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那些美(冰清淡雅)
发表于 : 周四 1月 24, 2008 10:55 pm
留住那些美
文/冰清淡雅
小时侯上学最喜欢的课是画画和手工劳作,对于绘画更是情有独钟,爱剪纸和画画我就有着一种极大的兴趣,总喜欢随手在纸上涂涂抹抹,老师批改作业总是给我打分为甲上,不久就当上了班里的墙报委员,有这小小平台更能能展现了我的绘画天赋,每到晚上我按时去房东王奶奶炕上,让奶奶教我剪窗花,老人用带玻璃灯罩煤油煤灯,把花样放在玻璃灯罩上面,把花样用灯油黑烟熏黑花样后面的纸,然后用小剪刀剪掉黑的地方,一付漂亮窗花就剪好了很漂亮,这方法可能是最原始的了吧,但在一九五一年陕西刚刚解决的第二年,那时没有电灯,用用煤油灯熏花样,当时应该是最先进了.以后我学会画窗花和其它画再剪也方便多了,也学会用彩色纸做纸花,可到以假乱真程度.老师和邻居大人们都说这女孩很聪慧手真巧,当然,这只是一种纯粹的喜好和娱乐,谁知却为以后的绘画事业也打下了良好基础,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一种偶然间生出的冲动。就如同其他众多的爱好一样,在一股突来灵感的簇涌下,恣意随性地胡乱抒发后就不可收拾了,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里组织绘画、美术比赛,仅仅是出于对绘画的喜爱,我把平日在家里画好的一幅仕女图拿去参展(记得画中是林黛玉)。也许觉得一幅太过冷清,于是把五八年夏天耒洛阳见到工厂,烟囱,高压线网及街道,楼房组合到一起,有兴趣描画眼前一亮很快出了幅现代城市画稿,随即,没做丝毫犹豫的我在摸索中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张水墨画.也许真的是因为倾注了激情,那幅画获得了一等奖。得奖,对我说是意外的肯定和鼓励。更重要的是,由于发自内心的这种喜好,常会因此令我一次次的震撼,并且,也每每会把这些瞬间即逝的美长久的镂刻在心中。因此我更会动脑筋去挖掘内在的更多内容。只是现在想想,常常会对自己提出疑问:如果可以,在一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许是撇开其他方面的喜欢才造就了我的现在,,能够专注于一项爱好,勤能补拙,才有我今日的绘画成果,养成一个良好习性会有所作为的,会成就一个人的一生.如今我已是两鬓银丝的老人,对绘仍是爱不失手,情有独钟.不喜欢应酬的我,却喜欢品读别人的画作,从中吸收更多的精神食粮.当从电脑中,或有的画集中看到那些精美的画作时,不由的使我对这些国画作品一直爱的过目不忘,技法着色,重彩的着色层次方法,和背景的疏密搭配合理程度等.我都会细细品味,借鉴和吸收.溶入自已的作品之中.
绘画艺术永远是艺无止境,要不断充实和完善,更应是耐得清贫,耐的寂寞,淡泊名利,要心如水样的平静,人如菊一样的淡然,更要清心,静心和安心,才能画出一幅好的作品,让人们去赏识和赞美和品读,让人们用敬畏的目光刮目相看.然而,从画家那种由写实转换至写意的思想和笔触间,再溶到重彩工笔画中,又把油画技法揉合到重彩工笔画里,,人们基本都知道工笔画都画在熟宣纸上的,而我却在生宣纸上画重彩工笔仕女,我在尝试这种技法,是一种蕴藏其间不动声色的生命走向,和一种简约中的大气以及自然万物的相互交融、涵盖的积极形态。 都说生命如歌,人生如画。一首歌,一幅画,常常都会使人念念难忘。我喜欢一路积攒下那些另人砰然心动的瞬间:在一片云下,在一首歌中,在一幅画间…… 相信,平淡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如诗、如画。
画家王红莉文.笔名潇雨
2007年7月27日23点
初稿洛阳红雨楼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请点击欣赏《画家王红莉》
http://www.allart.com.cn/boyitang/meish ... 23788.html
编辑:清风/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