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用那佛法温暖悲凉--读姚筱琼长篇小说《杀人动机》有感(

发表于 : 周三 5月 21, 2008 8:30 pm
丁枫


用那佛法温暖悲凉
---读姚筱琼长篇小说《杀人动机》有感






初识作家姚筱琼,是从她的文字开始的。

透过她的散文集《远山阳光》,我看到的是作家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和依然善良纯真执着的丰富内心。就是在困苦中挣扎,也从未放弃内心的坚守。坚持真是一件最难的事,但姚筱琼做到了。

阳春三月,去怀公差,得以有机会与作家姚筱琼相见。在交谈中,一种温暖温馨的温情在我心头升起。初见,就能如此地亲近,让我顿感没有了距离。听说《杀人动机》已发表在《长篇小说》杂志2008年第3期,我就开始了期待,希望早日拜读。

交谈中,进一步了解到作家写作《杀人动机》,走通俗文学的路,也是为纯文学找寻另一条路径。所写的文字,首先要让读者喜欢,在写作时第一考虑的应是读者。所以,在主编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修改《杀人动机》的开篇时,作家是一连改了四稿,可谓费尽心血。

用生命写作的姚筱琼,是我所真正敬重的。

春暖花开时,连续两个周末休息日,都是春雨连绵,更添料峭寒意。这般天色,在家,独对荧屏,读作家姚筱琼新发表的长篇连载《杀人动机》,沉迷中,感觉多日来的期待,真是收获颇丰。

随着小说故事情节,和层层悬疑的剥离展开,心,却一点点地紧缩。一气读完后,不觉更为心痛。

“轮回中的梵音 转动不停 我用佛的大藏经念你的名 轻轻呼唤我们的宿命……一杯乱世的茶 狂饮而下 我用飞天的壁画描你的发 描绘我那思念的脸颊 我在那敦煌临摹菩萨再用那佛法笑拈天下”。 伴着刀郎沙哑低吼的声音,闭目间,江蓠贞、龚传宝、苏小区、关子亮、欧少华、村长等,就栩栩如生地在我的眼前活动起来。演绎的,该是怎样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尘世人性呀?

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大山旮旯瓦屋场村的一桩买凶杀人案。随着一声枪响,故事的序幕由此拉开。“村民欧少华被同村村民龚传宝用火枪击毙”,“龚传宝作案后携枪潜逃,藏进了附近的山里”。

枪声使本就因青壮年多外出打工而显得日趋冷静的小山村,变得更加了无生机和死气沉沉。在夜里,就连狗“见了生人吠都不敢吠一声,悄没声响地贴着墙根走,两眼露出一种躲还来不及的深深恐惧。”然,在这种恐怖的境况下,陵洲日报的女记者,苏小区在来到案发的山村采访时,还敢在被害人欧少华新婚的床上夜宿,我想,苏小区不仅仅只是“我胆大,什么都不怕的”这么简单,她的内心该有着怎样的无畏呀?“当你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于丹所言的勇者无惧,在苏小区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人生境界由此展现。

江蓠贞是小说中被害人的新婚妻子,随着悬念的揭晓,原来江蓠贞就是幕后的买凶者。她温柔、善良、漂亮,冷艳中透着傲气,在曾因生存而失足后,本想在山村里与相爱的人过幸福平常的日子,却没想到,生活还是没有放过她。她在遭受可恶村长的摧残后,再加上心爱之人的背弃别离,让她彻底绝望。那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当万念俱灰的她,“晕厥醒来后,欲爬也要爬到通向阴间的道路时,阴魂不散的村长再次出现了……把她就地按倒,在她耳边狞笑。……就在她认为自己已经死了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身体上还压着一个人,这个趁火打劫的人是邋遢光棍张祖全……”

“巨雷就在头顶轰炸,闪电就在天上撕裂。天地,人心都在这一刻化成了迷濛混沌……倾泻般的雨柱是上天的眼泪,它在为人间的悲伤惨剧哭泣。……江蓠贞在心里暗暗诅咒:天杀的魔鬼,老天决不会放过你们,你们会不得好死的……谁也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度过这个雨夜的,如何克制自己,让自己不要疯狂,她就是从那一刻起下定决心不再做人,不要再活下去,她要报仇,要雪恨,要把过去所有用身子挣来的钱都拿来为自己洗清声誉和怨恨……”。

可恶的村长,令人愤恨。爱滋在小山村的肆意漫延,也是拜可耻村长所赐。社会基层的一村之长,竟是这样的人面兽心,社会的阴暗面,是怎样的令人悲凉呀?当性,成为了山村里,愚昧无知人们的消遣时,再碰到权治霸行的村长欧通吃,一切不该发生的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这正应了小说中村长出场时,苍原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关子亮所想起的,杨弼说 “欧通吃”来历的笑段子。作家安排这个笑话,是起到铺垫作用的。给村长起欧通吃这个名字也是有深意的。村长担心自己的傻儿子去广州打工,染上“脏病”,再三交待儿子“进城后切莫跟小姐乱搞,要是染上性病,回来传给你媳妇,你媳妇再传给我,那儿啊,全村人就都完了。”还真应了此言。只是不是儿子乱搞,是村长为所欲为。

村长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杀人动机,是被这些扛着旗帜的伪劣的社会爪牙逼出来的。

而杀人犯龚传宝在十年的人生苦苦挣扎中,“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却没赚到什么钱,他所经历的许多事情让他过早地看透了人生,性格变得比原来更加阴戾和孤僻。”但就是这样一个在社会边缘讨生活的人,“透过雾霭深处,可见星星点点的光亮,不久,这光亮冲破重重雾霭,化成两道泪流汩汩流淌。当夜他已经对着投在护城河水中央的月亮发过誓,说他再也不干坏事了,他要好好生活,而不要被生活所毁掉。”

他越想好好过活,生活就偏偏与他过不去。假如当龚传宝给人送水而内急时,主人能给予理解,不那样子的羞辱他,也许他的人生又会是另一种样子。可生活中没有假如,有的只是残酷的现实,和异常突变的缺少了仁爱之心的人们。这也就导致龚传宝,最后终于走上杀人狂途之末路。

想着外表看来柔弱的作家姚筱琼,在剖析社会深处,直面人性时,内心该有怎样的痛楚呀?她那如佛般的心,该流了多少泪呀?她内心的坚持与强大,是何其的淡定与从容!

江蓠贞,只是一个让人无限同情的受害者,就因曾经的错,引来更大更深沉的悲痛。人性呀,可悲又可怜。不顾点滴情意,毅然决然离去的欧少华,也让人叹息。男人的本性,怎是这样的绝情?

正如小说二十二章的小标题所言一样,“谁敢说自己没有做过任何坏事”,而在做了坏事犯错后不予原谅,会起到更强的推波助澜作用。作家在小说中对山村里愚昧无知人性的揭露,不仅仅在于警醒,往更深里探究,就会有更多的追问。为何就不能多一点关爱?多一点体谅?……

我明白,为什么苏小区在听了江蓠贞痛苦倾诉后,最后想要放过她,让她走。苏小区的善良宽容,同样地也是一种人生至真至纯的境界。从苏小区身上,我更多地看到了作家自己的内心。就像盛夏在评姚筱琼作家的小说集《芭蕉雨》中所言一样, “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人道主义或是人文精神,不是悲天悯人,而是对善良的弱势群体命运的真切关注,非但没有半点矫情,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血肉相依的亲近。”作家曾经皈依佛门,受到了佛家“普渡众生”的影响。她的这种仁爱情怀,从她的法号“释广慈”就可以看出。“广慈”人如其名,心里满是仁爱。

世间,多一点关爱,就有了更多的温暖。

拥有宽容之心,用佛的眼光慈悲地看待世间一切,去关爱,去理解,内心已经承受无限伤痛之人,才是我们所要努力去做的。这也就是为何作家在结尾,让苏小区毅然“递交了离职报告,离开了报社。 以志愿者的身份去了遥远的西双版纳,在那里积极地为艾滋病防治做宣传”之目的所在。

2008年4月9日

小说《杀人动机》链接地址:

(1--12章)http://www.0745e.com/story/ShowInfo.asp?InfoID=216


(13--23章)http://www.0745e.com/story/ShowInfo.asp?InfoID=217




文/编 丁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