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释然(二)(江河月)
发表于 : 周四 5月 28, 2015 1:49 pm
由 文风乐乐
迎合现实的生活情趣,只不过是男人看了欣喜,女人看了心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呢,又觉得女儿为父献青春,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RE:释然(二)(江河月)
发表于 : 周五 5月 29, 2015 10:08 pm
由 江河月
Quote引用文风乐乐发表的“迎合现实的生活情趣,只不过是男人看了欣喜,女人..”
是啊,这可是有原型的哦。
释然(二)(江河月)
发表于 : 周一 7月 23, 2018 4:27 pm
由 江河月
释然(二)
作者:江河月 编辑:文风乐乐
二、瞒天过海
苏俊青坐在屋侧的石凳上想着心事。
想什么呢?他心里一直在想着一件事——是不是自己这一生做得太过了,老天要惩罚自己了?他将自己从参加工作、走上领导岗位以来的所作所为都过过细细地梳理了一遍,觉得自己做了许多有悖天理的事,一种负罪感向他袭来。
尽管如此,但他的思维并没有停止,他想了许多许多,心里一团乱麻。忽然,他心里升起了一道光亮:谁说我苏家无后,我是有儿子的!
前不久,苏俊青还去看过自己的孩子,只是瞒着家人,瞒着不知内情的所有人。
本来,苏俊青的女儿已经读大学了,怎么能说绝后呢?
这是中国的几千年传统思想作怪,苏老爹与苏母的传统思想非常严重,他们认为孙女是外面的人,只有孙子才能为苏家传宗接代。两位老人以为就只有这个孙女,时常在苏俊青耳边唠叨:“什么计划生育不计划生育,传宗接代最重要,儿子呀,你要想办法让媳妇再给我们生个孙子!”
苏俊青口里不说,从心底里却接受了父母的观念,但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当时的计划生育大政策,他又不敢违反,怕影响不好,更主要的是怕乌纱帽保不住,所以不敢明目张胆地让妻子再生个儿子。
苏俊青知道这事一直是两位老人的心病,苏老爹与苏母对媳妇一直不怎么好,原因就是责怪媳妇为什么第一胎不为苏家生个儿子。
于晓梅呢,也一直责怪着自己,认为是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不能为苏家延续香火,所以一直以来,总是有一种负罪之感,在苏家从没有抬起过头,挺直过腰。
不过,在外人看来,苏俊青对妻子还是挺好的。虽然苏家只生了个女儿,苏俊青却从未说过要与于晓梅离婚,而且他们的感情似乎还不错。
可是,怎么能够了却父母的心愿,也了却自己的心愿呢?
苏俊青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曾经设想过许多方案:找个情人,避人耳目,偷偷地生个儿子,再以抱养的形式带回来?弄个假身份证,到外面悄悄地再结一次婚生个儿子?找个有夫之妇怀上自己的种?这些想法都没个定准,他拿不定主意,但他有一点是拿定了主意的,就是到外面多找几个情妇。
知道这事的,也只有少数几个人,而且都是苏俊青的心腹。
苏俊青为什么瞒得这么紧?还是因为怕影响自己的前程。既然怕影响前程,为什么又要这么做呢?一是因为他也同样有一种传统观念;二是他本来就十分好色。
他还看透了家人的心思,自己在外面养个情妇,妻子知道了也不会怎么闹他,父母知道也不会怎么责怪他。即使外人知道了,大不了是个作风问题,如今的大气候也没将这个事追究得太严重。
他就在想:我若是养个情妇为自己生个儿子,别人就是知道了,只要自己不承认,死不认帐,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苏俊青这么一想,眼睛一亮,便上心了。
一次意外的机会使他喜出望外——有一次,他听到一个朋友偶尔谈及一件事,说是有一个妙龄美女为了救父,愿意卖身。
苏俊青好奇起来,便问那个朋友是怎么回事,那个朋友告诉他:“在一个某某山区农村,有一对父女,女儿的母亲因病死得早,就剩下父亲带着女儿。父亲含辛茹苦将女儿拉扯大,并且将女儿送到了大学读书。正当女儿还在大三之际,父亲却被检查出患上了尿毒症,需要骨髓移植,这要一大笔费用,而他们家生活贫困,女儿读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有一部分是借的。为了给父亲治病,女儿便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身救父。谁能为她的父亲治病出费用,能治好父亲的病,就嫁给谁,如对方有家室,就做他的情妇。”
苏俊青听到这,动心了!便问道:“这事是真的还是传说?”
“当然是真的。”朋友说。
“我不信,世上哪有这样的事。”苏俊青想进一步确认。
“这可是有名有姓的事,难道还有假,不信,你自己可以去看看,离这儿又不远。”朋友可不知道苏俊青动了心。
“若真有此事,那女儿的孝心可真是感动人啊!”苏俊青接着说。
“是啊,可感动人的。”朋友随声附和了一句。
朋友说这些话,还没有想到苏俊青已经有了念头,只以为他是好奇,也为那女儿的孝心感动。
苏俊青这话可是有些口是心非,他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企图,别让朋友怀疑他有想法才这样说的。
离开朋友后,苏俊青立即作出了打算:自己悄悄地去看看这事是真是假,若是真的,不妨试试。二三十万元钱的费用,对于他来说并不成问题。问题是他自己有想法,提出的条件对方能否答应:他的条件就是要那女孩做自己的情妇,为他生个儿子,并且一定要保密。
苏俊青利用一个星期天,也不要专职司机开车,自己开着单位配给他的专车,按照朋友提供的线索,一个人直奔那山里。
花了大半天时间,苏俊青果然找到了那家人。
苏俊青还没进门,心里就有些暗喜:因为这是一个单门独户的人家,周边几里路没有邻居。这样的环境,正适合他的保密要求。
苏俊青进得门来,刚好看到一位妙龄女子迎面走来:“这是方春媛的家吗?”
“是的,我就是方春媛。请问您是?”
“哦,我就是某某市里的,我姓苏。我听说你家有困难,父亲重病,是真的么?”
“是真的。我正愁眉不展呢。您看,家父就在病榻上,还没钱去住医院啊!”
“听说你在大学读书?请假回来服侍父亲?”
“是啊,父亲只我一个女儿,我没办法啊。”
“你的孝心令人感动。”
“还谈什么孝心啊,父亲是我的天,好不容易将我拉扯大,我应该报答我的父亲啊!”
“你别急,我可以帮助你。只是……”
“我知道,我已经放言出去了:如果有人能帮助我,为我父亲治好病,什么条件我都会答应。要人,我嫁给他;要我做他的情妇,我也同意。”
苏俊青定睛看了一眼方春媛,这女孩子果然是个美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仅仅有山里美女的白净皮肤,更有山里人的纯真朴实。那姣好的肤色,苗条的身材,真令人可口可心。苏俊青看得眼都馋了,心都醉了。
苏俊青此时根本就没有考虑方春媛父亲的病情怎么样,到了什么程度,只想着这笔“交易”能不能做成。
苏俊青可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口里说的,往往与心里所想的可不一样。
他明明是想方春媛说出的条件能不能照做,心里想要的正是方春媛刚才说的意思,但他嘴里却否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你父亲的病情究竟到什么程度了,还来得及治吗,能治好吗?一旦花了钱又治不好怎么办?”
“这个我就不管了,哪怕是治不好,我也要为父亲治,尽我最大努力去为父亲治病,这是我的职责和义务。如果花了钱治不好,只怪我命苦,但我的承诺还是一样兑现。”方春媛接着他的话说道。
苏俊青想要的,又被方春媛说得很透了。
苏俊青见方春媛说到了这个份上,心里已经有了很大把握,不禁暗暗欣喜。于是,就不再隐讳自己的观点:“是这样,我很愿意为你父亲治病出费用,只是我们两个的交往却要保密,你要守口如瓶,不能告诉任何人。我也向你承诺:一定会好好待你,决不负你。我也不瞒你,我是有家室的人,只因为内人只为我生了一个女孩,老父母有传统思想,认为没生个儿子为苏家延续香火,一直是块心病,你若能为我苏家生个儿子,我会保证你与你父亲,还有将来的孩子一生生活无忧。你能答应我的要求么?”
“可以。”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苏俊青接着道:“事不宜迟,现在赶紧将你父亲扶上我的车,送到市里的一家大型医院去。我会安排好你父亲住院的。如果碰上了熟人,你就说是我的亲戚,父亲住院,要我帮忙。你可要配合着说啊!我会经常抽空来看你们的,你一心一意去服侍好父亲,待你父亲病好以后,继续完成好你的学业。我会将你与你的父亲的生活安顿好。”
“谢谢你,苏大哥,你是我父亲的救命恩人,我一定兑现我的诺言,努力为你生个儿子。”
很快,方春媛的父亲就被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
在苏俊青的关照与协调下,方父得到了最好的治疗,骨髓移植的手术也获得了成功。不到三个月,方父就出院了,回到了老家进行疗养。自然,生活费用都是由苏俊青负担。
方春媛也回到了学校,继续完成她的学业。
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只是有两次给方父送些物资,由于苏俊青抽不出时间,就要司机代去,而司机也只知道苏俊青对一个害病的远房亲戚的关心照顾。
方春媛完成学业之后,被苏俊青走关系安排进了一个与民政工作相关的一家事业单位。
苏俊青为方春媛买了一套房子,确切地说是为他的家外家建了一个安逸的窝。方春媛也就心甘情愿地做起了苏俊青的“第二夫人”。
不久,苏俊青安排方春媛在她的单位发了一次喜糖,说是自己已经在外地结了婚,对象是她的一个大学同学,但单位上谁也没见过,都是由方春媛自己说的。
不久,方春媛就怀孕了,苏俊青又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让方春媛正正当当地在老家生下了一个孩子。还真是老天邪乎,方春媛果然生了一个男孩子,这使苏俊青喜出望外,一段时间,苏俊青就在乡下跑,美其名说是下乡到基层调查工作,其实是经常去看儿子。
苏俊青从生活上将方春媛祖孙三代都安排得好,让他们生活无忧。方春媛见苏俊青基本上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也就心甘情愿地当起了他的地下夫人。
方春媛的父亲,本来就只方春媛一个女儿,他觉得女儿没嫁出去,就这样也很好,女儿生下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孙子,并不以为是外孙。方春媛也叫儿子称父亲为爷爷。
孩子大了一点后,方春媛仍然去上班,方父就在家带着孙子。
方春媛上班后,也不声不响,从不主动说起自己的家事。
后来,有好事者想了解方春媛的情况,问她的老公为什么没来看过她,她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告诉询问者,说是老公在一次车祸中不幸遇难,说自己命苦,叙述时一脸悲苦,使单位同事有些相信了。
再后来,又有好事者为她做媒牵线,她总是不答应,说自己带着孩子,孩子还小,逆反心里特大,不想再找。可有些热心者却老是抓着她不放,她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也去相过一两次亲,其实都是经过了苏俊青同意的,假装相亲,然后表示没相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没人做介绍了。单位同事对她也有些怀疑,看到她生活要求不低,穿着、吃用都像很有钱的人,就怀疑她是不是有情人,是不是攀上了什么权贵、大款,但怀疑只是怀疑,也没有什么确切证据。况且,别人也不会去认真追究。不关自己的事,谁还会紧抓着不放呢?
这可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算来,这孩子已经超过十岁了。
苏俊青将这事瞒得紧紧的,他的妻子自然不知道,他的父母也同样不知道。苏俊青想过几次,本想将这事告诉父母,但他怕父母嘴儿不稳,在不经意时说漏嘴,那就坏大事了;苏俊青还想过另外一个问题,若是让父母知道了,父母倒是不会责怪他,甚至还为此高兴,但是,就怕父母想见孙子,惹出是非来,同时,还怕父母越发对妻子不好,这就会引起家庭矛盾,进而影响自己的仕途。
(未完待续)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