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魅力湛江(项颖)

发表于 : 周一 1月 18, 2016 11:50 am
文风乐乐
这篇散文细读读,颇有些《狂人日记》的风格,心理描写的贴切和到位值得我们学习。

RE:魅力湛江(项颖)

发表于 : 周四 3月 17, 2016 10:21 am
冯柳
拜读佳作,感触颇深。婚俗中还有一些细节未提到,比喻婚宴结束后媳妇要给前辈端茶,饮过茶后要给新人红包(利是),媳妇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婆打洗脸水。问好楼主,祝笔健!

魅力湛江(项颖)

发表于 : 周一 7月 23, 2018 4:27 pm
项颖















魅力湛江












文:项颖/编:文风乐乐


一、美丽湛江
怀着兴奋的心情,飞往湛江,儿媳几次邀请,终于如愿以偿。
走出机场,一股湿气、暖气扑面而来,一种别样的感觉,欣赏着南国风情,椰树、芭蕉,红花、绿叶,细雨霏霏……
儿媳家居住在湛江城南,车开过湛江海湾大桥,在一片绿林中,一幢漂亮的黄色楼房,就是儿媳的娘家。这是亲家自建的小别墅,一片绿荫中,只有三幢小楼,居住着三户人家,显得即雅致,又幽静。只有门前盛开的紫杜鹃舞动着主人的热情,偶尔的几声鸡鸣、鸟叫,显示出主人日子的红火。
我们被安排在三楼居住,站在三楼宽阔的阳台望出去,满眼绿色,视野开阔,南国风光尽收眼底。不远处偶尔有几幢各具特色的靓丽小楼点缀在绿色之中,彰显着湛江人的富裕与个性。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历来以环境优美而著称,俗称法国“小巴黎”,“北有青岛,南有湛江”之美誉,而且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气候,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这里可谓冬暖夏凉,四季常青,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第二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游玩了奥体中心,参观了壮丽的湛江海湾大桥。漫步江边,迷人的风景随处可见。玉翠可滴的香蕉园,优雅若仙的蒲团树,柔弱如柳的桉树,高高的椰子树上青果累累,根系发达的大榕树,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或阔叶飘飘,或挺拔高傲,或小巧玲珑,用手机随意点按几下就是一幅风景画。我们几位从北方来的“傻大哥”,睁圆了双眼,跑细了双腿,还觉得意犹未尽。

湛江其实是海,是海水倒灌形成狭长的海面,当地人习惯叫江。据亲家介绍,百年前这里的海水一眼望不到边,渐渐地海水下降,再加上近几年填海造地,海面变得窄了,狭窄的地方,几乎变成一条河了。不过,眼前的海面还是很宽阔的,海水清清,海浪平稳。因湛江是海港,江面上不断有轮船和渔船穿梭,不远处,有几艘军舰开过,显得格外威风。江对面是开阔的绿地,林木草地郁郁葱葱,村庄小楼若隐若现。我们迎着温暖如春的阳光,欣赏着南国风光,心情格外放松柔软。只有海湾大桥上穿梭如水的车流,才使人想起城市的喧闹,想起这里终究要变成一片楼海。
这里曾经是法国的租借地,这里有湛江人抗法斗争的历史,这里有湛江人的耻辱,这里也有湛江人的骄傲。
二、南粤婚俗
有幸参加了南粤风俗的婚礼,这场婚礼有趣的是新郎是大陆最南端的广州湛江,新娘是大西北的甘肃兰州,这一对恋人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婚嫁风俗各有不同,几经周折,终结伉俪。我这个存心看热闹的内蒙古人,对这场婚礼充满了好奇。
我们到湛江的第三天举行婚礼,婚礼的前一天,亲家公一家人就忙活起来,杀鸡宰鹅,盘灶搭锅,忙的不亦乐乎。婚礼要在家里举行,所以要搭棚子,置办酒席,和北方老家农村办酒席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不酬客,不请迎宾知客的。除了亲友帮忙,好些事情都由自己亲自办理,所以显得特别忙。
亲家公是个好脸面的人,非常讲究,婚车租来了八辆,一大早,装饰花花绿绿的婚车就排在门外,准备去迎接远道而来的新娘。
吉时已到,鞭炮齐鸣,接新娘的花车队徐徐出发……。
在我们老家,去接新娘有很多讲究,要有两个帅小伙押车,接亲的人数讲究去单回双,要有娶亲婆,介绍人,还要带上离娘肉,皮袄、毡子等等。这里接新娘没那多礼数,也不讲究人数,去的人越多越好,在儿媳的怂恿下,我出于好奇,也跟着上了车。
新娘两天前从兰州飞过来暂住在湛江市某宾馆。我跟着接亲的队伍上了三楼,看到的第一道风景是叫门,新娘子把自己关在室内。新郎隔着门喊:“老婆,我来了,接你回家。”
门内的娘家人喊:“你说什么?听不见,再说一遍。”
新郎又喊:“亲爱的老婆,我来接你回家。”
娘家人又要求唱歌,新郎腼腆,说我不会唱,直接给红包吧,从门底下缝隙中塞进去一个红包,这样反复给了几次红包,等在后面的婆家人着急了,几个小伙子上前“怦怦”砸门。新郎喊:“我手里有四个大红包,一次都给你们,但是必须开开门来拿。”
门终于打开了,新郎后面的小伙子们一拥而上,冲进屋里。娘家人没了主动权,摆出兰州人的风范,满脸堆笑地迎接我们。
进门的第一项是求婚,新郎手捧玫瑰单腿下跪,请求新娘子嫁给他。新娘子穿着婚纱,端坐在床上笑盈盈地看着新郎。这一对恋人都是大学毕业生,相识相恋在北京,目前创业在深圳。新娘很漂亮,大大的眼睛,白白净净。在“新东方”任教。在北京我们见过两面,所以很熟,今天穿上婚纱,更显得妩媚动人。娘家人总想为难一下新郎,企图让他知道新娘不会轻易给他带走的,可新娘却迫不及待地接过玫瑰,捧在怀里,两人默默相视,表现出无限幸福。娘家人又出新招,说新娘还没穿鞋子,要新郎来找。我估计找鞋子这个风俗可能是北方风俗,我看见几个小伙子很认真地帮新娘四处寻找,翻床倒柜,寻了半天,还是伴郎有经验,突然掀开新娘的婚纱,原来鞋子早已穿在新娘脚上。
第二项是新郎新娘互带鲜花,伴郎伴娘互带鲜花,这个风俗和我们老家差异很大,那些小伙子们对新郎新娘并不怎么关注,反而却对伴娘伴郎十分感兴趣,他们互带鲜花时,围了几个小伙子,时不时有人撞一下伴郎,弄得伴郎手抖,或是头撞在伴娘怀里,两人都不好意思。直闹到伴郎伴娘头冒细汗,满脸通红,费了好大得劲才互相带上鲜花。
娘家人用兰州人的礼节招待新郎,让新郎吃了从兰州带来的点心,新郎抱起新娘准备上路了,放礼花的小伙子们早已经准备好了,可这时却被新郎的小姨妈喊住,婆家人早早准备了一副竹扁担,要求娘家人来挑嫁妆,兰州人没这风俗,老家也没这风俗,问什么意思,小姨只是说老辈人留下来的风俗,新娘的姑姑只好来挑,竹扁担两头一头一只箱包,姑姑挑着嫁妆在宾馆大厅招摇过市,看上去别有风趣。和儿媳探讨,儿媳说,就是显摆娘家人陪送了嫁妆。其实嫁妆不止这一挑子,大包小包早被人装进车里。湛江人的“显摆”还有更高明的新招数,他们把新媳妇带来的铺盖卷成一个行李卷,包上大红花毯子,再包一层透明塑料,绑在车顶的前方,将娘家陪送的电视、电动车之类的贵重物品也绑在车顶部。远远看上去,既喜庆又露脸。
还有一项很有意思,传统的北方出嫁新媳妇上车要穿皮袄,铺毛毡,为的是挡风御寒。南方人出嫁却要打上一把花伞,为的是遮阳避雨。南方经常阴雨连绵,夏季天气炎热,出门带上一把伞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现在一般都用轿车接亲,不论是北方的皮袄,还是南方的花伞,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可是人们还是愿意演绎老一辈留下来的婚俗。
新娘早已经在电梯上双脚落地,此时,伴娘为她打开了一把漂亮的花伞,花伞下,新娘款款移步,显得非常美丽动人。花伞,婚纱,佳人,竹担,凸显了南方特色。
现在我看到了大西北的特色,新郎的二哥规规矩矩端着两只红碗,红碗用红色纱巾包裹,在碗口系成一朵的红花,看上去即喜兴又漂亮,我问是什么,新郎二哥说这是新娘从娘家带来的五谷粮,这可是我在老家从来没见过的,感到很新奇。新郎二哥说,这可得好好拿着,这是新娘的带来的福,不能打碎,也不能洒出五谷,所以,新郎哥哥一直端着。一直到家中送进新人房中。等举行完婚礼,第二天婆婆亲自煮好五谷粥,新郎新娘一起来吃,预示着福气临门。
新媳妇下轿不像我们北方要迈过火盆,他们要开席铺路。新媳妇进门,也不像我们北方“坐福”。而是首先跪在客厅“饰面”和“三梳”。饰面即绞脸,在北方也叫开脸。三梳即梳头,有“三梳”歌;“一梳白发齐眉,二梳早生贵子,三梳儿孙满堂”。当然,此时的新娘早已经梳妆好了,现在只不过是充充样子,走走形式。本家的嫂子婶婶们,故意找半天梳子,打洗脸水也磨磨蹭蹭,新媳妇的娘家姑姑看出门道,她说,“她们是故意拖延时间,为的是让新媳妇多跪一会儿,让她进婆家门懂得规矩。”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去祠堂祭祖。祠堂就在马路对面的老村子里。我要求去看看,儿媳妇说可以。就和老伴带着孙子去了。
祠堂分两间,内室高台上依次摆放着祖宗及亡故亲人的牌位,有香炉,烛台、供桌等祭祀用品。外室有专门烧纸钱的炉坑,炉桶,墙壁上有香炉,四壁上画着山水江河图案。
族人们正在摆放祭品,鸡鸭鱼肉摆满了一大桌子,十碗米饭摆放的整整齐齐。南方人对祭祖十分重视,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亡人祭日,都要来祠堂祭祀。
祭祀开始了,首先由亲家公点上蜡烛,上香,然后亲家公亲家母行三拜九扣大礼。然后是新郎新娘行三拜九叩大礼。三拜九叩,要跪拜三次,叩九个头,新娘子换上了一身红色礼服,紧身袜、高跟鞋,一次次跪下去扣头,也真够难为她的。
大礼行过,亲家公和新郎烧了纸钱,就算祭拜完了。
接下来就是开席,亲家公订了1700元一桌的酒席,有烤乳猪,大闸蟹,鲍鱼等十几道菜,可真够实惠的。南方人不怎么喜欢喝酒,亲家公准备了许多饮料。儿媳介绍,菜肴虽好,当地人并不多吃,他们把汤喝了,把菜分了,带回家与家人共同分享。可惜,我们被安排在楼内,与兰州新亲们一起喝酒,没看到分菜的热闹场面。
儿媳说晚上还有一项有意思的项目:新人席,这桌酒席主要是为新媳妇准备的,由家庭女眷来陪,主要目的是让新娘感到不陌生。并请来村里能说会道的妇女,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
我期待到晚上,一楼室内摆了长方形了对桌,围了一圈女眷,公婆坐在首席,新郎新娘首先给公婆敬酒,然后给老辈人敬酒。亲家公象征性地接过酒杯沾了沾唇,就离席而去。剩下女眷,开始为新娘加菜,新娘面前摆一只大大的空碗,每人加一次菜放在空碗。都要根据菜肴的部位加上谐音,说几句祝福的话。
比如;
“吃凤头,恩恩爱爱到白头。”。
“吃块鱼,年年有余发大财,今年买宝马,明年买奔驰。”(湛江语;鱼和驰谐音)
“吃棵葱,财富比石从,石从财富比天下。”(石从,人名,一个富商典故)
“喝点汤,夫妻好斟酌,有事好商量。”
“吃个虾,日子过得笑哈哈。”等等。湛江人说粤语或者闽南话,加上当地方言,说话像唱歌一样,软语长调,可惜我一句也听不懂,她们说一句,儿媳给我翻译一句,才明白什么意思。
湛江婚俗还有哭嫁、安床之俗。哭嫁;姑娘出嫁前几天就把自己关在闺房,一哭祝愿父母安康,二哭祝愿兄嫂孝顺,三哭祝愿兄妹成长。安床和铺床也十分讲究,要等到结婚当日凌晨,选吉时,请村里德高望重懂技术的人来专门安床。铺床要也等到晚上请有福气的人来专门铺床。湛江人婚俗说道可真不少,他们把祖宗留下的规矩照抄就搬,一代接一代延续下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婚俗。
三、为生命点赞
在湛江,游玩了湛江海湾大桥,奥体中心,湛江滨海公园,金沙滩,观海长廊。霞山植物园,湖光岩。这里的江风海韵,湖光远影,美不胜收。但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独具特色的树木……
那高耸挺拔的假槟榔树,那俊美高傲的椰子树,那蓬勃的葵树,那美若天仙的蒲团树,那风摇弱柳的桉树,那风度翩翩的芭蕉树,那盘根错节的大榕树,那阿娜多姿的竹丛,都让人浮想联翩,在展开美丽想象的同时,又让人去思索,去赞叹!
是的——生命,我为你点赞!
在市区,在路边,你会看到一排排像水泥电线杆一样的假槟郎树,它们生长的光滑挺直,高耸如云,你只有仰起脸,才能看见三两枝飘逸的树冠,就像高大的壮汉,头上只留几根小辫。看上去光明磊落,趾高气扬。

在公园,在校区,你会看见各种各样的大榕树,榕树分大叶榕和小叶榕。大叶榕和小叶榕的叶子形状截然不同,不过不要紧,如果你不认识榕树,只要看它的根就知道了。不管是大叶榕还是小叶榕,它们的根系特别发达,生长的千奇百怪,有如飞龙走蛇,有如群龙鏖战,有如兄弟牵手,有如姊妹相连,有如母子亲情,有如夫妻依恋,有如千手观音,有如藤蔓盘旋,有如美发飘飘,有如流苏垂帘。林林总总,根系千万,它们枝叶生根,根生成树,祖祖辈辈,子孙同堂,独木成林,坚韧顽强。

在江边,在田野,随处可见优雅多姿的蒲团树,她美貌高雅,端庄秀丽。柔软的团扇叶片在微风中抖动,显得风韵灼灼,姿态万千。
还有那一簇一簇的毛竹,在树林间穿插,在村庄里点缀,在园林中飘逸,无处不显示出她的高洁与秀丽。
桉树,生得纤细柔软,风摇如柳,细叶如裁,成林成片,在江边,在旷野,展示出无限生机。
椰子树,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南方树种,生长的高大挺拔,刚劲洒脱,椰果挂在高高的树干上,紧贴在枝丫间,三五枝飘逸的树叶,随风摇摆。
芭蕉树,将自己装扮的像个胖姐,她决不像槟榔、椰子那样长成“没几根头发”的“傻大个”,她喜欢自己一身肥大的叶片,她把力量浓缩,机智地横向发展,让肥大的叶片尽情展示。她丰满而不失风韵,释放出无尽的青春活力,招摇着风采与浪漫。
那一团一团的葵树啊,把自己舒展成一把绿伞,长长的枝叶像野鸡的翎羽,刚柔并济,风度翩翩。
开始,我为南方多姿多彩的树种赞美,为南方独特的风景称奇。后来,开始观察,开始思考,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适者生存。
湛江气候温暖湿润,烟雨绵绵,最适合植物生长,但是,你却看不到枝叶繁茂的高大树木,因为她面临南海和东海,每年都刮台风,每次台风,对树木都是一次极大的伤害。树枝被刮断,树根被拔起。为了生存,就要百折不挠,懂得进化,懂的适应,懂得在逆境中调整自己,从挫折中寻找生路。
槟榔、椰树能够生长的高大挺拔,是它舍弃了繁茂的树冠,用光滑的树干来抵抗台风,不贪婪,才显得更加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葵树、芭蕉枝繁叶茂却不想出人头地,矮小更能适应台风,这样,似乎活得更加自由,更加快活。
蒲团树,桉树把自己摇摆出风情万种,是以柔克刚,迷惑台风大哥。是为了活得精彩,活得艺术。
而竹丛适宜地而生,恰到好处的“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逢场作戏,睿智的表现?
最令人钦佩的是大榕树,它以坚韧不屈的性格,彰显着生命。它既要根繁又要叶茂,它使出浑身解数,繁衍扩大自己的势力,树生叶叶生根落地成木,木成林林生木子子孙孙。任你东西南北风(台风),我自岿然不动!岂不是最高明的生存哲学?
四、湖光岩
湛江霞山湖光岩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及旅游景区,属湛江“八大景区”之一。来湛江,湖光岩是必须要去看的。
早七点多我们从湛江坡头区出发,大概九点左右到达目的地。刚下车,就被景区外奇特的人文景观迷住,一颗巨大的榕树,从树冠伸展下来粗大的树根为我们搭建了一道山门,上写“湖光岩”三个大字。山门左边一泓人造小湖,湖内,一头巨大的乌龟和一群龙头鱼尾的龙鱼石雕特别引人注目。乌龟神气十足,龙鱼摇头摆尾,让人感到惊奇的同时,更添加一种敬畏。乌龟代表什么?龙鱼的形象为什么这么奇怪?后来回家查阅了湖光岩简介,才明白,原来,相传玛珥湖内,曾经有巨大神龟和神鱼出没。
湖光岩景区是16至14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玛珥湖(火山口湖),玛珥湖四面环山,湖水清澈,有“湖光镜月”之美誉,又名“镜湖”。来前亲属介绍说,这里的湖面原来很大,湖水一直到半山腰,千万年来,湖水逐渐下降,现在只剩一个湖底了。可是,当我们转过弯弯的景区小径,还是看到了偌大的湖面,一湖碧水,四面环山。绕湖而行,需要走十四华里。到底是天地造就的大手笔,不是人为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这里,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湖光山色,湖水如镜,波纹如莲。有薄薄的云雾,朦胧如烟。不远处,翠山如黛,秀丽蜿蜒。形成了一幅极美的山水画。我们一家人都有了兴致,小孙子拉着妈妈跑向湖边,兴奋得在草地上摔了一跤。我和老伴眼睛不够用,连连地举起手机拍照。若不是带着孩子,我真想绕湖走上一圈,好好领略一下湖光岩的风采。因为怕小孙子走不动,只好坐上观光电瓶车,绕湖而行。
电瓶车沿着湖边行驶,一路上我糊涂,湖光岩,“湖光”我看见了,如镜的湖面,一览无余。可是还有一个“岩”字,岩在哪里?火山爆发,堆积成山,必然有火山岩。在阿尔山,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火山石,那么这里的火山岩在哪里?心里正合计。电瓶车停下来,我们下了车,眼前一道峭壁,上写“湖光岩”几个大字。
相传,宋建炎三年,丞相李刚被贬海南至雷州,(今湛江为雷州)受“楞严寺”长老邀请,到“镜湖”游玩,当晚,明月高悬,秋高气爽。两人坐在岩崖之上促膝谈心。这时,湖面上的月光折射在狮子岭上的峭壁上,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风景画,李刚心情非常开朗,把被贬的内忧外患心情全抛脑后,欣然提笔写下“湖光岩”三个大字,至此,“湖光岩”的名字沿用至今。
趁儿媳带孩子去看鱼的机会,我和老伴登上了“观岩”栈道,穿过一道岩洞,眼前出现了悬崖峭壁,这里的岩石是由多次火山爆发堆积而成,再经过千万年的湖水冲刷,显得纹理清晰,层层叠叠,非常壮观。来时亲戚的话没有错,这里的湖水以前确实要比现在大几倍,因为能清晰地看见崖壁被湖水冲刷的痕迹。仰视上方,只见崖壁陡立,粗大的树根像飞龙走蛇攀爬扭结在崖壁上,绿藤悬挂,阔叶姗姗。远远地看见对面崖壁上有好大一片紫红色杜鹃正盛开的烂漫,与老伴直奔过去,想看看悬崖上的杜鹃风采。可转过一个小弯却不见了杜鹃踪影,真是:“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殇”要看到悬崖上的杜鹃,还有很长的路。我们沿着崖壁栈道前行,感叹着大自然的造化,观赏着千变万化的崖壁,不知栈道有多长,不知岩壁有多深,不敢长时间的逗留,因为小孙子在山下一声声呼唤。恋恋不舍走回原路,没有看见岩壁上的红杜鹃,没有走进神秘壮观的岩崖深处,回家的路上,久久不能释怀。那层层叠叠的火山岩崖,那一壁灿烂的紫红杜鹃,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又走过一段路,在“观海厅”山脚下,我们看到了正在修建的“楞严寺”,“石佛洞”。在“楞严寺”旁边,有一个道“诗廊”,诗廊内雕刻着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篇和墨宝,同时,也记录了当年患难被贬文人官员的贞操和真情。通过诗篇,表现出当年受屈被贬官员的铮铮铁骨和刚毅的品质。圣洁的湖水,映照着千百年祖国精英的灵魂和气度。诗廊不但诗词气度不凡,而且墨宝真迹瑰丽多姿,真草隶篆,或酣畅浑厚,或风雅洒脱。在这自然的湖光山色之中,填写出无尽的魅力。
诗廊山下,一组《李刚醉月》雕像尽显李刚当年风采。
湖光岩不仅是天然地质博物馆,也是历史文化博物馆,在湖光岩漫步,随处可以看到古今名人的题字,题诗。千百年来,积累着历代名人在此留下的题字、诗词。使湖光岩成为一部丰富的文化宝库。
这里还有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依山环湖的望海楼,观波台,观波亭,九曲桥,玛珥湖火山博物馆,古院,白牛仙女雕像,岩狮洞,七星洞等等。
这里蓝水,红土,翠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http://swf.wyflash.com/swf/2010-5-28/205459778.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