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仁 寿(四)(高山流水)

发表于 : 周二 1月 15, 2008 5:21 pm
高山流水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



仁 寿


文:高山流水

章回小说


第四回 买状元为了荣誉 报礼账安定恶人
却说康强进了会议室,大家都不说话,康强便说:“继续开会”。严副校长说:“一切等你定夺呢”。康强道:“你先说”。严格开始了汇报:“这几年基建影响,没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我有责任。”宋副校长不悦,顶道:“考不上北大、清华关基建屁事!”严格忙解释:“人来车往,教学秩序不好,影响了学风。基建投入过多,教工福利待遇上不去,这几年骨干跑了那么多,能怪谁呢?”康强见吵开了,厉声道:“都静下来,下面各人只说自己的计划。”严格这才继续道:“这届学生底子大家都清楚,虽然我们是省级重点中学,但入校时全县中考前一百名留不下五十个,前二十名都被城里挖光了,我们只有供瘦猪的份。”你说今年咋办?康强有些不耐烦了。“年前我已经打听到灵召乡云塔村的李虎和长杨乡张庄的张静一个在西京工业大学附中,一个在西京中学,都是前十名的学生。正月我抽空走访了这两家,想动员他们回来考试,家长的意思是他们这几年花了不少钱,家里也穷。”康强说:“你说得多少钱?”严格说:“开价也不高,最多就一万五。”“不说了,给!你立马办。”严格却说:“这两娃的学籍不在咱们学校,还得另办身份证,要跟教育局和派出所联系。”康强说:“这些事让办公室出面。”“袁主任还没来呢,”教育主任田浩插道。康强斜了一眼说:“我给他说。”转身向杜副校长说:“校庆的事你咋安排?”杜润道:“昨天晚上我先拜访了赵启智老师,了解了学校的根由。说是1904年9月由县城王、赵、胡、魏、刘、李、寇、张这八家富豪集资建的公学。当时立了碑子,刻有各家捐款。校名是清末县令李济生起的。请了学台提的碑;李夫子(清末最后一批举人)撰的校训为联挂于门首。上联是:集尚、集德、集贤、集才;下联是:学仁、学义、学理、学智;横额是:铁肩担道义。咱省同盟会魏仁老先生就是首批学生。只可惜这些文物俱已被毁,当时张兴华老师也在场,赵老师说咱们实验楼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求知”的题字定位太低,应换回原来的内容。并且说:“咱们数典忘祖,有奶便是娘。”康强笑道:“老先生们书生气十足。社会进步了,人们现实了,只要学会这几样,已是高标准的人才了。给奶吃的,不是亲娘也是奶娘。市教委钱主任时间还长着呢,咱可得罪不起。这话到此为止,你只说后面的工作咋样开展。”杜润接着说:“我想从语文组抽王学礼和梁劲两位老师,开学便行动,收集各届毕业生的全部资料,编写校志时,有名堂的、捐款多得多用些笔墨,一般的人,只上名册。从校友中征集各个时期学校知名学生的照片,除校志插图外,整理陈列,举办文物展,重点放在校容校貌的巨变上。”李校长说:“我基本同意你的想法。补充一点,五年来,毕业生的数量翻了一番,升学人数也有大幅提高,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成果。”严格面露难色说:“王学礼老师代一年级课,还可以抽出来,梁劲代高三两个重点班,抽出来影响太大了。”李校长说:“这届毕业生现在基本上大局已定,校志是大事,千秋功过,我们得评说,不能在后人面前丢人现眼。毕业班的事你另行安排,不行的话花钱请人。”复又转身对宋副校长说:“崇礼,下来你说。”“昨天散会后我和财政局李高社局长吃了个饭,李局长说财政部的季军处长,现调任国务院开发办,主管财经,目前环境、教育和公共设施建设是国家的投资重心,路大得很。李局长说正月给季军他爸拜年时,老人想盖房子,知道你和陈焕是同学加哥儿们,要你给说说,先让建筑公司开年给盖个小别墅。一动工,咱和他立马上北京跑项目。另外,年前危房改造拨款八十万已到账”。“不是说100万吗?”“教育局年关资金吃紧,张局长扣了二十万,说为了上次拿旧照片立项,局里来回也花了很多钱。不过张局长说不会亏咱们,教育厅和市局开年在电教和实验设施配备这块,局里将优先保证咱们。”康强便道:“就这样办。”问其他人又没有意见。田浩站起来说:“今年几个老师说我们的代课教师待遇不如一中好,还说有些教师私下里联系城里的学校。”康强愤愤道:“谁想走就走!想进的大学生在外边排队呢,离了红萝卜还不制宴席了。”严格副校长却说:“扩招的这些娃,一本还赶不上过去首批的大专呢,师傅不高教来的学生拧腰,以己之昏昏,焉能使学生昭昭。”康强生气道:“谁生下来就会当教师,教学上抓紧培养就是了,散会。”说着离席而去。严格跟在身后说:“现在的人觉悟低得很,就没有奉献精神。”见康强不理便没趣地走开了。 宋副校长跟着康强进了校长办公室,忙到了杯茶水递给康强说:“今天早上一来便有一件事让人生气。悟德拿了720元的礼品发票要报,说今年给领导拜年没叫他一起去,他另买礼,单独去了两家。我说报不成,主任级就没参与这件事,他说要我把票给你。”说着掏出一张发票。康强沉思了一会儿才说:“这驴日的仗着和局长媳妇是同学,暑假发文时我不要,局长说放这儿过渡一下,这么难处。以后账目上要小心了。你先把票放在我这里,开学了让他来找我。”宋副校长拿出一沓票据说:“李丽年前来清招待所的账,钱太多,主要是袁慧签的字,我想让你过目后再付。康强说:“袁慧来到咱校这半年,公关搞得咋样?各级的拨款、领导的支持,功劳大得很。花的钱连要的十分之一也没有,以后就别管了。”宋副校长讨了个没趣,拿起票据退了出来。 康强这才想起李书记的事,忙用座机打电话问:“李书记,人在哪儿?”李书记说回了西京城。康强说:“我已叫袁慧今天把它妹带过来让你面试,人已在路上咧。说好下午六点前到。”“你还当真了,够哥们。”李书记一句话,康强知道大功将成,便说“打虎莫过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自家人不尽心,还能靠谁呢?”只听书记兴奋道:“好,晚上六点半准时到。” 放下电话,康强拿起教育局春训会上发的材料看了起来,想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找出联系和区别来,半天都整不出个头绪,觉的题目太大,想结合政治学习把教师队伍的思想工作抓一下,细想起来又动不得真。那些业务能力强的不买账,现时又是聘任制,还得哄着点,不行的都是关系户,惹不得。便把文件扔进抽屉,斜靠着老板椅,双脚放在办公桌上,拿起一支软中华吐气烟圈,抬头看着墙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的姜子牙垂钓图,心中便有了主意。 有人敲门,是悟德。康强问:“什么事?”悟德说:“就是报账的事么!”康强笑着说:“正月知道你忙,没叫得也不只你一个,主任级的一个也没叫。”悟德顶道:“我也是党员,光你们有人情不成?”康强只好说:“下不为例!”从抽屉里取出单据,拿出笔签了字交给悟德,悟德却不走,又拿出一张票说:“昨天你们在招待所吃饭,教育局张局长和我在金凤酒家吃饭,这是票。”悟德得寸进尺。康强也不恼,复又掏出笔签了,悟德这才离去。
(未完待续)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光临!





编辑:清风/博友


RE:仁 寿(四)(高山流水)

发表于 : 周日 1月 20, 2008 3:09 pm
博友1192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思想品行却打住了,一切都靠钱引路,悲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