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人生最难的考试 (厚德载物)
发表于 : 周四 10月 09, 2014 4:57 pm
由 文风乐乐
这篇文章场面和气氛的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对地下工程项目进行简单描述;点面结合,充分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事情具体,生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之中.结尾处对人生考试的叙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好文。赞!
RE:人生最难的考试 (厚德载物)
发表于 : 周四 10月 16, 2014 8:45 am
由 江河月
这是一篇谈感受的文章,因为我也是一名公务员,我非常理解作者的心情。
RE:人生最难的考试 (厚德载物)
发表于 : 周一 1月 26, 2015 9:46 am
由 厚德载物
乐乐编辑,谢谢你的鼓励!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东西可以写。除了准确的表述需要动脑筋外,发表后的反应也有顾虑。因为主持正义也不见得是可以被人理解的。所以写东西也难。
人生最难的考试 (厚德载物)
发表于 : 周一 7月 23, 2018 4:27 pm
由 厚德载物
人生最难的考试
(非插图版)
作者:厚德载物 编辑:文风乐乐
1992年10月8日上午8时18分,在新火车站广场尚未开挖的处女地上,随着一封万字号的鞭炮点燃,两台大功率推土机、一台装载机和四辆重载翻斗卡车一起启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我们单位经过多年精心前期准备的一项大型地下工程项目终于破土动工了。
这一天,也是我人生中最难的一次考试启动。
人防办公室,作为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在1990年前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前期还处在一个处境相对困难的时期。那之前,曾经因为中苏关系紧张的战备原因,毛泽东主席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出现了全党全民齐动员,千方百计建设人防工程高潮的局面。那个时候,尽管国家经济并不宽裕,但人防管理部门并不缺钱花。
到了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时候,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全民“深挖洞”的局面显然不需要,也不能维持了。而新的办法又在探索研究之中。随着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都把主要力量转移到抓经济建设上去了。作为战备建设的人防工作难免会被受到冷落。人防管理部门的社会地位和经费保障就成了普遍性的难题。我们20来人的正处级单位,一年的经费总量不到10万元。这点儿经费,除了勉强应付发工资之外,连正常的接待上级来人都感到很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单位的工作做好,显然是很难的。想要改变工作面貌,不认真想点办法还真是不行。
那个时候,国家人防部门规定,经过国家批准的人防工程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国家定额补贴一定比例的资金,鼓励地方政府和人防部门用招商引资的办法筹措资金共同建设平时可以作为商业场所使用的平战两用人防工程。试图用这种办法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拓宽资金渠道,树立人防的形象,加强人民防空建设。这类工程,当时叫拼盘式“窗口工程”。偶意展示人防形象的工程。
我们开工建设的项目就是一个这样的项目,计划总投资2800万元,建筑总面积11000平方米。
这是一个能够得到国家支持,增加地方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单位困难处境,增加职工福利条件的好项目。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但是,自从开工之后,我越来越感觉到,项目建设实际上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难解的难题。项目建成实际上是在完成一次艰难的考试。
为什么这样讲?难在何处?归纳起来是:
建设资金筹措难。
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对当时的市场环境进行过认真的考察,感觉到,只要项目开工了,建设资金应该不是问题。哈尔滨市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新建不久的人防地下商场,开业只有三天,就用预收租金、柜台押金的方式收回了项目的全部建设投资。长沙市、株州市人防部门建成的两个项目,开业之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不错。相比之下,我们这个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建设规模都比她们好,加上,项目已经列入国家计划,有一定比例的预算资金投入。建设资金应该不是问题。
但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非常紧缺的经营商铺由于政策的放宽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变得供过于求了。计划中会很看好、抢手的地下商用拒台在开业之后,迟迟达不到预定的收益效果。项目的建筑材料也由于从计划经济模式的指定价变为市场调解的议价,工程造价陡然间增长了二三倍。这两项因素加到一起,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建设资金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紧张。但是,那么大的项目既然已经启动了,停下来不干也是不行的,损失会更大。于是,只好负重前行。尽管十分艰难。
相关部门协调难。
受大环境和观念的影响,人防部门在当时是个不被人们看好的政府部门。隶属关系归口建委,单位性质是个议事协调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防法规尚未出台。在有些人的眼里,人防办公室同一个企业,甚至是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区别。建项目,办事情都得求人。这种状态在没有搞项目建设的时候还感觉不明显,项目建设启动之后才感觉到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
项目建设必须要有一些土地配合。按说,人防工程属于国防工程,土地由政府安排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但是,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找相关部门和人员不知道讲了多少好话,到他们的办公室坐等了多少次。就是解决不了问题,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找到市级领导出面才算解决。为了移动项目内的一段电缆,涉及到铁路部门,在我们承诺承担全部施工和材料费用的情况下,对方还不干,非要另外收取一万元报迁费。气得我们的工作人员差点和对方打起来,但是,为了顾全大局,只好委曲求全算了。
有了这种办事求人的感受,之后,在我们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也有了项目审批权的时候,就很注意不给人家增加不应该增加的烦恼和负担。
施工技术把握难。
质量和安全,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灵魂。投资数千万的项目,如果因为建设质量问题导致不能用或者不好用,那无异于是犯罪。落个骂名不说,内心也是惭愧的。大型平战两用人防工程建设涉及到位置选择、平面布置、用途安排和钢筋混凝土、水、电、空调、通风、消防等多方面技术问题。稍微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出问题。
项目内在初步设计阶段安排了一个综合大厅。平时的用途是舞厅、歌厅或者高档次茶座。这种设计在当时是很时尚的。受到一些同志的称赞和肯定。但是,这项设计也有缺陷,一是体量过大,对项目的内部通风有很大影响;二是增加工程造价,相对于商场来说,歌舞厅的装修造价显然要高得多;三是适用性的顾虑,项目位于火车站广场,是个流动人口比较多地方。设置歌舞厅使用效果不一定好。基于这样一些考虑,在项目的初步设计已经通过专家评审的情况下,经过反复思考,还是下决心把歌舞厅取消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歌舞厅取消之后,不仅造价降低了,商场的总体效果更好,而且更有利于内部通风。建成之后的地下商场在基本不用机械通风的情况下,自然通风效果相当好。改善了经营环境,大大节约了运行费用。一个重要的设计可以救活一个项目,也可以封杀一个项目。设计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人情关系处理难。
2000多万的建设项目投资涉及到施工和材料、设备、设施供应,其中的利益诱惑是不言而喻的。有个公司负责人,带着某领导人的亲笔信找上门来。要求总承包这个项目施工。他们甚至把总承包的合同和工程造价预算都编造好了。工程造价自然是个天文数字。根据事先掌握的情况和应急调查结果,这个公司其实是个“皮包公司”。本身并没有资金、技术、设备和施工力量。它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签下合同之后,从工程总费用中提取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所谓“管理费”。尔后,就把项目转给另外的人去做。至于另外的人,是个什么人,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也许又是个“皮包公司”,再在工程费用中刮一笔钱之后又转给第三者。这样的结果,对于工程建设方来说,那就是恶梦。
对于这样的施工总承包方,我们自然是决不能接受的。问题在于,对方持有某领导人的亲笔信。且那位领导人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完全顶回去是不现实的。没有办法,思来想去,只有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你不是说,公司有能力把施工质量做好吗?!那好,先让你分包一个项目,做好,经过验收合格之后,再谈下一个项目。要不,就是先自己垫资把项目做起来,验收合格之后,再付款。这样就将它给卡住了。那个公司的所谓施工队伍就是项目附近临时找来的搬运工、擦皮鞋的闲散人员。让那样队伍施工,谈何工程质量?!这样做,我把那位领导人给得罪了。所幸的是,项目终于做下来了。避免了把项目做成豆腐渣的结局。
搞项目建设,工程造价里有大学问。我们坚持事先招、投标,准确把握市场行情。事后多层次严格验收审核。防止猫腻和错误。即便如此,还是不能说没有空子可钻。
项目电安装结算阶段,施工方将电灯每支的安装费套用了每100支的计费标准。单这一个子项目,给工程造价增加了八万多元。负责决算审查的我方施工员是个从大学分来不久的大学生,缺乏经验,没有发现问题就签了字。决算书送到我这里签字付款的时候,我感到情况有些不对头。通常情况下,项目施工在设计没有大变更的情况下,决算同预算的数额应当差距不大。电安装总的费用并不是很大,为什么预决算的差距会那么大呢?我觉得有必要进行重审。
我刚把问题提出来,施工方负责人马上作出了反应。刚好,时间也到了下班的时候,就执意地拉着我一起去吃午饭。我推辞不过,去了。吃饭的地点倒是很平常。但在吃饭过程中,对方不厌其烦地给我介绍他自己穿在身上的一件皮大衣。主动脱下来,让我试穿。吃过饭,又执意拉着我到卖那种衣服的店子里去挑选衣服。那种态度的意向自然是非常明显的。我当然不能去,很婉转地拒绝了。同样,对工程决算中出现的问题上也坚定不移地按相关规定纠正了。事后,那位同志背后对人说我太不近人情。让他很失面子。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遇到过多次。其实,这样的人情,不近也罢。近了,反而容易出问题。我们有好几个曾经经常在一起开会的同事,就是因为在工程建设相关的人情问题上没有处理得好,出了问题。真是后悔一辈子。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利益格局摆平难。
抓工程建设,不仅有个对外联系问题,也有个内部协调处理的问题。每个人都三朋七友。谁都会遇到过请人办事或者受人托请关照的问题。其中的核心又是个利益关系问题。
项目需要不少材料和设备。供货商不认识我,但认识我们单位的某位同志。某位同志把他带来了,你说办还是不办?办了自然高兴,如果不办,问题就来了。他会认为你看不起他,没有给面子。问题还在于,僧多粥少,不可能每一个人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且,他带来的熟人所提供的商品在价格和质量上是不是符合物美价廉的要求。我就遇到过,我们自己的人介绍的商人提供的商品比市面上同样品牌的商品在价格上要高出一到二个档次。把这样的事情说穿了,堵住了。那么也就把人得罪了。
在很多情况下,坚持原则是很难的。对于坚持原则的人和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搞工程建设,特别是搞大型工程建设,不仅是对人专业知识、判断力、反应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人品德和意志力的考验。通过这种关系人生的考试,比参加任何考试都难。
2014年10月8日
文学风网站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