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灯光(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四 4月 21, 2016 8:10 pm
梅花君子
灯光

文章:梅花君子\\编辑:叶的奉献

在灯光下静静的夜读,托腮凝思,或者在灯光下,让潺潺的思绪,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欢快的流淌。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或明或暗的灯光里,那些珍贵的记忆碎片,落英缤纷,追逐着生命的浪花绚丽的呈现在我面前。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们家还没用上电。一到晚上就点煤油灯,为了节省灯油,过日子仔细的妈妈总是把灯捻弄得短短的,灯光如豆,光色暗淡,有时候啥都看不清。冬夜漫长,爸爸守着笸箩用手搓玉米棒,妈妈坐在灯光下,嗤嗤的纳鞋底做鞋帮儿。我总是就这模糊的灯光,用铅笔在报纸上划着杠杠。有一次,我嫌灯光太暗,用笤帚苗子,偷偷把灯捻拔高,灯忽然亮了好多。爸爸看着我,用手摩挲着我脑瓜儿“老儿子,你真是太聪明了,比你老子都有门道。”爸爸说完,满是褶皱的老脸荡漾着自豪的笑容。妈妈用锥子一下子把灯捻摁下去,冲着我神秘的说“我的小祖宗你可不能往高拔灯捻,长大了说一个大舌头媳妇。”妈妈说完,学着大舌头的样子,叽里咕噜说几句。我双手搂着爸爸的脖子,紧紧的贴着他脸,非常恐惧的问“爸爸,是真的吗?”爸爸笑了,捏着我小小鼻子头说“儿子,你要是不嫌大舌头媳妇,你就往高拔灯捻吧。”我那时候,还闹不清楚,说媳妇究竟能干啥,觉得大舌头说话好难听,就有一种恐惧感。从哪以后,就是灯光再暗,也不敢拔灯捻。有时候,走亲戚家或串门,看见大人拔灯捻,总是一本正经的警告“老叔,你别往高拔灯捻,我妈说了,说媳妇说一个大舌头。”老叔总是笑,甚至笑的前仰后合,一家子人都说我“这个孩子真好玩。”长大后,我才明白过来,没想到我的妈妈竟然这么坏,为了省灯油居然使出这个法子忽悠我。
通电之后,前后左右院落一片灯火通明。那时,一个生产队共用一块电表,月末按户数分摊。一般人家,图灯亮灯泡用得都是100瓦,而且院子里也拉上点灯。妈妈却很仔细,屋子里三个灯泡全都是15瓦,倒是比煤油灯亮多了。记得刚用电灯的那天,我去前后院邻居家看了,灯光亮得刺眼睛。我牵着妈妈的手,哭着闹着换大灯泡。妈妈不急不恼,声音不大不小“傻儿子,我现在领到东院呆一会出来,眼睛看看有啥感觉。”妈妈牵着我的手,到东院串门,呆了十多分钟,妈妈领着我出来,眼睛一片模糊。“妈,我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了。”妈妈并不言语,回到家里,我的眼睛才好。妈妈把我搂到怀里“儿子,这回你知道了吧,点大灯泡对眼睛不好。妈,还能吓唬儿子不成。”妈妈珍惜电灯的,没事的时候八点准时睡觉,到冬天忙年的时候,最晚也不超过十点。有时候,附近的婶子、大娘、嫂子们,聚在一起说三道四,很多人就指着我妈说“嫂子,你们家好,从不点大灯泡,吃完饭就睡觉。咱们这块有那么几户,专门点大灯泡,有时候还点长明灯。咱们这些厚道人,都跟着背黑锅。”妈妈总是笑笑“灯泡再小,也比煤油灯亮堂。反正我知足了,掏钱多少我都心甘情愿。”在我印象里,共用电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因为吃亏转便宜问题,撕扯不清楚,闹得满村风雨,电费你交他不交,最终欠费停电足有大半年。最后呀,只好一户一块电表,电用多用少,那都是一家一户的事了。
我上学后,妈妈换了60瓦灯泡。妈妈做事总是有一大堆充足的理由,这一点比爸爸强多了。候爸爸做事,就知道做原由和结果装在肚子里,愣是茶壶装饺子倒不出来。好几次,被妈妈逼问的哑口无言,急眼了就知道骂东骂西,那道理还真讲不出来。妈妈非常平和的说“我儿子上学了,回到家里就得写作业,灯不能太暗了。再说,咱家也不是穷得揭不开锅,只要我儿子学习好,妈妈不在乎那几个电费钱。”爸爸被妈妈善变所折服“你呀你,嘴长在你脑瓜子上,咋说咋有理。我这辈子,就算是被你压得翻不过身来了。”爸爸并不真生气,说完还嘻嘻的笑了。
因为爸爸闹病,再加上我棒子瓤刻手戳,根本就不是念书的料。于是心怀劳其筋骨的悲壮胸怀,准备用汗水让土地上的顽石开花。我不好玩扑克不好喝酒,却喜欢读书喜欢爬记读书笔记。有时候还试着往县广播站、县报投稿,居然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于是,我喜欢点灯熬油的读书,爸爸在病中情绪不好,嫌弃我灯光刺眼睡不着觉,几次将我的书给我扔到窗外。妈妈给我使眼神,背地里悄悄的对我说“你爸,有毛病你别呛他肺管子。他闭灯就闭灯吧。”我好像反了错误的小学生,默默得点点头。在我的印象中,也就是过了半个月,妈妈给我在东屋买了羊毛毡子,还准备了小台灯,让我在东屋一个人默默的看书,没事在稿纸上写写画画。妈妈总是慈善的说“没事多看看书好,总比耍钱闹鬼要中用。”有一年冬天,妈妈上集从村部给我拿回一张稿费汇款单,只有区区的五元钱,妈妈却像得了金元宝似得高兴。逢人就说,“看看我们孩子,上边给他钱了,这可是他耍笔杆子赚来的。”爸爸也高兴,躺在炕上眼泪汪汪,愧疚的对我说“我知道你看书是好事,可是我就是心烦。”我笑了,特清楚爸爸对我的那片感情,对于我回乡务农的没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呀由爱变恨呀。
我参加了工作,因为从事文字工作,总勉不了打夜战赶材料。我的第一任领导,对我还非常爱护,给我配了能调节亮度的台灯。夜深人静的时候,披着衣服看文学名著,凭着自己粗糙的感情,用拙劣的文笔写所谓的作品。那段时光,我感觉特幸福。我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给领导写讲话,一遍不行两遍。为活跃职工文艺生活,在柔和的灯光下,胆大不害臊担当了编剧。写相声、小品、歌词等等,在五一全公司文艺节目汇演时,我们厂的节目全都我一个人执笔,居然包揽了一二三等奖。于是,很多人都对我这个长相丑陋,说话脸红,老实巴交的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在沉浸在无限欢悦的快感.今天的收获那是无数个日夜,在柔和的灯光下,甘受寂寞,不断笔耕的结果。
结婚的时候,妻妹知道我是一个读书人,对我还格外的照顾。在准备礼品时,还特意给我买了一盏很别致的台灯。高低错落的蘑菇灯,看上去非常大气,灯光非常的柔和,很适合我这个喜欢夜读的人。在婚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妻子在这柔和的灯光下,共看一本杂志,我写了一段文字让她欣赏。她喜欢文字,却说不出一个好坏。记得又一次,我黑着着脸说她呀,朽木不可雕也,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一下子伤妻子的自尊,坐在椅子上,在淡黄色的的灯光下,珠泪涟涟,让我这书生好生难受,于是我不得不放下臭架子,为斗娇妻一笑,给她表演手影,学狗叫,学猪叫……她破涕为笑,在灯光下,显得更加姣美可爱。
女儿还没出生,妈妈就提前对我们发出警告,孩子的眼睛怕光,不超过半个月绝对不能让孩子看灯光。我不以为然,跟妈妈犟几句嘴,没想到却招来横祸。妈妈居然用笤帚疙瘩打了我后脊梁“哪有你这个当爹的,不拿孩子当宝,弄出个吧啦节儿,你后悔就晚三春了。”女儿出生后,妈妈还真拿孩子当宝,不让点大灯泡,总是用毛毯将孩子的眼睛档上,那还不放心,一夜起来好几次看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嘱咐我和妻子“千万别让灯光刺孩子的眼睛。”女儿长大后,还真龙睛虎眼,比我强多了。妈妈在世的时候,总是到处显摆“我孙女眼睛为啥那精神,我可没少操心,半个月没让孩子见光,如今那小眼睛特好使,帮我认针,哧溜一下子就任上。”
如今,女儿都已经读高中了,每逢放假的时候,她总喜欢一个人,在灯光下看书、做作业。当我看到她托腮冥思时候,心里面总觉得有根琴弦拨动,看见她眉开眼笑的时候,我恨不得啪啪得拍巴掌。女儿长大了,在淡淡的灯光中长大,上小学时因为不会做作业,在灯光下悄悄的掉眼泪;在初中时,她搂着我脖子,流利的说了一串英语,问我知道不知道啥意思;如今,女儿在灯光下,负重学习不止疲惫。我总是笑着说“不要太在意高考,只要有一项特长,做一个好人,不让你老爸操心,爸爸就知足了。”在灯光下,女儿笑了,我也笑了。




欢迎光临文学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