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传统的断想【重阳】
发表于 : 周五 3月 14, 2008 6:29 pm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关于传统文化的断想
文编/重阳
加入湖湘文学网不足一年,竟被委任为“传统文化”栏目的副版主。欣喜之余,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不辱使命的问题。于是乎,产生了对传统文化的索源与探讨,继而形成了一些杂乱无章的断想—— 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孔子及其《论语》,二千五百多年来浸润濡染,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素质、人生观念、心理结构、风俗习惯,但这却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之始。 人类的蒙昧时代,是人类文化的沉睡期。其生产方式以依赖自然为主,婚姻形式以两性群婚为主,世系划分以母系为主,原始敬天的宗教亦开始萌芽。 人类的野蛮时代,是人类文化的复苏期。其生产方式以利用自然为主,婚姻形式以一夫多妻为主,世系划分以父系为主,家庭实体开始形成,宗教信仰图腾开始出现。 人类的文明时代,是人类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期。其生产方式以改造自然及其不断深入为主,婚姻形式以一夫一妻为主,并存的一夫多妻则是富人和权贵人物的特权,世系划分继续沿用父系制。家庭实体开始巩固。宗教的敬天祭祀活动进一步发展,公共权力组织和行为规范开始形成。同时,艺术的出现,爱情的滋生,思想的萌芽,是文明开始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宗法文化、 农业文化和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其次,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家族文化、节日文化、祭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戏曲文化、鬼神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道德文化。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中国传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话完全正确。因为从世界各国来看,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清华大学陈寅恪教授曾经说过,“三纲”( 君臣、父子、夫妇)和“六纪”( 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我看他的话很有道理。因为人类自有社会以来,必需要有一种规则来维系,不然的话社会就会乱七八糟。现在马路上为什么要有交通警察?为什么要有红绿灯?这就是一种规则,一种规章制度,要求大家都来遵守,这样社会生活才能进行。要是没有这些规则,社会生活就不能进行。 传统文化是陈年老酒,没有现代豪华精美的包装,却有一种久违的香气四溢。传统文化是古老家俱,没有现代猎奇求异的设计,却有一种古朴的牢固实用。传统文化是汪洋大海,没有江河奔腾咆哮的汹涌,却有一种宽容的博大胸怀。传统文化属于文化范畴,她诞生于民族,植根于传统,发展于社会,丰富于历史。在中西文化交融、网络文化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放弃传统文化,而应该从传统文化之中吸取精华,发扬广大。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