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一封父亲的来信(黄泳江)
发表于 : 周一 3月 23, 2015 10:51 am
由 文风乐乐
传家之宝,永世不忘。为自己的信念而坚持着。。。
一封父亲的来信(黄泳江)
发表于 : 周三 5月 24, 2017 12:32 am
由 江江
一封父亲的来信
作者:黄泳江 编辑:文风乐乐
抽屉里有封刚参加工作时父亲写来的信,20多年过去了,已经颜色发黄字迹模糊,同样内容的信姐姐和弟弟也有一封。今年7月,外甥准备到日本旅行结婚,姐姐拿出这封发黄的信给儿子媳妇读了一遍,“如果外公还在世,你同样也会收到这样一封信,因为这些家史必须铭记,代代相传”。
先从奶奶的名字说起,她叫王阳生。她妈妈体弱,生产时没了力气,靠一支洋参,救回了母女俩命,所以被取名阳生。奶奶是光绪33年出生的,因小时候裹脚疼痛难忍,没夜没日的惨哭,她的父母亲也就不再强求,随她放开了裹脚布,任其自然生长。奶奶不光是一位大脚女人,因兄弟是私塾老师,所以还会写些简单的汉字,是一位断文识字的乡下女人,在那个年代相当不容易。奶奶年幼丧母,继母陆续给她又添了许多弟妹,家里挣钱的人少,张嘴吃饭的人多,生活捉襟见肘,从小没吃过饱饭。由她父亲做主,早早许配给了爷爷,既减轻了娘家的负担,又解决了吃饭问题。爷爷喜欢着长袍戴礼帽,是一个走街穿乡的送货郎。而命运就是捉弄人,就是这等着装和做派,竟给他带来飞来横祸,遭遇灭顶之灾。爷爷遇害那年是1944年11月,疯狂的日本人,竟打到内陆湘乡,爷爷在送货途中,不幸遇上了日本兵,年轻的爷爷,被他们怀疑是共产党的密探,不由分说,被整整刺了13刀,爷爷年青鲜活生命,就这样被没有人性的日本兵无情砍杀。爷爷被乡民用门板抬回时,鲜血流尽,年少的父亲依然记得门板上鲜红血迹和那件破碎的血衣,那等惨烈呀,不但是家仇,更是国恨。
奶奶30来岁就失去了丈夫,能给家里挣钱的顶梁柱走了,对于贫困的家庭真是雪上加霜,拖着两个年少的孩子,靠什么养家糊口呢? 奶奶手工缝制的衣裳很有特色,盘扣做得漂亮精致,有一字扣、蝴蝶扣、琵琶扣、祥云扣……,她做的鞋子也结实精致合脚,加上勤快周到,回头客还很多,这样,总算解决了生计问题,可也带来了祸害。 奶奶为人谦和,相貌清秀,极爱干净,又会针线活,还能断文识字,竟被县上有名的汉奸家看中,让奶奶去他家当奶妈,深明大义的奶奶听到风声后连夜带着两个儿子逃离了湘乡,途中想尽方法躲避汉奸的追杀,奶奶对两个儿子说:“宁愿一家人饿死打死,也不能吃汉奸家的饭,要记得你们的爸爸是怎么死的”。奶奶一生劳碌奔波在贫困线上,舍命劳作牺牲自我,不为了一口饭而去做昧良心的事,从她身上不但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更体现了爱国爱家的情怀。
读完这封信,外甥和外甥媳妇都流下了眼泪,并做出让姐姐满意的选择。同样这封信,在弟弟家购车时,坚持要买丰田车的弟媳读到过,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女儿读到过……。
这封父亲来信,我相信在我们家还会一代代读下去。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http://www.wyflash.com/swf/2008-5-28/9582355.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