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视剧《黑金地的女人》(比烟花寂寞)
发表于 : 周日 10月 12, 2008 11:48 am
评电视剧《黑金地的女人》
作者:比烟花寂寞
首先必须充分肯定这是一出好剧,它是多年来少有的写矿工的电视剧,剧中的李春花是以五十年如一日为矿工送温暖的全国好矿嫂党素珍妈妈为原型创作的,主要演员表演是成功的,十分感人。
这出电视剧如果是在矿山基本安全生产,出现事故也是极个别现象的年月播出,那是非常完美的。它取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时国营煤矿非常重视安全生产,矿工的社会地位很高。
但是,在矿难频发的今天播出,确实很不适宜。
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具备电视的属性,它比其它任何剧种(含电影)更富于现实性,它应当更加紧密地反映现实生活。
观众在欣赏电视剧时,也必然联想到煤矿现实的主要问题――矿难。特别是山西的矿难。看到电视剧里的死伤事故与现实生活中的矿难满不是一回事。
众所周知,现在的矿难,远不是剧中描写的一个矿工遇难或几个矿工受伤的问题,而一次矿难要有几十人,上百人的牺牲。
如今发生矿难的原因也绝不是个别矿工,因为家庭不和,精神恍惚发生的个别人身事故;避免矿难的办法更不是仅仅做好矿工家属工作,送茶送汤为矿工找媳妇的服务队能够解决的问题;更不是矿工自身注意安全就能够完全可以免于死难的,虽然个人注意安全也十分重要。
举世皆知现在的矿难,多是矿主非法开采,违反操作规程,忽视安全生产,缺少安全设施,甚至为了谋取暴利不顾矿工死活而造成的。而这一切又与地方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甚至不法商人与地方贪官的官商勾结,有直接的关系;与领导机关负责人的赎职和玩忽职守有直接关系。
为此,中央除加强监管检查,加强安全措施之外,最近在全国范围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严厉惩治当事人,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免去相关责任人职务或令其引咎辞职。
在现实的情况下,播出<黑金地的女人>给人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感觉,现实的煤矿是这样的吗?它与贴近生活的要求背道而驰。现在播出这出电视剧,是不是会让人们想到这是在粉饰太平,掩盖主要矛盾!
山西省接二连三地发生严重矿难,娄烦尖山铁矿溃坝,报为天灾.草荐人命啊! 矿尾库垮坝死亡260多人.并且瞒报、乃至省长引咎辞职。
山西省委宣传部在此时推出这样的电视剧,至少在客观上,让人有一种避重就轻回避主要矛盾,甚至掩人耳目的感觉。
由于电视剧写的是五十年代解放初期的事,与现实生活反差过大,虽然是在表彰好人好事,观众联想到现实的矿难,反倒引起很大的反感。
其实,山西省委宣传部倒是可以组织剧作家和电视剧主创人员面对现实大胆创作。今天党和国家采取加大透明度的措施,通过及时披露事故,动员全国人民奋起杜绝矿难。如今矿难完全不是什么秘密,编剧完全可以通过深刻描写矿难的真像,更加典型地更加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用活生生的动人剧情,来教育和警示人们重视安全生产,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多出煤、出好煤。
也可以采取好坏对比的手法,听说山西长治的煤矿就一直保持安全生产,没有发生大的矿难。如果是这样,他们是怎样做的,可能与地方官员严格认真监管有关。要把他们的宝贵经验充分地写出来,那不是很动人的电视剧吗?
如果能在一出电视剧里,作好坏对比更好,若有困难,也可以写两部电视剧,相继播出。
总之,一定要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电视剧才会真正贴近生活。
这一题材本身就是最好的科学发展观的教材,它将用现实生活教育人们自觉地严格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组织生产和发展经济。审查节目的人员完全可以豪无顾及地批准这类节目播出。
在这方面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写出人民希望看到的事情,说出人民要说出的话,才能赢得电视观众的好评。
编辑: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