坪上,山坡上到处是湿漉漉的,还不时飘来一阵雾气,没地方可去。偶尔去拖一下柴,就弄了一身水。老在树下坐着,一身筋骨酸疼得要命。远处的枪声,依然密一阵稀一阵,好像没有尽头。不知道什么原因,娘的火气特别大,稍不如意,就是一顿臭骂。菩萨保佑,中午过后,雨停了。大块的云朵,不断越过山项。偶尔从云缝中露出太阳的半个脸,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山风一吹,茅草上的雨水干得很快。大家忙着搭棚子,挖土灶,割茅草。小孩子也没有闲着,给大人们打下手。递递茅草,拖点干柴。晚饭时分,天空放晴。各户的“家”都安顿好了。晚饭还是红薯米饭,涩涩的野菜,没有一点油星子。饭总算是熟了,我着实吃了二大碗。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http://flash.qu123.com/newflash/大刀进行曲——纪念抗战胜利60周.swf
编辑:清风
深山逃难(1)
文/何缘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巍巍雪峰山,躺卧在湘西大地上。仿佛一条巨龙,逶迤数百里。群山连绵,峰峦迭嶂。梯田入云,林海莽莽。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勤劳质朴的山里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地灵人杰。革命先辈向警予,一代名将粟裕,腾代远,都是雪峰山人的出代表。
深夜, 雪峰山脚的村子里,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梦乡。黑暗笼罩了大地。只有远处高山, 在隐约可见的天边, 昂着不屈的头。 “妹崽,妹崽!; 睡梦中, 感觉有人叫着我的乳名。勉强睁了一下眼睛.正欲再合上时, 奶奶焦急的声音再一次传来, 并用力推着我 “快起来, 土匪来了! 我吃了一惊, 有点清醒了。急忙坐起来. 摸索着穿上单衣,怎么也找不到裤子。于是带着哭腔问: “奶奶,我的裤子呢?;
奶奶急了, 骂道 “没用的东西, 快六岁了, 脱了裤子冒晓得放么咯地方, 莫穿算了。”奶奶六十多岁,裹着小脚。砍柴、扯猪草、种菜样样都干。从不打骂我。奇怪呀,明明放在枕头边,它到哪儿去了呢?时间紧迫,男娃不穿裤也不算稀奇。我跳下床,刚好踩到一团东西,一摸,正是裤子。原来睡觉时几个翻滚,把它掉在地上了。于是急忙穿上。奶奶拉着我的手就出了门。 我一边走,一边打着呵欠。后来索性闭上眼睛。天黑黑的,没有火把,睁眼闭眼也差不多。只是没有鞋穿。有时脚碰到石头上,踢得生痛。 山路越爬越高,远处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和微弱的“轰、;轰”声,看架势还远着呢! 我们经常躲土匪的地方叫鹰窝湾。再横过一个坡就到了。提起鹰窝湾,那真是逃难的好地方。它又长又深,背靠一座大山。山顶上有好大一块平地,我们叫它晒谷垴.。相传神农氏来到湘西,种了稻谷没地方晒,就把这个山头扒平了。从此,这里就叫晒谷垴了。这晒谷垴就像砍了树留下的大树桩。四面的小山岭附在它身上,好似一根根粗大的露天树根。每个山岭都有小路盘旋而上,在高大的松树中蜿蜒穿行。站在垴上,看得清清楚楚。土匪从东面来,我们就往西面跑;从南面来,我们往北面去。如果突然来了,我们就躲起来。鹰窝湾里烧过木炭,两边尽是密密麻麻的回蔸树。夹着茅草,隔五尺远就看不见人。而且一年四季,各种野菜,蘑菇应有尽有,吃菜不用愁。走上横坡的小路,枪声听得更清楚。只是困得历害。眼皮像有千斤重似的,怎么也抬不起来。迷迷糊糊下了点坡。坐下来。地上好像摊着茅草,就倒下去,又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几滴凉水溅到脸上,我一下子就清醒了。睁开眼睛一看,我睡在一个土巷子中间。这土巷子经常过牛,一股牛粪味。上面架着几根木棍,胡乱盖着几把黄茅草。身下的茅草也不多,凉凉的。更要命的是天上下起了小雨,雨水正从茅草中一滴滴往下滴。看架势,这里不能再呆下去了。我叠起烂棉被,放在不漏雨的地方,一头钻了出去。 上面是一个荒草坪。还有几家人,三三两两,分别躲在几棵大树下。只有个别人在盖棚子。我东看西找,就是找不到爹娘。只有奶奶坐在树下,拣着不知名的野菜,准备做早饭。一会儿,娘抱来了一大捆干柴,准备生火。用了很多干柴,火终于旺起来了。树上的雨珠滴到火堆上,滋滋作响。我们几个小孩子围着火烤衣服。大人们边做事边聊天。到底在讲什么,我也不大明白。只晓得这次土匪来得特别多,大概一、二天回不去了。 一会儿过去了,奶奶喊我吃早饭。我折了二根树枝,往衣服上一擦,当筷子,端起碗就吃。这饭是掺了很多红薯米煮成的。所谓红薯米,就是红薯切成四方颗粒,晒干而成的。常常一股霉味,令人作呕。那时是我们一家的主食。也许是下雨天, 土灶很潮湿, 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饭有点夹生。我刚说了一句“饭还没熟”,头上就挨了一筷子。娘骂道;“嫌饭丑,就莫呷!”奶奶也忙劝阻。说;“千丑万丑,莫嫌饭丑。”我不便做声,吃了半碗。剩下的偷偷倒给黄狗去吃了。 这一天无聊透了。草坪上,山坡上到处是湿漉漉的,还不时飘来一阵雾气,没地方可去。偶尔去拖一下柴,就弄了一身水。老在树下坐着,一身筋骨酸疼得要命。远处的枪声,依然密一阵稀一阵,好像没有尽头。不知道什么原因,娘的火气特别大,稍不如意,就是一顿臭骂。菩萨保佑,中午过后,雨停了。大块的云朵,不断越过山项。偶尔从云缝中露出太阳的半个脸,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山风一吹,茅草上的雨水干得很快。大家忙着搭棚子,挖土灶,割茅草。小孩子也没有闲着,给大人们打下手。递递茅草,拖点干柴。晚饭时分,天空放晴。各户的“家”都安顿好了。晚饭还是红薯米饭,涩涩的野菜,没有一点油星子。饭总算是熟了,我着实吃了二大碗。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http://flash.qu123.com/newflash/大刀进行曲——纪念抗战胜利60周.swf
编辑: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