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有个肖大庆(郝秀琴)
发表于 : 周一 7月 23, 2018 4:27 pm
龙南有个肖大庆
作者:郝秀琴//编辑;叶的奉献
踏上去往赣州的列车,北方已是隆冬,车窗外,清雪飘飘,朔风萧萧。列车风驰电掣地向南狂奔,当一缕晨曦撩开夜的黑幕时,秀美的赣州披一袭葱绿跃入我的眼帘。龙南,我向你走近!
因为认识了肖大庆,我才知道江西赣州有个龙南,因为龙南有个肖大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笔友们,才有机会在这个风景秀美的小城相逢。
和肖大庆初识还源于碧海港湾文学网,这块文学阵地为我们构筑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对肖大庆最初的了解比较朦胧,我只知道他喜欢文学,擅长写散文、小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肖大庆的形象在我脑海里逐步变得清晰、明朗了。两年时间,先后拜读过他出版的《一路花香》,《因为爱着你的爱》,这两部散文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他的人格和品德,看出他对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因为感动,因为缘分、也因为这化不开的文学情结作祟,我对肖大庆的两部书籍也写下了粗浅的感言。
肖大庆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有着浓浓客家韵调的普通话,听起来可亲可切,给人一种久远的熟悉。淳朴、谦逊、热情,平易近人。这是我走进龙南,肖大庆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肖大庆是这次笔会的组织者,也是最忙碌的人。两个月前,他就给我发来邀请函,让我无论如何来龙南,看看脐橙挂果的美景;游游充满神韵围屋;尝尝客家人亲手酿制的米酒;听听悠扬美妙的客家民歌过山溜……他这番传神般的描述,让我对龙南生发了无限遐想,拭目以待笔会的召开。
走进龙南,宛如徜徉在绿色的海洋。虽然是个不足30万人口的小县城,却享有东方古堡之称。当我们攀过一线天,登上情侣峰时,当我们走过九连山越过太平廊桥时,当我们的眼睛被满树脐橙迷住时,当我们站在那古朴的围屋前拍下一张张照片时,不禁从内心发出呼喊:“肖大庆,感谢你!”这是笔友们共同的心声。听到大家的呼喊,肖大庆脸上绽开由衷的微笑。他也高声回应:“感谢你们来龙南,龙南永远欢迎你们!”
肖大庆是个细心人,这次会议,每一个细节都安排的非常周密。他担心北方人吃不惯龙南的饭菜,特意让厨师烹饪几道北方菜,还包了饺子煮了面条。我们尽情品尝一道道客家美食,鱼饼、白斩鸡、菜干扣肉、酿豆腐、老鸭汤、糯米酒;还有风味小吃烫皮、凉粉……那烫皮真好吃,甜甜的、脆脆的,还稍有一点辣味儿,我问肖大庆这是怎么做成的,他边吃边给我介绍烫皮的制作方法。别看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只要讲起龙南的轶事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满肚子都是客家人的故事,客家的围屋,客家的起源,客家人的勤劳勇敢,为世人曙目的客家习俗、文化风情……听着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我不仅想起他在《一路花香》里描写龙南的那些美文 ,是啊,因为有龙南,才有这个才子肖大庆。
笔会其间,研讨了肖大庆散文集《因为爱着你的爱》。这部书
以一个爱字贯穿全文。他爱龙南,写龙南,赞龙南,让天下人知道龙南。由此,我不由想起艾青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肖大庆也是如此,因为对龙南那片土地爱得深沉、真切、炽热。龙南这块绿色的土地是孕育他创作的母体,给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给他充足的养分。他不断成熟壮大,不断刻苦追求,用一生的真情、真爱去回报感恩养育他的这块土地。
肖大庆介绍自己创作经历的时候,多次谦逊地说:“从事文学只是半路出家”。好一个“半路出家”的肖大庆,为人为文是一部值得耐读的书。记得他曾经在《一路花香》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只蛹,一只湮没在浩繁卷帙里的蛹,笔尖般的头指向文学殿堂的方位。慢慢地修炼,一步一步地嬗变,希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变成那只在文艺百花丛中翩翩飞舞的彩蝶。”如今,湮没于浩繁卷帙的蛹已经破茧而出,在孤独艰辛的写作旅程中,他终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创作路。
肖大庆擅于把生活中许多显而易见的小事,精巧地编织在一起,提炼成一篇篇精美的作品,这是肖大庆写作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与他做人的风范是分不开的。那天,当我们攀登南武当山的时候,正逢雨天,望着飘过车窗的雨丝,我在想,这样的天气怎么爬山?坐在我身边的肖大庆却幽默地说:“爬山时,雨会停的。”我笑了,但愿如此。原来,肖大庆已经做了周密安排,我们刚走出车门,工作人员就给每个人递上了一把雨伞。人间真情莫过于雨中送伞,雪里送炭了。小小一把伞,撑起友情一片天,丝丝暖意留心间。情意把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凝聚在一起,让我再次为肖大庆喝彩,并衷心地向龙南宣传部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送上深深的谢意和祝福。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龙南的,临行那天,肖大庆又请我和东莞时尚杂志社的汪雪英一起在龙南生态园聚餐。餐桌上,我再次品尝了醇香的糯米酒和老鸭汤,四人举杯对碰,肖大庆说:“欢迎你们再次来龙南!”
“会来的。”我和汪雪英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龙南有个肖大庆!”
【郝秀琴】女,笔名琴子,网名止水孤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国漂泊派女作家,以《南国漂泊三部曲》饮誉文坛。
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9级文学研究班。现居住北京。
欢迎光临文学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