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藏族人家(雁南飞)

发表于 : 周二 11月 11, 2008 6:44 am
雁过留影




藏族人家
作者/编辑:雁南飞

最早知道藏族大约是在九岁那年,一位藏族女人流落到我那个小村庄,被村中一位中年男人收留,女人还带着一个小女孩,和我年龄相仿。课余,一群小伙伴和那个女孩一起去听她妈妈唱歌,讲故事。不过,因为语言不通,只能听个大概。从那里,我知道了西马拉雅,也听出了那女人唱出的悲怆。后来听才旦卓玛,李娜的歌曲,更多地了解了西藏。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西藏铁路开建后,知道的更多,那年同学聚会,有参加西藏铁路建设的同学向我们描述了唐古拉山的景致,我知道了藏羚羊,牦牛;知道了雪山,草甸;知道了雪莲,千年参;知道了酥油茶,青稞酒;知道了哈达,藏佛。但真正身临其境深切体会藏族文化,是今年九月中旬的九寨沟之旅。

二OO八年九月十三日,我随团从重庆乘飞机到达九黄机场。“九黄机场”海拔在3400米,下了飞机,就能感到雪山带来的凉意,人们忙着换厚实的衣服,也有在机场买羽绒服的,那个机场很小,也很简陋。那儿的天很高很蓝,但看不到什么绿色。出了机场,上了一辆旅游大巴,导游给每人发了一瓶矿泉水,叮嘱高原上行走一定要多喝水。一会儿到了松潘县川主寺镇。在川主寺镇岷江源国际大酒店用餐,酒店很豪华,但由于高原反应,没多少食欲。那儿的菜也奇贵无比,米饭有点儿夹生,据说高原饭都是那样,饭店的服务员都是正宗的藏族女孩儿,脸上满是高原红,很朴实,但并不热情,导游说,这儿是“黄帝的女儿不愁嫁”,没有竞争,也就没有都市饭店服务员的殷勤。吃完饭,下到一楼大厅,有卖披肩和羊绒服装的,由于我没带合适的御寒衣服,就买了二条羊毛披肩,卖服装的是位藏族妇女,个子高高的,也很壮实。她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也是,在那儿买东西的人并不多,大概是由于导游一开始就叮嘱过游人不要随便问价和买东西,怕惹麻烦的缘故吧。随后就随团游历了黄龙山水,傍晚乘车直奔九寨沟。由于黄龙五彩池在海拔3900左右,我一路高原反应严重,在去九寨沟的路上就开始昏昏沉沉,东倒西歪,好在旁边座位上是老公,自己的无状在暗夜下还不至于很丢人。到了九寨沟口,才感觉呼吸畅快了好多,头也不是很疼了。导游安排在“星宇国际大酒店”住下,吃过晚饭,稍为休息了一下,就去参观藏族人家。

导游安排我们去的是“黄哈达藏家”,接待我们的是扎西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车刚停稳,他们就笑脸如花的向我们走来,仿佛迎接久别的亲人一般,一边给我们敬献黄色的哈达,一边深深地向我们祝福:“扎西得勒,(吉祥如意),扎西得勒!”我正纳闷,在我印象中,哈达应该是白色的,怎么会。。。。扎西好像猜到我们的疑问,介绍说:因为他们家出过两个活佛,所以才有资格使用黄哈达。接着扎西带领我们在门口有着牛头,黄哈达和写满经文的小旗子围成的玛尼堆转圈,要转三圈,大声念“扎西得勒”,转完后,要我们在门口洗手,意思是要洗去尘埃晦气。藏族很讲究男尊女卑的,所以男士们先进去,然后女士才能进去。从外院进入内院,环顾四周,只见土坯的墙不高也不低,比较简陋,门上的对联是看不懂的藏文,门头两边还挂着二块牌子,标志着他们家出过两个活佛。内院只是一个楼梯间,好像不大使用,随后我们跟随扎西顺着颤巍巍摇晃晃的木板搭成的陡梯,爬上了他们家的二楼。二楼的房屋建筑很漂亮,厨房客厅卧室都在这一层,房子前面有一个很大的露台,边上的护墙上有二座白塔,白塔间有一座佛龛。右边有二个转经筒,露台中间设有燃旺火的台子。露台上方挂满了经幡。扎西说,家中出过几个活佛就能在这个位置上修几座白塔,看来,出一个活佛真是不容易。然而藏民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可见一斑,出一个活佛是整个家族世世代代的荣耀。参观完露台,扎西带领我们走进他们的屋子里面用餐,屋子装饰的很美,墙壁上,屋顶上都帖着画,整个屋子是红色的。屋子的四面摆满了桌子,桌子也是红色的,每一面都画着各种图案。我们坐定后,主人在桌子上摆上了一些小吃,有酥油茶,青稞酒,烤羊肉,煮土豆,还有一些野菜,好像是木耳,另一种叫不来名字,还有一碟碎饼子,是用青稞面做的。主人全家欢迎了我们后,扎西开始教我们如何喝青稞酒。喝青稞酒时,左手五指端着杯子下端,用右手的无名指沾一点酒,弹出去,说“一祝家人,Ochocho!二祝父母,Ochocho!三祝朋友,Ochocho!”共弹酒三次,然后一口气喝下去。藏族有一个习俗,就是客人来了,必须饮下三杯青稞酒。这是他们的待客之道。青稞酒很好喝,酸中带甜。曾经看电视,人们喝青稞酒都是使大碗,就想,在高原上喝酒,本来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怎么还用大碗喝,这次,我终于知道了,这个青稞酒我也可以用大碗喝一喝,因为它是藏民自己酿造的,大约只有10°。听说是用青稞放水封在土坛子里头酿成的。品着藏家小吃,喝着青稞酒,欣赏着美妙动人的歌舞,人们沉静在醉人的夜色中。藏族人真是能歌善舞,人家说了,“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藏族人家,听完一曲歌后,要说“呀索呀索呀呀索!”意思是,“太棒了,再来一首吧!”如果连说四次,就代表爱上了他(她)。唱完歌以后做游戏,家里的姑娘挑个女婿,小伙子挑个媳妇来对歌,团里一位先生因为多说了一次“呀索呀索呀呀索”,被藏家姑娘选中,唱情歌时又输给扎西的妹妹,被抓到别处去“打扮”一番,带回来喝交杯酒做女婿,说要留在这儿给人家放三年牦牛才让走。他被扎西家人带出去一会儿,回来“孩子”都有了,而且还是“双胞胎”。当然,这是个游戏。晚宴结束后,我们都到院子里,把哈达挂在树上,许了个愿。然后和藏族人一起围成一个圈子跳藏族的锅庄舞,锅庄舞,按地区分好多种,我们跳的是阿坝锅庄,音乐很好听,围着火堆跳跃,很放松。夜深了,作别藏家,返回酒店。但扎西一家,快乐,淡然,简单,热情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收藏在我的记忆中。

九寨归来,我常常在思索,人应该怎样生活。我羡慕扎西一家,每个人从内心深处溢出来的快乐。偶尔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天地本宽,庸者自扰,岁月本长,忙者自促。”人这一辈子爬坡过坎,不知有多少日子是在忙忙碌碌、紧拉硬拽中度过的,常常因艰辛付出之后,有所得而暗自庆幸;也常常因受了委屈而怨天尤人;常因本事不大,作为不大,枉此一生而懊恼;常因赚钱不多,帮人不多,得罪亲友而自责;也因情感付出而没有应有的回报而痛苦……总之活得太忙,活得太累。再想到茫茫时空中的匆匆过客们,多少人为名所累,为利所累,为各种欲望所累,到头来输了,唉声叹气,抱恨终生;赢了,自以为所得不少,却不知失去的更多。还有一些人贪心不足欲壑难填,怎么也搞不懂“良田万倾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的浅显道理,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害人害己苦不堪言。

藏族人家,居于深山,心静,平和,知足,他们每天笑迎日出,以感恩的心,虔诚地活着,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很值得深居闹市的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善待自己,抛弃烦恼,享受生活,点亮心灯,愉悦人生。这是藏族人家给我的人生启迪。


var righturl="8871/9.wma";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top border=0>


文学风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