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幸福的牵挂(外九篇)

发表于 : 周六 6月 20, 2009 10:30 pm
椰子
第六篇:鞭子的记忆
眼前的事情经常忘却,而一些比较久远的某些事或生活片断,或是某个人,却非常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子里,犹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儿时的一些事情,非但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了记忆,反而愈加地清晰起来。而关于鞭子的记忆,便是我梦绕魂牵的一小部分。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童年的时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最初,拥有一条小鞭子玩的想法,装满了我的内心。 崔老三算是我们生产队的羊倌,他很会用乱麻缨子搓小鞭子。麻鞭子一头粗一头细,粗端系上根短棒,鞭梢用极细极长的高质量的麻丝做成,用力一甩,声音脆实动听。崔老三有一手甩响鞭的绝活儿,鞭子一响,嘎崩脆,像放鞭炮似的。他外出放羊,总有一些小孩跟着;帮他驱赶羊群,无非都盼他能给搓个小鞭儿甩甩。我也是其中一个,饭后,妈妈连影儿都见不着,见天跟着崔老三跑前跑后;看他给别的孩子搓小鞭儿,我既羡慕又妒忌。我越发地溜须他,恨不得那些孩子都能离他远远的。终于有那么一天,崔老三把羊赶出来,除我外,再没旁的孩子跟着,我真是心花怒放。那天,我驱赶羊群,那个勤快劲儿就甭提了。大概他早就看出我卖力气的心思,晚上赶羊往回来,他许了个愿,说:“你帮我放羊,等哪天我给你也搓个小鞭子。”我听了,心里异常高兴!打那以后,他放羊我跟着,简直形影不离。只可惜,我帮他放了大半个月的羊,他像没事似的,始终没有履行他的诺言。 后来,为拥有一条鞭子——这刻骨铭心的欲望,我居然动了偷的念头。 邻居家高焕哥在生产队赶车,搓鞭子最内行,他的鞭子也最为“精致”。我于是跟他交上了朋友,为的是能玩他的鞭子过过瘾。开始的时候,我用爸爸给我买的小人书讨好他。一天,我见高焕哥赶车来家把鞭子随意地扔在院子里,我等到他进了屋子,便过去拾起鞭子就跑,不巧在他家房后与高焕哥的母亲撞了个满怀。她一个趔趄站定,紧盯住了我手中的鞭子。我无奈地扔下鞭子,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第二天一早,我看见老高大姨踮着小脚倚着墙同妈妈说话。我猜想一定是告我偷鞭子的事情,我感到无地自容。  我真正拥有自己的鞭子,那是做生产队马倌的四大伯给我做的皮鞭子。我的鞭子,在众多鞭子当中是最漂亮、最精制的,无论鞭杆、鞭听、鞭梢都是那么讲究。四大伯放过羊,放过马,他无论做什么,都是个很讲究的人。屯子里人都说,他是干啥要样的人。其实,看着简单的鞭子,不仅包涵着文化艺术,更有着繁杂的工艺。鞭子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其种类繁多。制作一个好鞭子,那是有着相当的难度,因为你不懂什么木质做鞭杆好,鞭听怎么拧,上边的鞭听子多长,下边的打梢多长。鞭杆与鞭听的长度,那是要依据人个子的高低,这样做出的鞭子才有水平。 鞭子可放牧,可打人,某种程度上,可列为刑具一类。我的鞭杆是红黑色的,擦得乌亮,长短与我的身材得当,甩起鞭子来特别的顺手。鞭听子,四大伯是用牛皮条子编制的,鞭子最复杂之处,也就是鞭听子了。为了买那三根牛皮条子,四大伯花了两元钱满足我的童心,那时的两元钱足足是孩子上学一学期的杂费。我的鞭子甩起来那个清脆,鞭听子上一圈的红缨子,看着非常的鲜艳,别说孩子们羡慕,就连有些大人们,都想甩甩我的鞭子。我几乎整天鞭子不离手,十分得意。 记得我们屯子有一个半大小子,大伙都叫他老百孩子。他是孩子王,小孩子们每遇到他时,都心生惧意。有一天,我们一群孩子,在大道上玩得正欢,老百孩子走了过来,也许我的皮鞭子对他有了什么启发,他对我说:“我用用你的鞭子,明天我给你买个冰棍吃。”我一听要借我的鞭子,满心的不情愿,紧紧地攥在手里,生怕他抢去似的。老百孩子笑着说:“别那么小气,明天就还你。”我还是不借。这时邻居家的高焕哥走过来下了保证,我才将信将疑很不情愿地借给了他。
无论如何我还是不放心我心爱的鞭子,吃晚饭都心不在焉。我在想:老百孩子到底拿我的鞭子干什么。生产队院里,聚了好多人,不知出了什么事。我好奇地凑了过去,只见墙角处有个蓬头垢面的人。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年幼的我根本不知什么是走资派、特务。只见老百孩子手中挥舞着鞭子,一边问你是不是特务,一边恶狠狠地向那活物抽去。 我才不关心什么走资派、特务,只关心我那漂亮的鞭子。此时看着我的鞭子,像握在饿狼手里的一条毒蛇。见一鞭子下去一条血印,我真想冲过去,从老百孩子手里夺回我的鞭子。在我看来,老百孩子跟电影里的汉奸一样,他决不是什么好人;而被他抽打的,也不一定真的是什么坏人。
第二天的下午,老百孩子把鞭子还给了我。看到老百孩子,我像看到了恶魔,拿着鞭子就往家跑。到家细看鞭子,油黑的皮条已成了黑红色,我放在清水里洗,可无论怎么洗,也感觉洗不掉那黑红色。看着昔日心爱的鞭子,如一条长信的毒蛇。听人说,沾了人血的东西是不吉利的。我赌气把鞭子填进了火苗正旺的灶坑里,望着火苖腾腾我那个心痛啊!我好恨老百孩子,是他玷污了我那漂亮的鞭子,也是他毁掉了四大伯的辛苦。   关于鞭子的记忆也就因此定格在了我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