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花开的声音(一)云淡风清(素心问月)

发表于 : 周五 5月 30, 2008 11:10 pm
素心问月









———————————————


文/编 美丽的飘拂



每一个少女都是一枚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体验和享受初恋的过程一如花开的过程,有清纯的甜蜜,也有晦涩的苦痛,就象花开的声音,或清脆或暗哑,只有花儿自知......

这是我十七岁到十九岁的一段心路历程,虽然我为了这段感情历经千辛万苦,但我从不曾后悔。我认为一个为爱而苦的人,纵然受尽折磨,也比从未爱过的人,有着千万倍的快乐。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刻骨铭心的爱过,就如同一个小孩童年时不曾赤足在田埂上奔跑过一样,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和悲哀啊!


(一)云淡风清

云是在一个缺少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女孩,那是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父母为了养活四个孩子每天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们对爱的渴望。而云因为与唯一的弟弟同时生病,弟弟死在妈妈的怀里,而病情更为严重的云却侥幸活了下来,这就决定了命硬的云更会缺少疼惜和怜爱。
云上重点高中的时候,是文学风迷校园的时候.云也象大多数同学一样,一头扎进那个迷人的殿堂.文学犹如一个美丽的梦,滋养了云浪漫而忧郁多情的潜质,而琼瑶铺天盖地的言情小说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是唤醒了云沉睡的少女情怀。 于是从情窦初开时起,云就憧憬着、预感着要产生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风是一个在物质贫困而精神富足的爱心家庭里长大的男孩,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名著,而买书的钱大多是他自己卖冰棍挣来的,文学的浸染使得他内心比同年的孩子有着更多的渴望.但过分的钟爱使他只考上了一个普通高中,在学校里,他是小有名气的才子。
云的初中同学成了风的挚友。在朋友一遍遍的津津乐道中,风感知到了云的存在,于是也有了触摸云灵魂的渴望。最终让风下决心给云写信,缘于云的一篇征文获奖,当风从报纸上看到那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后,终于按耐不住的给云发了一封贺信。
于是,两个从未谋面的少男少女开始了频放飞鸿的交往。那一年,他们刚刚聆听到十七岁的足音。
高中的生活紧张而枯燥,风的来信无疑给云平淡而无趣的生活注入了充实而快乐的因子,云在频繁的收发信件中体会着青春的美好,也在风行如流水的诗行中感受着他的寂寞和无奈。他们从来不受信笺格式的约束正儿八经的写字,朦胧的情愫总是用诗行来诠释;他们在展示自己才华的同时也为对方的文采所倾倒;他们在抒发自己落寞的情怀时也为另一个灵魂的孤独而感伤。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最初的交往无关风月,谁也没有料想到美好的初恋已经轻轻叩响了他们青春的大门。
那一天,云又收到了风的诗笺,诗行里夹着一张男孩的照片,清秀而充满灵气。风说:“能否寄一张照片于我,我会把它夹在我最喜爱的诗集里,读诗时,也读你。”“我不希望你是一株华丽的牡丹,我更希望你是一只勇敢的海燕……”
爱情就这么悄然而至,虽然早有预感早有期待,真正来临时,还是有点令人猝不及防。但灼阳既已久烤大地,又何必非要拒绝雨露的滋润不可呢?让一切该来的都来吧,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发生吧!
一个月后的一天,风突然出现在云的面前。当风闯入云视线的刹那,云恍若有种脱离五行之外,重入生死轮回之中的感觉:这不就是我前世注定的那个人么?这不就是我今生要寻找的那个人么?而风就一直笑笑的立在那,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

风走的时候,云送他去车站.风牵着自己的口袋说:“这一趟一无所获啊!不过见你一面也满足了”随后吟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云走在身后,一脸歉疚和无奈地说:“原谅我现在不能给你任何承诺,等高考完后在说吧。”
风后来转到另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三,转学文科。忙里偷闲的诗笺里总流露出思念和关切,寒假结束后,云到风的学校去看他,他们第一次手牵手流连忘返在汉沙公路上,一遍又一遍体味着拥抱的轻柔和初吻的甜蜜。初恋的感觉原来是如此的美好,就象有一种水一般的温柔绵绵软软地浸没着彼此,就想让两人瞬间的相逢自成千古,就想让月光下重叠的身影站成永恒……
分手时,他们相互鼓励对方,相约高考后再相会。
半年后的高考,风和云双双落榜。
云找到风时,心痛的发现,风已不是她原来的风了,风在这半年时间里,爱上了另一个朝夕相处的女孩。
风的冷漠和敷衍将云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