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觅 (二)(小丁)
发表于 : 周一 11月 05, 2007 11:58 am
寻 觅
(二)
文编/小丁
在小镇的最西头,是铁路职工的住宅,又叫西局宅。它的北面不远,就是铁路火车站。火车站不算很大。因为地理位置的原故,来来往往的客车、货车都要停下来,是处在沈山铁路线连接大郑线的一个辅助中转站。火车站也就成了小镇的中心,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在这里,人们看到的是来来往往一辆又一辆的火车,听到的是火车震耳的汽笛声,还有大喇叭的喊叫声。
胖儿从小就在铁路边上长大,铁路对那里的孩子们并不陌生。它是一道景观,是一个大人孩子们看热闹的去处。那里的孩子们,最先认识的就是火车。
紧邻西局宅的那条铁路线就是车站的十二道。这个十二道,附近的大人孩子都知道。这条线上停下来的火车,都是北面大山里过来的,满载的都是木材和粮食。火车在这里停下来,火车头要上水上煤。每当装满粮食的火车在这里经过,都会撒下一些玉米粒儿。就是因为这个,在胖儿的眼里,在那个年头,这条铁路线成了人们觅食的一条线。
这天下午,胖儿放学回到了家里,把书包挂在墙上,转身就走出了家门。不一会的功夫,就来到了十二道。胖儿顺着铁道低着头向前走着,看见看见掉在石渣儿里的玉米粒儿就猫下腰来,一粒一粒的拣起来……
这时他看见了同班的同学于维军,也是顺着铁道向他这面走来,两人正好走了一个碰面。
“胖儿,拣多少啦”?
“没多少,你看”。胖儿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拍了一下上衣的挎兜。
“回家吧,那边我都拣过啦,啥也没有”!
说着,两个孩子一起下了铁道。两个人说着、笑着、闹着,一溜小跑的往家里跑,胖儿一边跑着一边用手捂着装着玉米粒儿的上衣口袋,很怕把玉米掉在外面。
就在这时,一列北面来的火车,汽笛一阵长鸣呼啸着驶进站内,顿时火车的两旁卷起的积雪像一条灰白色的长龙,火车抱匝的声音,孜孜嘎嘎的响了好一阵,便稳稳地停在了十二道。
胖儿和于维军都愣在了那里。
不一会的功夫,局宅里跑出了大大小小的孩子和妇女,有二三十个人,一齐奔向了停下来的火车。胖儿也跟着跑了回来。
火车上撒下来的玉米仍在哩哩啦啦的往下淌……人们就像发了疯似的在抢……
说是在抢,实际上就是你争我夺的在收拾地下的米。 胖儿一看,也钻到人堆里拣了起来……
“公安来啦!公安的来啦”!忽然听见有人喊了起来。人们呼的一下各奔东西跑向局宅的胡同里。再也没人敢出来。
胖儿觉得挺高兴,摸了一下自己的挎兜儿,也是鼓鼓的,就往家里走。
“胖儿!等一会”。
胖儿回头一看,于维军两只手捧着一个帽兜,光着脑袋笑嘻嘻的追了上来。
“你怎么拣这么多呀”?胖儿觉得很奇怪。
“傻小胖儿,光知道拣,那才拣多少”。于维军说着,从兜里拿出一个铁钩,并把铁钩的用法告诉了胖儿。
于维军和胖儿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从小就在一起,两家住的也不远,只隔两栋房。是一个班的同学,两人一起上学,一起写作业,一起玩。家里人都叫他小军。小军上学晚,比胖儿大两岁。因此,做起事来明显的要比胖儿的心眼来的要快,主意也正。
说着说着,胖儿到家了,两个孩子就此分手。
胖儿从小军那里学到了一招。回到家里,在院子的棚子里开始翻腾起来。随即找到了一根铁丝。蹲在门前的水泥台阶上,用斧子凿了起来,发出“梆、梆、梆”的声音。
“又干啥”?丁嫂从屋里走了出来。
胖儿看见妈妈,马上把挎兜里的玉米掏了出来。并说“妈,给你”。
“在十二道拣的吧”?
“是啊”!胖儿扬着脖儿,又说:“人家小军拿一个铁钩,往火车的门缝底下一插,只捅了几下,就接了一帽兜子,我也做一个。”
“不许胡来!在火车上掏出来的叫偷,掉在地下的才叫捡”。随后又说:“我去给你们炒苞米花去!”
孩子们听说要炒苞米花,乐的一起跑到了厨房。一个个的像个小燕似的,围在锅台的周围……
铁锅里,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孩子们闻着苞米的糊香,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急切、渴望的眼神。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