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五 6月 13, 2008 10:27 pm
丁枫
佛心自然天地宽
文/编 丁枫























每天在钢筋水泥围砌的城市中穿梭,看灯红酒绿,繁华笙歌,心却更为茫然。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时代,何处才是心灵的清静所在?真的向往,那最为纯真、也最为完美的天地自然。“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大自然才是心灵朴素宁静的归途吧?了悟佛心,淡然若水的心境,唯有在与自然的亲近中,才更为深刻。

恰逢周六休息,又是南岳菩萨的生辰前夕,朋友相邀去离城二十几里的高明溪小南岳。

不期然间,苍翠起伏的青山,就矗立在眼前了。山,有些高而陡峭,因山间的绿色并不深浓,蜿蜒盘旋的山路方清晰可见。低头看足下的高跟凉鞋,我无声地笑了。想象着站在山巅,俯瞰间,山风扑过时,无限豪情于胸中生起,天地间的一切就都变得渺小,那份豁达,那种宽广,定能了去太多的烦忧与无奈吧!

走在用三、四根木头铺就的桥上,有点晃悠悠地颤动,真担心那细脚的伸向河中的木头能否支撑得住?一步一移地,终于走过。

起初,山路有些崎岖,因是黄土的毛胚路,高低不平。快到山腰时,却有了水泥砌的石级。走累时,偶尔站定,仰望山顶那高高在上的寺庙,想那庙宇中的菩萨,或许正用淡定的目光,审视着蜿蜒来路上的朝圣者。在我收回目光时,竟于瞬间了然,人生亦如这山路一般,只要坚持走过前面的崎岖,后面就会渐入佳境。



上山的人络绎不绝,虽也有年轻的小伙小姑娘,但以年岁稍长的妇女居多,她们是菩萨最虔诚的朝拜者。路途中,每隔几米就坐着一个乞讨之人,看那凄凉的样子,听那哽咽的话语,我们忍不住不停地掏腰包施舍。但面对那不断伸出的手,也心有余悸了,或许有些人,就是专为借佛祖吉辰,讨取一把的?不再旁顾,一心向山顶而去。

庙宇外的空坪处,仍然有许多销售香纸的,见我们看看,忙向我们招徕生意。看小摊周围飘散着红的、白的、黑的塑料袋,竟是那般的刺目。观青山无语,听佛祖也无言,我只余叹息。一时竟没了心情买香纸。看风中飘动的经幡,听着耳旁喧闹的诵经声、说话声,要静心再静心,才可辨那隐约中的木鱼声声。静默地凝视那高高在上的菩萨,我知道我的心还没有十二分的虔诚。偶尔紧皱的眉头,尚藏匿有太多的烦闷与无奈,还不能拥有佛祖淡看世间一切,笑迎天下众生的胸怀。

我总认为寺庙该是一方幽静的所在。深山古刹,青烟缭绕,钟声悠远,虔诚的跪拜,心灵的祈祷,如是吾佛慈悲,定能照亮凡尘,洗涤心头的郁结。 眼下在苍茫山间所展现的,有些商业化的种种,让我迷惑了。今日的喧哗与世俗,真是菩萨所喜欢的吗?香火的旺盛,原是菩萨灵验的标志吗?

转过南岳殿的后门,我们几人默默地在山顶的一空坪处坐下。翠绿茅草丛生的山间杂着些零星的被烧成金黄的树木,它们在这个葱郁的五月,带着悲伤,毅然坚持站立成风景,是不是在树焦痛的心中也还存有一份念想:只要不倒,得天地雨露的滋养,就还会有生还的希望吗?我心很痛。青葱终究逃不过烈火的焚烧,而那不倒的姿势,也难逃利斧的扫荡,透过那清晰可数的年轮,要知道那还是些何其年轻的生命呀?朋友说,前年他们来时,眼下的这一片山全是碗口粗的枞树,郁郁葱葱的。沉重的不只是心情,更添伤痛。原来人的所作所为,是菩萨也不能守候的呀!



山下有良田无数,田间绿意渐深;两条小河在山谷前交汇,晶莹之水静静流淌;山间虽少了大的树木,然低矮的树,杂在茅草间,整个地看起来,风景也还是不错的。身边有微风拂过,淡淡地,轻轻地,如佛的手,抚散心头堆积的愁绪。天地间,或许在菩萨的心中,这一切皆是自然。不追究,不迷惑,不叹息,也不管外界的纷扰,只用祥和的目光淡定地看待一切,世俗中凡尘间郁闷的心,或许就能如佛心一样的释怀吧!

几许感慨后,豁然开朗的是心情。已是晌午,我们起身去向菩萨要碗斋饭吃。

站在后门吃饭时,竟碰到了同一辆车来的老大娘。我与老大娘打下招呼,问她每年都来吗?她说,前几年到儿子家住了些日子,隔了几次没来,只要在家,每逢观音菩萨、南岳菩萨的生辰是一定要来的。说完她回我一个灿烂的笑,那笑将老大娘脸上的皱纹挤得更深了,如笑开的菊花,很美。我竟有几秒的呆痴,如佛的笑,就是这般吧?

老大娘是在半路上的车,那时车里已是满满的一车人,我立起给老大娘让座,然后就与她聊了几句,得知老大娘已八十高龄了,却耳聪目明,虽只剩一颗门牙了,但说话却很清晰,也很爽朗。老大娘除了脸外,皮肤皆是一片雪白,白色头皮上那稀疏黑白相间的头发,在脑后挽成发髻,十分精神。问起老大娘,说是生的白殿风,治不了,但没什么大的影响,只是不好看而已。我们开玩笑说,这样雪白的肌肤,仿似回到十八年华,更显年轻了。老大娘听了,笑得如孩童般。那样无邪的笑,有着稚子的纯真烂漫。

我们终究是没有烧香纸,也没有跪拜。佛在心中,是最高的归依,心到佛知,是否还需这般的凡俗?



回到河边的木桥旁,停歇一下。看,黛青的山,染绿了碧波荡漾的河水,山水相依中,留一份浓绿,在水波深处,任凭共舞心颤。沿河,零落地散着几处吊脚楼,沉静中,透过那古旧的朴实,高跟鞋的足音,敲响的亦是江南水乡的那份遗忘吗?携一颗佛心,今生就停泊在韵味缠绕的江南。只静静地守候,人世的一切。







听琴推荐




RE: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日 6月 15, 2008 6:00 pm
幽谷听琴
看不惯寺院胖大的假僧人积尽华丽动听的词汇来掏空信徒的荷包,看不惯满面红光衣衫褴褛又好逸恶劳的年轻乞丐,不论是舍是得都有自己明了,俗话说“心到佛知”,阿弥陀佛……

RE: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日 6月 15, 2008 8:07 pm
岁岁重阳
普存善心,惠顾世尘,阿弥陀佛。。。

RE: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二 6月 17, 2008 4:14 pm
把酒临风
心中有佛不是至高境界,心中无佛方为至妙。观丁枫此文,境意似有精进。

RE: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三 6月 18, 2008 10:34 pm
丁枫
谢谢听琴、重阳、临风的欣赏!<br>感觉现在的寺庙有点太过功利了,商业化严重了。<br>正如听琴说的“心到佛知”,阿弥陀佛!

RE: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五 6月 20, 2008 10:27 pm
馨逸
我信佛,一颗虔诚之心奉上。菩萨要世人行善积德,我就傻傻地照着做,让心明白让自己明白,活着怎样有意义。时常也念阿弥陀佛,“心到佛知”正是如此。

RE: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六 7月 26, 2008 8:54 am
读者
佛心自然天地宽

RE: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日 8月 24, 2008 5:19 pm
黑牛哥
只要心中有棵菩提树,心到佛便知!

RE:佛心自然天地宽(丁枫)

发表于 : 周五 6月 26, 2009 12:31 pm
云想衣裳
是啊,若心中留佛,便是万事吉祥,何必一定要挤破门槛,去烧得那一炷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