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生 情(二)(老水兵)
发表于 : 周三 7月 30, 2008 10:17 pm
师 生 情(二)
文/老水兵 编/清风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第二天,韩东起得晚。太阳已经升起,暑气也蒸腾起来,一个热天又开始了。他看见陈姨把饲料都添加好了,忙歉意地对陈姨说:“昨晚好久睡不着,想起许多事情。今早,竟起来晚了。” 陈姨看看韩东认真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说道;“我也刚起来。” 韩东看陈姨没有怪罪,就到驴棚,给毛驴饮了水,往槽子添加草料。然后,又到菜园里摘菜。摘下的西红柿,黄瓜,辣椒足足装了三筐。再加上三十几枚鸡蛋,在上门收购的小贩那里,卖得四十六元钱。不久,门口停下一辆牲畜运输车。从车上跳下一位收購毛猪模样的人。见到韩东,就执意购买他家的四头肥猪,开口就给出一头两千元的价格。韩东和陈姨商量之后,拍板成交。韩东让陈姨收清八千元卖猪款,再帮助收购小贩,将四头猪装上车。望着远去的汽车,陈姨高兴地对韩东说道:“韩东,你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 韩东回道:“我明天再去种猪厂,再买四头仔猪。春节前就出栏,估计还能卖给他。”
第二天,韩东并没有去买仔猪,而是把猪圈拆掉,重新修盖猪圈。加高加固猪室,修造水池。过些天,韩东才捉进六头良种仔猪。陈姨见小猪仔,在水塘里嘻戏玩耍,甚是喜欢。竟挽起裤腿,下到水塘里,给小猪仔洗起澡来。突然,陈姨问韩东道:“你那天晚上睡不着觉,你说,想起许多事。能告讼我,是些什麽事吗。”韩东笑了,回道:“是涉及您的,不知当问不当问。”陈姨道:“你说吧。”韩东说:“您离家出走的第四年,为啥又突然回家了呢。您是想家呢,还是后悔了。” 韩东一边问,一边用怯呐的眼神望着陈姨, 陈姨且笑了:“其实,我早想告诉你。好吧,我们到屋里去说吧。”
回到堂屋,陈姨坐在一张小板凳上。 韩东在陈姨的身边,摆上三盆装满凉水的水盆,以求让陈姨身边的暑气降降温。又递给陈姨一把团扇子,边说话边扇凉。陈姨慢慢地讲述一段令人辛酸的亲身经历。陈姨的回亿,不但解开了韩东的迷团,而且,也感动着韩东。原来,陈姨离开家之后,就到卫城东区的表弟家打扰。 可是,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陈姨的到来,竟给她的表弟一家,带来意外麻烦。这个结果,令陈姨十分尴尬。好在,表弟一家是通情达理的好人,并没有埋怨陈姨的唐突。而是帮助陈姨,购买一家不大的小店铺。外间陈列烟酒糖茶等居家所用的日杂品,里间还有一铺小炕。陈姨在这里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有道是,祸不单行。那年的十月,陈姨在蔬菜市场,碰到上水村小学校的女教师张兰芝。她告诉她一个吓人的消息,她的女婿何强,因癌症去世。这个消息如晴天劈厉,给他的心灵重重的打击。她后悔不已,深感对不住自己的女儿。陈姨心急如焚,急急火火地赶到表弟家,把小铺托他管理。然后,陈姨就带点简单的衣物,直奔汽车站。汽车驶过柳河大桥,穿过一片小树林。突然,从汽车后面的西南方向,狂风骤起。所过之处,飞沙走石,枝叶横飞。天空也远远的聚成一排排黑黑的乌云。风云相济,乌云上下翻滚,呼啸而来。煞时,大地昏暗异常。陈姨知道,暴风雨就要来了,汽车可别抛锚啊。果然,雨飘泼般由天而降。汽车在风,雨,雾中,颠簸前行。车灯打开了,只见,泥水飞溅,水雾迷茫。突然,有人惊叫起来。惊弓之鸟的乘客,一齐面向柳河。只见,从柳河的上游,翻滚下一排排浊天巨浪,奔腾咆啸,掠河而过。其势如宏,其声如钟。只见乘务员脸色如土,凑到司机跟前。说道:“我们回城吧。” 这个见议令陈姨的心提起来。只见,司机未所动,陈姨悬起的心才放下来。车继续在雨幕中摇晃着慢行。中水村终于到了,陈姨下了车。大雨,泥泞,惊恐,带着一身的疲倦,陈姨进了女儿王静家的门。不料,王静的婆婆迎见之后,大惊失色,喊一声:“有鬼,” 转身就往屋里跑。王静认出是母亲来了,急急的跑过来,抱住陈姨,竟嚎啕大哭起来。四年来的惊恐,失母,家庭的破裂,传言的可怖,丈夫的去世,这一件件,一层层的心灵的折磨,象打碎的五味瓶,一起涌上心头。边哭边埋怨到:“妈妈,你咋这样狠心,为什么对我们撒谎?您的住处,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害得我们,把您当失踪人口报告政府。现在,您的户口已经注销了,您的责任田收回了,全村的人,都认为您已经死了。您这一次回来,乡里乡亲的人,还不让您吓死啊。然后,王静顿了顿,止住哭声。她趴在陈姨的耳边,小声说道:“妈,您看,您把您的亲家吓坏了。” 接着,王静边辍泣着嗓子,边把陈姨拉进屋。来到公婆面前,说道:“爸妈,你们看,当初,我就不相信,我妈会死。这不,我妈真的回来了。不信,你们用手掐一掐,看看她疼不疼。”惊魂未定的公婆 ,连连回道:“是你妈,是你妈,我们咋连亲家母都不认识呢?“边说边过来和陈姨拉手。”可是,陈姨看亲家的脸色惨白,亲家的手,还在发抖。忙对她的亲家说道:“真对不住你们,孩子有事,我却不在身边。”说着,两位亲家哭出声来,陈姨早已泣不成声。王静的公婆年龄并不大。可是,家庭的不辛,生活的重负,已经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刻上深深的印痕。两鬓染霜,前额,眼角,唇边皱纹显现,背有些驼。陈姨见到此情此景,她的心在颤抖,他们的生活不容易啊。果然,他们提出房子问题。还是王静的心眼好,当场就满口答应下来。王静的承担,让公婆的脸色变好些。陈姨佷满意女儿的大度,一个新丧夫的女人,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就是房子。陈姨脱口而出:“这孩子的性情,有点象我。”
陈姨的回忆,让韩东清楚,女儿王静,在陈姨的心中的位置有多高。就是王静的不幸,才促使陈姨放弃卫城平静的生活,返回到小山村。再往后的事,韩东也参与进去了。陈姨回家的消息,象风一样,传遍左村右屯,也惊动一名陈姨教过的学生,他的名字叫贾洋生。也是韩东的要好同学。他们都对陈姨的不幸,关心掂念。贾洋生在深圳市深南区五街,开办一间东北饺子馆。几年打拼下来,生意越作越好。不但,娶妻生子,还买了房子。陈老师回家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他立即决定,把老家的房产和责任田卖给陈老师。他专程找到韩东,一起赶到中水村。刚好,陈姨和王静正没有主意,贾洋生的意见给陈姨指明一条路子,大家的心情豁然开朗。王静看见韩东长成大小伙子,羡慕不已,过去同韩东搭话。两人都有话要说,聊个不停。
陈姨的返乡也惊动了乡司法所,根据陈姨的请求,重新判决陈姨和丈夫王岗离婚。这时的王岗,见到出走四年的陈玉琴,已没有了盛气凌人的霸气。陈姨也没有责备他的过去,只是希望他好好活下去,好好待他的女儿。
在贾洋生的周旋下,陈姨顺利的住进贾洋生卖给她的农家大院。
夜已经很深了,暑气渐渐消退,凉气渐渐来袭。韩东劝陈姨回西屋休息,韩东也回到东屋睡觉去了。
可是,陈姨躺在炕上,却没有一丝的睡意。在脑海中,韩东对她帮助的一幕幕,却挥之不去。自从她住进贾洋生的大院,她的生活就与韩东分不开了。陈姨回忆到:刚刚入住贾洋生的大院,韩东就天天来她家干活。开始那段时间,韩东每天早来晚走,天天吃自己带的饭菜。后来,经过她的劝说,改在她家吃饭,这使她特别高兴。转眼年关到了,天公作美,竟纷纷杨杨的下起大雪来。韩东踏着松雪,赶个大集,买了好多年货。除夕之夜,陈姨和韩东吃的是丰盛的年饭,半夜吃了饺子。最让陈姨高兴的,是观看韩东燃放的鞭炮。只见他先点响长挂鞭,又点燃几组焰火。漆黑的夜空,让焰火点缀得五颜六色,分外妖娆。这才是生活啊,陈姨的心灵在感动。他们又兴致勃勃地站在大门口,抬头望村子的上空。只见鞭声暴烈,焰花绽放,烟雾升腾。多美的除夕夜啊,陈姨的内心发出由衷的呼喊。更令陈姨感动的是,那天后半夜,韩东燃放鞭炮后,并没有回家,而是睡在陈姨家的东屋里。过了年,韩东对陈姨这个家,奉献越来越大。大正月,他像老农那样,背个粪箕,走街串巷的检粪。二月里,地正冻着呢,他就用盐水和泥,盖个猪圈。捉四头良种仔猪,养起猪来。三月是他大忙的时侯,在大田,他竟违背农时,利用地膜技术下播种子。又在陈姨家院子里,搭窝养鸡。四月里,他就更忙了。陈姨住的这个大院,是个老屋老院。这正房的顶棚有烂的,房的立柱也有朽的。韩东作出计划,要用两年的时间进行整修。四月里,他即当师傅,又搞设计,又去采购,前后足足干了二十余天。正房的面貌,豁然改变。墙体由土坯改砖砌,房基起了高,房前又铺就平台,台前又砌有台阶。农村盖房子是一件苦活,累活。这一次是累坏了韩东,也疼坏了陈姨。拆掉上房以后,韩东安排陈姨住进磨房。韩东考虑 陈姨的安全,韩东也从他的家里,搬进陈姨家的大院,却住进驴棚。下雨了,韩东也坦然处之。新房落成了,一个新的问题蚀咬陈姨的心。是谁入住新房,单单是自己吗?一想到,夜间大院空旷,孤寂,恐怖,陈姨的心就有一种无明的颤栗。回想二十几天的施工期,有韩东的陪伴,她的心,竟是那样的宁静,舒心。陈姨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只好近乎哀求似的同韩东商量。韩东很同情她的处境,最终同意住进陈姨的东屋。后来,韩东的弟弟,乘势要求租赁哥哥的东厢房。韩东跟陈姨商量,她乐见其成。回亿到这里,陈姨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韩东了。
(未完待续)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