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北京(博友)
发表于 : 周二 3月 18, 2008 11:25 pm
再上北京(博友)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28日 出处:原创 作者:博友 本页面已被访问 212 次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再上北京
文/博友
万万没有想到,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就实现了自己多年来再上北京的愿望。这源
于我那去年刚从体校毕业、独自闯北京的学生女儿——小林子的急切邀请(因为当时我是宿舍管
理老师,她是女生部长。我们工作上紧密配合,生活上相互关心,与女生们一起朝夕相处了五年
多,建立了极其深厚的师生感情。尤其是当她得知了我的特殊身世后,更是以母女相称,处处关
心体贴,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给了我极大的安慰)。
为了达成她的心愿和要求,经过一天紧张的准备,拿着朋友跑了几处站点才买到的一张站票,在另外两个学生的护送下,于七月二十日晚挤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心想上车再补卧铺票,谁知到站了也没有补上。)
车箱里好挤好挤,就连座位底下都躺着人。这让我联想起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上北京时的情景。记得我们学校的同学是一九六六年十月三十号从醴陵上的车,当时座位底下、靠背上面都塞满了人,过道里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水泄不通。你要是站久了想换换姿势都不行,脚刚一提起来就无法再插进去了,只好请你练习练习锦鸡独立啦!幸亏那时人年轻、同学多,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站了。
这次也凑巧,紧挨着站在一起的是两位刚从浏阳学习归来的年轻人,说话很投缘,一点也不觉得寂寞。跟身旁的人挤着坐一会,站一会,再又坐一会,就这样熬过了漫长的一夜。
第二天中午时分,在熙熙攘攘的出站人群中我们终于相见了,可爱的小林子高兴得跳起来了……。与她同来接站的还有她的表哥一家子和专车。简短的寒暄之后,我们就驱车直达天安门广场开始观光。
当我推开车门,单脚刚着地的一瞬间,一种无比亲切、无比敬仰、无比感激的心情油然而生!四十年了!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此时,一股无名的辛酸挤进了我的心田!一汪百感交集的泪水被我强咽回肚里。这个令我神往了四十年的广场又一次摆在了我的面前。
变了!没变?变了!!其他的印象不是很深了,最明显的——是广场中心屹立着的毛主席纪念堂,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以不同的表情在毛主席纪念堂、英雄纪念碑、金水桥、华表、天安门城楼前照了几张像。
眼前的一幕幕,自然而然地让我回想起第一次来北京的情景。
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还只有十余岁,是由学校推荐到北京见毛主席的。记得当时我们被安排住在清华大学的一栋高楼里,吃饭是在九饭堂。经过短短的几天军训,于十一月三号晚上乘火车进城,在长安街整队、原地待命,准备跟随大队伍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和首长们的检阅。一直等到四号下午,队伍才开始往前挪动脚步。就在我们的队伍刚刚到达天安门广场边缘时,广播里传来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洪亮的声音:“同志们、红卫兵小将们:我们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已经站了八个多小时了,为了毛主席的身体健康,今天的接见就要结束了,还没有见到毛主席的……”。
还没听周总理说完,就听到一片哭声,整个广场上的秩序一下子乱了。我们的队伍立即被带领我们的解放军同志手拉手的围住了,才幸免被冲散,顺利地经过了天安门广场。连夜坐火车返回驻地——清华大学,等待毛主席的下次接见。在此期间,我们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颐和园、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前院等等名胜古迹。
我们一直等啊!等啊!好不容易等到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才见到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当时,我们的队伍按照统一安排,坐在民族饭店前面的马路上。队伍前面坐了三排解放军战士,我坐在第五排,距离检阅的车队很近。大约是两点二十六分的时候,在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浪中,首长们的车队徐徐开过来了,毛主席站在敞篷车上,频频向马路两边的红卫兵小将们招手。啊!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身材魁梧、神采奕奕、红光满面、和蔼慈祥……啊!时间凝住了!身边的一切都不见了!日夜思念的毛主席占住了我的眼睛、占住了我的心灵。此时此刻的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最自豪的人!……
这种幸福、自豪陪伴我走过了人生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四十年里我又期盼着有一天能再见毛主席一面;还要爬上长城去看看,不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吗?这就是我想再上北京的两大心愿。实现了!实现了!我可爱的小林子提前帮我实现了!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湖湘家园欢迎您
编辑:清风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暮闲欣逸
发表人邮件:[email protected]
发表时间:2006-12-9 11:10:00
幸福而难忘的回忆.走过那段历史的人,看见这篇文章,倍感亲切.
发表人:博友
发表人邮件:[email protected]
发表时间:2006-11-29 12:14:00
谢谢伶姐的精心编辑,好精致的。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28日 出处:原创 作者:博友 本页面已被访问 212 次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再上北京
文/博友
万万没有想到,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就实现了自己多年来再上北京的愿望。这源
于我那去年刚从体校毕业、独自闯北京的学生女儿——小林子的急切邀请(因为当时我是宿舍管
理老师,她是女生部长。我们工作上紧密配合,生活上相互关心,与女生们一起朝夕相处了五年
多,建立了极其深厚的师生感情。尤其是当她得知了我的特殊身世后,更是以母女相称,处处关
心体贴,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给了我极大的安慰)。
为了达成她的心愿和要求,经过一天紧张的准备,拿着朋友跑了几处站点才买到的一张站票,在另外两个学生的护送下,于七月二十日晚挤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心想上车再补卧铺票,谁知到站了也没有补上。)
车箱里好挤好挤,就连座位底下都躺着人。这让我联想起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上北京时的情景。记得我们学校的同学是一九六六年十月三十号从醴陵上的车,当时座位底下、靠背上面都塞满了人,过道里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水泄不通。你要是站久了想换换姿势都不行,脚刚一提起来就无法再插进去了,只好请你练习练习锦鸡独立啦!幸亏那时人年轻、同学多,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站了。
这次也凑巧,紧挨着站在一起的是两位刚从浏阳学习归来的年轻人,说话很投缘,一点也不觉得寂寞。跟身旁的人挤着坐一会,站一会,再又坐一会,就这样熬过了漫长的一夜。
第二天中午时分,在熙熙攘攘的出站人群中我们终于相见了,可爱的小林子高兴得跳起来了……。与她同来接站的还有她的表哥一家子和专车。简短的寒暄之后,我们就驱车直达天安门广场开始观光。
当我推开车门,单脚刚着地的一瞬间,一种无比亲切、无比敬仰、无比感激的心情油然而生!四十年了!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此时,一股无名的辛酸挤进了我的心田!一汪百感交集的泪水被我强咽回肚里。这个令我神往了四十年的广场又一次摆在了我的面前。
变了!没变?变了!!其他的印象不是很深了,最明显的——是广场中心屹立着的毛主席纪念堂,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以不同的表情在毛主席纪念堂、英雄纪念碑、金水桥、华表、天安门城楼前照了几张像。
眼前的一幕幕,自然而然地让我回想起第一次来北京的情景。
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还只有十余岁,是由学校推荐到北京见毛主席的。记得当时我们被安排住在清华大学的一栋高楼里,吃饭是在九饭堂。经过短短的几天军训,于十一月三号晚上乘火车进城,在长安街整队、原地待命,准备跟随大队伍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和首长们的检阅。一直等到四号下午,队伍才开始往前挪动脚步。就在我们的队伍刚刚到达天安门广场边缘时,广播里传来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洪亮的声音:“同志们、红卫兵小将们:我们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已经站了八个多小时了,为了毛主席的身体健康,今天的接见就要结束了,还没有见到毛主席的……”。
还没听周总理说完,就听到一片哭声,整个广场上的秩序一下子乱了。我们的队伍立即被带领我们的解放军同志手拉手的围住了,才幸免被冲散,顺利地经过了天安门广场。连夜坐火车返回驻地——清华大学,等待毛主席的下次接见。在此期间,我们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颐和园、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前院等等名胜古迹。
我们一直等啊!等啊!好不容易等到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才见到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当时,我们的队伍按照统一安排,坐在民族饭店前面的马路上。队伍前面坐了三排解放军战士,我坐在第五排,距离检阅的车队很近。大约是两点二十六分的时候,在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浪中,首长们的车队徐徐开过来了,毛主席站在敞篷车上,频频向马路两边的红卫兵小将们招手。啊!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身材魁梧、神采奕奕、红光满面、和蔼慈祥……啊!时间凝住了!身边的一切都不见了!日夜思念的毛主席占住了我的眼睛、占住了我的心灵。此时此刻的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最自豪的人!……
这种幸福、自豪陪伴我走过了人生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四十年里我又期盼着有一天能再见毛主席一面;还要爬上长城去看看,不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吗?这就是我想再上北京的两大心愿。实现了!实现了!我可爱的小林子提前帮我实现了!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湖湘家园欢迎您
编辑:清风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暮闲欣逸
发表人邮件:[email protected]
发表时间:2006-12-9 11:10:00
幸福而难忘的回忆.走过那段历史的人,看见这篇文章,倍感亲切.
发表人:博友
发表人邮件:[email protected]
发表时间:2006-11-29 12:14:00
谢谢伶姐的精心编辑,好精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