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赋(月下踏浪)
发表于 : 周日 3月 16, 2008 5:43 pm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古 城 赋
作者/月下踏浪
我的家在一座千年古城,这是一座集山色,水光,碧野为一体的秀美的古城,在她的怀抱里,我的雨季时光伴随着嬉戏欢笑,伴随着柔灯书声,伴随着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烦恼,她虽不是我的出生地,可在她那古老神奇土地哺育下,我从一个蒙蒙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我的少年的记忆中,古城的天空是那样的蓝,那样的高,总给我带来这样或那样的暇思和幻想,让我的心空总是充满着理想和憧憬的云朵,古老的汉水,千年不息,缓缓流淌在她的身边,敞开着宽广的胸膛,向古城的人们无私地奉献着生命的源泉, 又是在一个金风送玉露,圆月飘桂香的时节里,我来到汉水旁,来到我少年欢歌雀跃.蹦踏过的江边的那片小沙滩,我迈着轻轻的脚步,生怕把那片小沙滩踩坏,生怕那少年美好的回忆,会被我深深的脚印抹平...... 我驻立在江风中,注目远眺,那带着丝丝桂花磬香,带着淡淡成熟果实醇香的江风,轻润着我的鼻息,抚摇着我凌乱的头发,让我的情感伴随着碧玉清澈般的江水,涟漪泛波,浪花点点...... 从那浪花跳跃撞击的沙沙声中,我的耳边似乎谛听到古老的汉江在深沉地讲述它古老的过去. 战乱纷纷的三国漫卷烽烟,在这座古城熏染了多少英雄豪杰啊,三顾茅庐传佳话,隆中对里出英才,诸葛亮,足智多谋,呕心沥血,辅助刘备成就蜀国大业,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良美德! 习习的江风中仿佛还回荡着从古城隆中竹林里传出的讲解<隆中对>的洪亮的声音,那是这座古城骄傲的声音,是奉献之歌,智慧之曲! 水淹三军,义释于禁,刮骨疗毒,忠义肝胆的关羽在这座古城书写了人生最后的绝唱,古城淳朴的古风为这位忠义英雄做最后的别离,忠义英雄的魂魄被古城的人们传诵着,千秋万代,世世不衰,成就了古城人民魂的脊梁,这顽强不屈的精神鼓励着古城人民英勇地抗击外来侵略,那夫人城墙上的斑斑箭坑见证了东晋巾帼英雄带领古城百姓抗击着强大的前秦入侵,记下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那平静的护城河曾抵挡蒙军达五年之久,展示了古城人民不畏强敌,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中华魂在这座千年古城颂唱着不朽的乐章...... “白发渔谯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江风中,血腥的硝烟,散去了,战火尘埃,已在古风中,淡去了,我的心又随着透着古朴,风雅韵律的江风,荡漾在古城久远的诗风,画卷中......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这位来自这座古城的唐代大诗人,用这首诗抒发了他热爱家乡,喜爱自然的纯善情意,这首诗也诠释了古城人民淳朴善良,浪漫风情的古朴民风! 当来自这座古城唐代诗人张继云游到人间天堂,在枫桥上为人们描绘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样一幅意韵浓郁的精美画卷时,我看到的是这位诗人思念家乡,怀念故土的缠绵情思,那是奔波在异地他乡的古城人们幽幽的思乡情怀啊,古城的人们无论走到多远,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都忘不了生养自己的故土,都忘不了自己的根啊! 当我看到别树一格的米氏书法时,我不禁被北宋时期,来自这座古城的大书画家---米芾富有突破创新精神所震撼,在封建社会的禁锢下,多少优秀的才子佳人,由于无法跳出那条条禁框,而无法获得更大的辉煌,令人惋惜,但在米芾身上,我看到古城人民勇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敢于突破条框,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开创革新的精神吗?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丰富多采,创造出世界上一个又一个的令人赞叹的奇迹。 历史的尘风又渐渐地平缓了,我的思绪从遥远的古风中,漂游在现代的时空上,解放后,古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发扬古城遗留千古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发奋图强,立志把千疮百孔的千年古城建设好! 一座大桥,飞架南北古城,让古城两岸的人们,往来轮渡成为了历史的纪念! 引汉如京,南水北调,千年遄遄不息的汉水不仅继续哺育着古城人民,也为着祖国的建设奉献它古老的青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汉水两岸,古城新区,林立的高楼,古典的建筑,到处洋溢着古城人民开放创新,热情好客的千年古风! 高速公路横架南北,将这座秀美的城市同祖国各地紧密连系在一起了,当《三国演义》传遍祖国大地,当唐风宋韵飘出神州,飘向世界时,这座千年古城将和中华民族其它瑰宝一样在世界历史的殿堂里散发着古朴,典雅的光辉,继承和传播着优秀的中华文化! 愿这座千年古城永葆青春,愿勤劳勇敢、多情善良的古城人民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迎接挑战,把千年古城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古城的天更蓝,水更绿!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编辑/幽谷听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