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驳斥<东北衰败的根源找到了> (比烟花寂寞)

发表于 : 周一 7月 23, 2018 4:27 pm
比烟花寂寞
驳斥<东北衰败的根源找到了> 作者:比烟花寂寞 编辑:文风乐乐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tyle="width:457px;height:80px" border="0" src="http://www_php168_com/Tmp_updir/article/27/579_20150220140245_25t1q.jpg" width="300" height="80" /> <东北衰败的根源找到了>一文,在网上流传甚广,它公然为日本侵华涂脂抹粉,鼓吹日本统治时期,东北经济发展最快。恶毒地攻击污蔑英雄模范。歪曲东北经济现状。必须严厉驳斥,以正视听。 一. 此文竟然说日本侵华时期,东北的经济发展最快,甚至高于日本本土总产值一倍。掩盖日本侵略和残酷剥削中国工人的实质。 日本侵华罪行多有文章揭露。本文仅举出一件事实,驳斥此文所说的:“日本统治时期,东北经济发展最快。” 大约在1962年,吉林省第一位电视记者王世俊同志,拍摄了一条电视片“辽源死难矿工万人坑”。 这条电视片用一组组白骨累累的镜头,揭露了惨绝人寰的史实,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滔天罪行的铁证。 奇怪的是整个电视片里,只见堆积如山的骷髅和散落的骨头,却很少见到整体的骨架! 据说,当年下井的矿工,都是日本强盗从中国各地抓来的劳工。劳工们食不裏腹,甚至很少吃到粮食,只能用从来没有人吃过的的橡子面充饥。 有的病饿而死。有的遭受毒打伤残至死。有的还有一口气,但已没有力气挖煤、背煤,就被被日本人,扔进万人坑里,活活等死。还可能有活人被野狗咬死吃掉的。所以只有留下了骷髅,却看不见多少完整的身躯骨架。 那才叫人间地嶽啊! 电视台负责人看完这条惨不忍睹的电视片,却对能否播出,产生了分岐意见。一位以太恐怖为由,不主张播出。而另一位却坚决主张播出。 二人意见分岐只好请广播局长韩进才同志审片决定。局长看后,认为可以播出,但是要请省委宣传部长审看。 当年请领导十分方便,一个电话,省委宣传部长宋振庭同志来到电视台。宋部长看片后,停了一会儿。大家期待着他发话。 他慢慢地说:完全可以播嘛! 不但要播,还要多播几次。目前长春电视机太少,多播几次能让更多的群众看到。再有,现在电视仅仅能让长春市的观众看到,还要让全省的广大群众都能看到。你们能不能多拷贝几条片子,在全省各地区、各市县巡回放映,让全省广大群众都能看到这部电视片。 当年吉林电视台还没有拷贝电视片的能力。于是副局长乔子林同志,亲自与北京电视台就是中央电视台前身联系。最后拷贝了十六条电视片,在全省放映。 结果它成为当年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电视片。它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向广大群众进行一次生动的阶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这条电视片已经找不到了,不过,辽源死难矿工万人坑博物馆,还还在吉林省辽源市展出。 替日本侵略者鼓吹的人、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的人、高唱人性的人以及年轻不了解历史的人,会提出:日本人会那么傻吗,中国劳工死了谁给他们挖煤呢? 这些人岂不知,日本强盗根本不必为此担忧。他们可以从中国各地,源源不断地抓来一批批劳工。死了一批,再顶上一批。日本侵略者根本不拿中国人当人看待....... 这样不花工本费的生意,在日本本土和世界任何任何地方,都是绝对找不到的。一批接着一批的中国劳工,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为日本军国主义创造着高额的利润和巨大的财富。 其结果在日本统治下的东北产值,高于日本本土还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 白骨累累铁证如山!这是世间罕见最为野蛮的侵略和最为这疯狂的掠夺! 本文作者不思阶级仇、民族恨!反而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大唱赞歌! 你竟然丧尽天良达到如此程度,必为世人所唾弃。 二. 还有一事情足以说明日本统治者,虽然貌似强大,却不仅得不到中国人,也得不到日本人的信任。 日本在长春市中心建造了一个当时亚洲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银行。解放后人们都去参观。我也曾去过。它的地下室有一个金库,任何人走进金库都会被发现。金库大门就有一吨多重。金库里设有很多供存款存物的保险盒。可谓万无一失,非常保险。 可是,这样保险的金库却从来没有人存过钱物! 银行的同志向我们介绍,解放后我们发现,每一个密封保险盒的玻璃纸,没有一个被拆开过。这说明不曾有人存过钱或宝物,当然包括中国人,也包括日本人。 这说明充分日本统治下的银行,得不到任何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信任。 这是为什么?我左思右想,才找出了答案。 以我家亲历事实证明:日本入侵华北后,没收了中国人在中外银行的全部存款。 这种丑恶行径,是日本人在东北的故技重演。强盗行径臭名远扬,还会有人在新建的银行里存款吗?尽管其设备再完善,金库再保险,也不会有人问津的。 人们都会知道,强盗是从来得不到任何人的信任的。日本统治者就是地地道道的强盗。 一个連日本本国国民,都不相信的统治集团,必败无疑! 三. 关于近年东北经济滞后的问题。 1. 东北经济滞后的起因,这还必须追溯到日本侵华的历史。日本侵占东北后,没收、挤垮了东北原有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从根本上摧毁了东北的工商业基础。东北变成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日伪统治时期中国人吃大米,都以经济犯论罪,还有可能保存民族经济吗! 这样就形成了,解放后东北的民族工商业,所剩无几,无法与关内的民族工商业相比的结果。 仅从私人资本代表人物的比较就可以说明问题。上海有荣毅仁,天津有李烛尘。东北虽然也有工商业者,但是其经济实力和知名度,都很难相比。 存在决定意识。正是由于东北沧为日本的殖民地,很多中国人成为了日本人奴隶, 民族资本主义荡然无存。十多年东北人失去了经商的实践,其经商理念远不如关里人,则是必然的结果。 以上种种才是东北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源。 2. 解放后,东北经济主要是没收日伪资产,成为全民所有制的公有经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东北工业高速发展。中国很多第一企业都是在东北首先建立的。比如钢铁、重型机械、飞机、汽车、客车、发电设备、化工、纺织、造纸……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却聊聊无几。 改开以后,东北经济损失最大。上世纪九十年代, 东北大批国企垮掉了,东北下岗工人最多、最惨。随之,东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 日伪时期,日本为了持续掠夺东北资源,他们并不敢使东北资源,遭受毁灭性地彻底破坏。这是由于他们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很快战败投降,假如有这方面的预感,日本肯定会彻底摧毁我东北一切资源。 这就是解放后,我国在东北还可以大批量地开采煤矿和木材的因由。 可是,改开以后, 虽然急于发展经济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违反了客观规律。在“有水就流”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乱采乱伐。不仅煤矿资源被破坏了,木材也被砍光了。农村个体经营以来 ,粮食增长起色不大。 木材砍光了,过几十年森林还有可能恢复原貌。可是煤矿资源被破坏了,再想有序地开采也非常困难,有人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惨痛的教训,我们必须认真记取,不可重犯。 新中国前三十年,东北经济不仅有力地支缓抗美援朝战争,并保障其取得伟大胜利;东北还全力支缓了全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当年东往关内一列火车接着一列火车,北源源不断地运送钢铁、煤炭,木材,粮食、化肥, 解放牌汽车,发电设备等等。而返程的却多是空车...... 现在东北还能向关内运送什么呢?煤炭资源破坏了,木材砍光了。粮食还有一点,也不值多少钱了。据说吉林市三大化也大批减员,不知道还能不能运出大量化肥。汽车有的是,但几乎一半的利润,让德国和其他国家拿走了。 现在的东北经济自然较关内发达地区滞后。 四. 此文作者说:“东北经济衰败”不说是恶意攻击,也是有意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虽然不如发达地区,但是,东北经济实力也有明显增长。我仅就自己所见所闻事例,加以佐证,并反驳此文作者错误的悲观论调。 以长春客车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成为我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动车组和城轨客车的研发制造基地。该公司生产的动车组,跑遍全国,还将要跑向国外。 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内交通变化巨大,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条件。这些年来,长春新建的快速路, 部分地段采用上下双层,既节省大量的修路土地,也缩短汽车行程,并节省了燃油和出行者的宝贵时间。在全国并不多见。长春环城轻轨有力地缓解交通拥堵,不断受到广大群众称赞。 东北人不仅努力建设美好家园,还有力地支援全国建设。 早在2004年,海南省三亚市的第一座高层住宅小区---美和家园,拔地而起。 它造型优雅别稚,园内每一颗树木花草,都是精心设计培植的。十多年来依然独具特色。 近年来好几位花重金购买新建楼房的朋友,来到美和家园,都为这里的房间宽敞明亮,更为适合人居,赞叹不已。他们说在诸多新楼盘里,很难找到这样宽大舒适的居室。 这么好的小区是谁盖的?是东北人。 近年三亚市新建的凤凰岛,也是东北人建造的。能建一个岛,投资少得了吗? 三亚市市内主干道--解放路,正在修建一条纵贯全程的地下街道,开辟一个地下商城,工程浩大,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其承建者也非东北人莫属。 过去在包钢等钢铁基地,不乏来自从东北鞍钢的工程技术人员。今天在三亚海边遇见的游人,随便一问:“哪儿来的?”人们自豪地回答:“哈尔滨的。”“黑龙江的。”、“东北的。”没有钱能来三亚吗?从这个侧面,说明东北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是提高了。 以上种种是衰败的迹象吗?事实把此文作者,批驳得体无完肤! 当然东北也有令人惋惜的事情。比如以往全国生产故事片最多的长影,现在却很少看到该厂的电影了! 东北要好好发展经济,的确是真的。 四. 此文作者恶毒攻击、讥讽中国英雄模范。 他首先讥笑大庆铁人王进喜跳进浆池搅拌。还怀疑地问道:“这能够采出石油吗?” 当时别说浆池没有搅拌设备了,就是开采石油的用水,都是员工和家属们,用脸盆和饭盆,一盆一盆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端到钻井的。世界其它国有样开采石油的吗?当年中国那种惊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后人难以想象得到的! 当年的中国人们就是这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采出中国的石油,摘掉了首都公共汽车车顶上背着大煤气包,摘掉了中国贫油帽子的。 此文作者还恶意攻击、讥笑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同志。胡编雷锋是由于技术不熟练,指挥倒车时被压死了。这次不幸事故显然是配合不当造成的。这个作者不但对解放军战士遇难毫不同情、挽惜,反而怀着仇恨心理兴灾乐祸! 作者連一些人所标榜的“人性”都没有。 此文充满了虚无主义。与习平同志近来提出的要注意新闻导向问题,唱反调。 希望大家注意明辨是非。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