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论孝道(晋龙)
发表于 : 周日 10月 12, 2008 10:40 pm
www.ltzw.com
漫论孝道
作者/晋龙
国家为何不许“安乐死”呢?这是前几日我去看望八十二岁高龄的老父亲时,父亲问我的一句话,听之振聋发聩!
我的父亲身体还算健康,但明显知道老来难的窘况,也在为老来难担心,尤其是为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时的那种“难”担心,这是一种难言之隐,不是一言可以蔽之的!不仅是我父亲,很多老年人有此感叹:“我不怕死,就怕久病不死,久病不死,不如早死、快死!”,这种忧死之心困扰着很多老年人,使他们生活在矛盾和忧虑之中,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忧死心态与目前社会孝道衰落是有很大关系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青壮年人忙于生存或为了生存得更好而奔波劳累,及至“忠孝难全”,顾及不了为人子女的孝道,对老人疏于照料,尤其是对老人精神抚慰的缺少,使老人老境凄凉,只能与孤独寂寞为伴,去感知风潇潇雨栖栖的长夜漫漫。尤其是疾病缠身、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在气若游丝之间还要历尽死的煎熬。死的凄惨使不少老年人在身体尚健、经济自立和生活尚能自理的时候就对生活感到了绝望,对死亡充满了恐惧,继而盼国家“安乐死”政策的出台。这不禁让我这个中年人有“身老不足虑,心老犹可悲”之感!不由得想就孝道说几句话。
老少皆知的《三字经》里边头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点出了人固有的善性。记得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说过:“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个义就是孝心、良心、爱心,就是情义、道义、正义。孝心和情义是第一位的。
古有“以孝治天下”、“德以孝为先”,当今,是以法治和德治实现天下太平的,而德之要义则是孝,无孝不以为德,无德何谈治国平天下?我们知道“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动物界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要知道“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试想,父母给你生命,屡一把尿一把将你抚养成人,寒一日署一日将你抚育成才,付出的都是血与汗!你如不孝,让父母生出“始知天地仁,谁道风霜酷”的感触,还能是人吗?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孝心,根本就谈不上有良心和爱心,如果没有情义,根本就谈不上有道义和正义。
我们为儿女者,无论多忙多累,都要常回家看看。力排世弊纷扰,守住人伦孝道,这也是为人含英咀华、最为珍贵、最为重要的美德。让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老年人只有“夕阳无限好”的感觉,没有“只是近黄昏”的感叹,这才是和谐社会的宗旨和要义。
编辑/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