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秋的念想(卢生强)

发表于 : 周四 5月 08, 2014 10:06 am
云想衣裳
十五年,人生最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到头来落得一个无条件退场,这样的结局太让人难过了。有的代课老师会削减脑袋去想着转正,你就太实在了。不过,一个人活着靠的是精神,在这十五年当中,你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工作之外爱好的补偿,这一段人生经历,也算是硕果累累,对一个精神至上的人而言,此生足矣!

RE:秋的念想(卢生强)

发表于 : 周四 5月 08, 2014 12:18 pm
卢生强
问好斑竹

秋的念想(卢生强)

发表于 : 周四 6月 04, 2015 7:48 pm
卢生强





















秋的念想
文:清袖梦 编:清风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而每年秋季的某一天,总会让我思绪蹁跹。
曾经的我也是一名教师,那是我血气方刚的岁月。做什么事都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当时我分到全镇最艰苦的地方,那是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小分校。可我还是很乐意去的。要知道我们师范毕业后,在家里等待了好久,才接到的这个通知。你说我能不高兴么?当时我们镇上共有四名同学,除了我其余都是女生,教育辅导站的人说,为了女生的安全着想,她们都安排在好的学校,而作为男生的我,就只好发挥女士优先的传统美德了。
众所周知的原因,那年我们毕业已经不包分配了,都得自谋职业。我们顶的是代课的职。所谓代课,就是学校需要你时,你就是老师,不需要时你就得退位,待遇不说比公办的了,就是民办的都远不及呢。
我的老家是镇上的,各方面都很现代化了,比如说用水,当时我们家早都用上了自来水。所以当我跟我妈说要卖一对水桶去学校时,我母亲惊呆了,说:你到底是去哪个学校啊?怎么现在还有学校没用上自来水的呀?定盘校。我回答。定盘校?在哪里啊?路好走吗?母亲一副焦急不安的样。也难怪了,母亲是从别的县嫁过来的,一直在家的附近忙着活计,除了有亲戚的村屯,她是从没走动过的。我就宽慰母亲说:妈,路好走着呢,骑单车也就个把钟头罢了,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母亲说:不是说看不看我的问题,我是担心你的日子好不好过。好的好的,我的日子怎么会不好过呢?那学校什么都有的。母亲虽然不舍,可也没办法的事。唯有一大堆的嘱咐装得我满兜都是。
虽然心里有了准备,可我一到了那里,现实的艰难还是让我倒抽了几口冷气。这哪是什么学校哟。就我和一位当地的老师。学校有三间裂了缝的瓦房当教室,一字排开。窗户是用竹条订上的,根本没门板。更不用说什么围墙的了。曾经我们上课的时候,村民散养的母猪带着它的仔雄赳赳气昂昂地在门口视察呢。我曾经为了赶走它们而中断了我们的课。由于学校靠近民居,村民养的禽畜都是开放式的,它们随便到处走,这是习惯了的事。特别是周末,学生的课桌椅上都有鸡鸭的粪便,地面上拉着猪粪。每个星期一早上,学生们都得好好打扫。我曾经提议钉个木板挡一挡门口。黄老师说:这我做过了。可是我们总是敌不过猪们的拱,你看操场上,如果周末刚好下雨,那就得有猪们的拱了。操场是摊平了的黄泥土,雨天时上面印着大大小小的脚印,人的禽畜的都有。晴天时弥漫着微尘。特别是孩子们在上面疯玩的时候。没办法,我们只好不时去平整。
在学校附近,有一个大池塘,我们的用水就是去那挑的。水很清澈,村民有个约定,不许倒垃圾到水里,不许往塘里排污水。村民的洗衣洗菜洗澡都有别的水塘。唯一这个是不能随便他用。所以塘水能保持清澈。水不很深的时候能看见水里的自由自在游泳的鱼儿呢。
那时黄老师和我经常在晚上备好课后,到那个水塘洗澡洗衣服。当然我们不是直接下水塘的,我们提来水,在离水塘十来米的草丛那开始我们的洗刷。等大家洗好了,我们就一人拎东西一人挑水回学校。虽说这水塘是在学校附近,可也有上千米的路程,小道弯弯曲曲的,两边长出长长的茅草。我们曾经在半路上被绊倒过,满满的两桶水洒得我似个落汤鸡。不得不又重新挑过。
山村的孩子总是比外面的多些淳朴。他们很向往外面的世界,一有时间他们都围着我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而每当我解释以后。他们脸上的崇拜尽露无余。
原始的小小的操场上,我经常跟孩子们玩游戏,比如拍球啦、什么老鹰捉小鸡啦等等,都玩得不亦乐乎。一时玩得兴起,都不知道谁是大人谁是小孩的了。黄老师在旁边吧嗒地吸烟嘻哈的笑。
每当学生散尽,学校里就只剩我一人了。黄老师得回家忙家务,然后出来住校。如果他不住校的话,那我就更显得孤单了。所以我为了排遣这孤寂的时间,我学会了爬格子,把我的所得所思都付诸笔端。便偶有文章在报刊杂志和电台刊用、播出。
黄老师是个教学经验很丰富的人,从当上老师以来,就一直在这任教,上的都是复式班,就是在一个教室里,排有两个年级的学生,老师在一节课里,分配时间教两个年级的内容。授课——学生作业——老师讲评,都不能同时专对一个年级的。得交叉进行。还得保证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事情做,这样他们才不乱堂。这可不是一般的人所能胜任的。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有顾此失彼的无奈。后来不断的请教黄老师,又不时地听他的课。渐渐上了门道。黄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把他的经验传授与我。我去的那年所教的毕业班的初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当时小学毕业还是凭考试成绩上初中,小学是五年制的)。从此人们关注了这个小分校。当然这成绩与黄老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可能是这样的原因,总校有什么公开课的任务都让我去,这无形中增加了我的担子的份量。可我从没怨言,我的想法是:趁着年青,多经历些磨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所以每接到任务,我就得争取时间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和制作好教具。课余时间我都待在学校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几年来,我也收获了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荣誉证书三十几本。也发表了不少的教学论文。教的学生有的都当官去了。
形势所趋,我们祖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好。为了让所有的学龄儿童都能接受很好的教育,大多数的地方都实行了并校的措施。我们的代课也面临着清退的举措。在2005年,我在做了十五年的代课后,终于被清退出来了。
代课时我们的待遇是很低的,现在就这样清退出来了,别人都说不值得,我想,这也没什么值不值得的,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不应该有别的怨言。
真的,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段代课的岁月,虽然清贫却很充实。我想,在我这一生中,唯一值得记入我的回忆录的,就算这一段代课的为最最精彩了。






http://swf.wyflash.com/swf/2008-5-23/131926347.swf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