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出书文稿(散文集)
发表于 : 周四 8月 13, 2009 9:10 pm
珍妮出书文稿(散文集)
第一篇
湘 西 行 节选---韵味张家界
珍妮
2005年8月1日完稿
人!飞越三关,跨不过岁月的滔滔长河;梦觅秦川,寻不回青春的片片流失。只有善待自己,寻个好心情才是最大的幸福!
我爱旅游,因为旅游能给人释放空间、回归的享受和开阔视野的机会,特别是能给自己寻回好心情。旅游时你可以尽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追忆华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重温失落已久的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正因如此,所以我每年都要利用教师们特有的寒暑假,挑一、两个风景名胜之地去游览观光,为的是不虚度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和流金岁月!二十多年来,曾经游览过不少名山大川,受益匪浅。今年能有幸和我校教师们一起出游湘西——张家界和凤凰古城。这是我既欣慰又难忘的一次旅行。
张家界
张家界,这个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秘世界,许多年来一直都萦绕在我的梦中,如今终于能亲自来一睹她的芳容。
(一)黄龙洞
我们的第一个景点是黄龙洞。呵!入口处已是人头攒动,长长的队伍像蜿蜒的巨龙缓慢前行。由于天气炎热,游人个个汗流浃背。我趁着人群缓慢移动的空闲,看着洞口两旁的题诗碑文,有的苍劲虬力,有的气宇轩昂,有的行云流水,有的情谊深长。从碑文和诗歌里,我已经感受到了黄龙洞的些许脉搏。
走进溶洞,首先要通过曲折幽深的百米长廊,它是进出此洞的咽喉。长廊的尽头有两道天然石门。一曰幸福门,一曰长寿门。你如果先从哪个门进去,之后就要从另一个门出来,这代表着你的一生会幸福长寿。过了这两道门,就来到了一个美妙神奇的梦幻世界。千奇百怪的石笋,石柱,石帘,石琴,石花,石钟乳等,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们首先到达的是龙舞厅,有6000多平方米,它是黄龙洞里13个厅中最小的一个,厅里有无数根石钟乳,尤其是那对很像人形的钟乳石说,传说是小龙女在此约会。尔后,我们来到了黄龙洞的响水河。
响水河是一条全长800多米的地下阴河,它水深6—12米不等,又叫海底龙宫。来海底龙宫乘船游览是一种绝妙的享受。坐在洁净灵巧的小船上,看着在霓虹灯闪烁下变化无穷的地下阴河时,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梦幻感。船在河里行驶着,沿途的七彩水光,辉映在洞壁上,仿佛使人置身于亦真亦幻的梦境里,领略着海底世界的“龙宫辉煌和奢侈生活”。
过了龙宫,我们来到了“天仙宫”,听到的自然是有关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之类的神话故事。在“天仙宫”有一个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石瀑布,它长约105米,宽96米,落差40米,非常壮观。由于它是呈土黄色的,就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黄土高坡。它是早年洞中丰富的流水在经过漫长岁月的冲刷后所形成。由于现在没有了水,它也就成了一个无生命力的静止石瀑布。与石瀑布相连的是“千丘田”。看上去如波浪起伏,弯弯曲曲,形态逼真。紧接着,一阵哗哗的水流撞击声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原来是一个有着生命力的“天仙水瀑布”。它高24米,水是从27.5米的洞顶上倾泻下来的。随着水的流动,瀑布的动感很强,它虽然没有“黄土高坡”那么壮观,但它的生命力旺盛,是一个成长中的瀑布。
走过这些,就来到了“卧松奇观”。这是一个倒塌了的钟乳石,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倒塌是由于头重脚轻所致。据专家考证,它已经倒塌了12万年。可见,在这里时间的长河流过了多远。
我们顺着阶梯继续前进。看到的是美猴王的“花果山”。天然汝成的猴子、猴孙们的确不少,且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乳石、乳笋的魅力,让人赞不绝口,再配上五光十色的彩灯闪烁,仿佛就像真的一样。但是由于水的干涸,那些猴子们,只能是翘首期盼,望穿秋水。
走过花果山,便是“天仙桥”,它是一座没有钢筋水泥仿赵州桥的建筑,94年建成,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溶洞桥。走过此桥,也就走完了全程的二分之一。
我们顺着阶梯一直往上,就来到了“天堂”,接着就到了顶层的广寒宫。只见婀娜多姿的嫦娥藏在厚厚的云层里,露出微笑,迎接着每一位游人。我们的来到,这寂寞的广寒宫也自然就不寂寞了。离开广寒宫就是从上往下走,顺着一条长长的通道,再经过百米云梯,就离开天庭回到了人间。整个洞里雾气缭绕,若隐若现,还真有些云中漂浮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天宫”之名的来由吧。
再往下,是“浴龙池”,也叫龙宫大厅。它是黄龙洞形成历史最古老,石笋发育最完整的一个大厅,也是洞中最大的一个厅。它的底部面积为15000平方米,洞顶高40米,现有石笋、石柱1705根,1米以上的有516根。最粗的一根底部超过10米,高12米,中间还可容纳15人,这就是龙宫大厅的标志景点——龙宫宝座。由于霓虹灯光的作用,气势辉煌,颇有诱惑力。龙宫大厅最负有盛名的洞穴奇观是“定海神针”。他生长在一个斜坡上,高19.2米,两头粗,中间细,最细的地方大约只有40公分,是黄龙洞最高的一根石笋。据专家推算,黄龙洞的石笋,平均生长速度仅为每年0.1毫米。那么这根定海神针到现在已经有20万岁了,而且如今还在继续生长,估计再过6万年就可以直抵洞顶。我记起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6万年,对它而言,并不算什么,对我们今天的游者来说,那将意味着什么呢?可见它的生长期是多么的漫长而悠久。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已为它投保1亿元。
黄龙洞的石笋,有的像傲立霜雪的青松,有的像待命升空的火箭(导游指着那高高的一根说,它是神州6号,大家会心一笑,它虽然只是一个比喻和想象,但确实很富有诗意)。有的像引颈报晓的雄鸡,有的像调皮嬉戏的猴群,有的真实地上演着千古难逢的离情别恨,有的无声地讲述着凄惨断魂的后宫恩怨,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
那被誉为天上街市的天柱街和密密匝匝,琳琅满目的迷宫,更是陈列了世上所有的奇珍异宝,让人不得不怦然心动,啧啧称奇。如果说黄龙洞丰富的石灰岩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婴儿,那么黄龙洞里,奔流不息的地下河,就是源源不断的乳汁。如果说岁月是一块尽情舒展的画布,那么崖隙间的涓涓细流,就是绘成黄龙洞这幅精彩妙画的神来之笔。是“水”这个孕育万物生灵的圣母,哺育了黄龙洞无尽的千古奇观。
走出黄龙洞,已经是“暮色苍茫看劲松”的时候了。
(二)贺龙公园
第二天,我们一行早早地就来到了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武陵源。在入口处排队进入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尽管我们预先已穿好了雨衣、雨鞋、打着雨伞,但还是湿透了。当我们乘上缆车悠悠而上时,雨又渐渐地小了。放眼望去,空旷的山谷,成了云雾迷漫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白茫茫的云霭雾海之上,露出了青翠的峰顶,宛如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随着那云雾的不断飘动,峰林的影子也不断地时隐时现,时淡时浓,扑朔迷离,神奇飘逸,形成一幅幅无限新奇的山水画。我们就置身在这海市蜃楼、虚无缥缈的仙境中。云,有时离我们很近,有时又离我们很远,有时又把我们包围着。在这雾蔼缭绕之中,假如有谁想采一朵白云,已不再只是梦想。这时的我,早已陶醉在这梦幻的世界里,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张开翅膀,随着云雾,翻滚、升腾、飞扬……。
下了缆车,又乘上了旅游观光的汽车。随着窗外不停变化着的美景,很快就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游览景点——贺龙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3.6米,重9吨的贺龙铜像。雕像旁边还有一匹很乖巧的战马,它那驯服的姿态,就像是在告诉贺老总,您可以随时跨上去驰骋沙场。在这里,游人最忙的一件事就是拍照,我们也不例外,大家还在一起拍了全体合影。
雨不知不觉地停了,云雾渐渐地舒展开来,阳光也侧射过来了。然而,雨后的景观更加迷人。我站在山顶上,展望群峰翠谷,由衷地发出惊叹,这儿的景致,裹括了齐全的景象。它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桂林之秀、武夷之美。是集雄奇、险峻、幽野、神秘、古朴于一身的绝佳之景。它秀美、壮观,无法比拟。那陡直壁立的翡翠石柱,一根根、一排排、一簇簇、一片片。如柱、如鞭、如塔;似人、似禽、似兽;像刀、像剑、像戟。有如晴天惊雷,又如万马长啸,气势磅礴,栩栩如生。如夫妻岩,御笔峰,仙女散花,采药老人等等,一个个真是入神如化。面对这无以伦比的山,无以伦比的美,一切的语言文字,都苍白无力;一切的尘世观点,都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万分惊讶、丰富想象、奇异思索、尽情宣泄、无限追求和无穷享受。只有在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矛盾与统一,什么是伟大与渺小,什么是诗,什么是画,什么是鬼斧神雕的魔力,什么是大自然的哲理。我记得著名人士王鲁湘在纵横中国里说过一段话:“张家界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只有用画家的笔,才能真正展示”。今天,身临其境才算真正领悟了这番话的含义。
(三)天子山
离开贺龙公园,下一个景点是天子山。当我们来到天子山的时候,已经是云开日出,晴空万里。极目眺望那如歌,如潮,如诗,如画的美景,尽收眼底。看着这些经过夏日的雨水冲刷后的山峰秀川,感受到的是晶莹碧透,郁郁葱葱,飞青滴翠,清新凉爽,沁人心脾。看到那阳光照耀下的蓝天白云与这奇山异景浑然一体的和谐美丽时,就不会为来时的狼狈而不快,更不会因皮鞋的漫水而沮丧。反而还会有一丝惬意与庆幸,因为我们看到了她那掀去神秘面纱后的本来面目。
在天子山,还有一个气派的天子庙。这是土家人供奉先秦巴务相——向王天子的神圣地方。史载“廪君世为巴人主,务相开其国,有功于民,故立庙而祝之,但呼向王天子”。天子山因向王天子而得名。山上还曾设有上、中、下,天子庙三座,供奉向王天子及诸佛菩萨,以祈风调雨顺,除祸免灾。千百年来,香火鼎盛,灵验异常,惜历史之沧桑,毁于风雨侵蚀。改革以来,政通人和,四海升平。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贯彻落实,1986年时,深圳市人民政府捐资修建了庙宇楼阁,命名为“天子阁”,2004年武陵源政府批准,恢复为佛教场所,向游人开放。
我平时不信教,也不懂如何敬香,但我登楼为的是看风景。站在这天子阁楼上,江山如画,一览无余。我高高地举起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下它清秀的姿容。
(四)十里画廊
张家界景点很多,十里画廊是画中经典,在游览时可以有两种选择,体能好的可以步行,体质弱的可以坐“有轨电车”。有长期锻炼习惯的我,当然是步行游览。
当我们漫步在这美景如画的长廊里,看到那雄伟的山、青翠的林、缓流的溪、幽深的谷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在3.8亿年前,这里竟是一片汪洋大海。而眼前的十里画廊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它的形成,是因为地壳运动的不断抬升,有了约500米厚的石英砂岩石为基础,在亿万年的历史岁月里,长期的地质裂化、水流切割、风化剥蚀、瀑布陷落、地震撕扯、严冰膨胀、树根挤裂。用雷霆电闪的刀、风霜雨雪的剑,潇潇洒洒地砍削,雕刻,就形成了今天的、这举世无双、空前绝后且不可模仿的精美画卷。在天子山看山,是居高临下,有“腾身转揽九天近,举足回望众山低”的畅快。在这里看山,却有仰视巨峰险、竣、伟,低头观物狭、窄、小的抑郁。因为人在这里,要看到峰顶,就是用仰视的N次方,也是徒劳。这些高贵的大家闺秀们,个个亭亭玉立,趾高气扬,真叫人有一种高不可攀,无法近及的感觉。它们的美,是与生俱来的。你每走一步,每换一个角度,都能体会到不同的美感与灵性。你还能尽其所能地去比拟、去想象、去创造、去思索、去描绘。把它们想象成人物、动物、植物……,总之,只要你敢想,它就能像,这是一个天然的画库,一本精美的百科全书。在这里,不要笔墨颜料,不要高超技能,有现存的色调,预备好的雕塑,只要参与,就不愁没有佳作。我们边走边看,在导游的指点与提示下,仔细观赏着,自由发挥着。如:金鸡报晓、亲密一家、三姐妹谈心,猪八戒背媳妇等,一个个传奇迷离的故事,让人目不暇接,引人入胜。就在我们专心地瞧着、走着时,不经意间便到了终点。
终点的人很多,有上车下车的,来来往往的,更多的则是在溪边嬉戏玩耍的。我们也凑了过去。因为走完十里画廊已是大汗淋漓,能坐下来戏水歇息,是一份十分爽朗的美事。我经过几级大步地连续跳跃,就到了一块凸出水面的石头上,坐在那里看游人戏水,则是另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我看着那些悠闲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玩耍着。他们有的用手戏水,有的用脚探水,有的拍着水面,有的扬起水珠,有的洗脸,有的洗手,有的在岩石中找小鱼,还有的在互相打水仗,嘻嘻哈哈,打闹不停。我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所感染,脱去鞋袜,伸出双手,开始和流淌的溪水亲吻,和飞溅的浪花戏耍。赤脚站在山泉里的卵石上,听着泉水叮咚,犹如是在听一首浪漫曲。清凉与快感也是一种美的体验。那涓涓流水,那珍珠般散落的浪花,晶莹剔透,飞溅如玉。时儿冲击着石头,时儿又舔吮着游人,最后又唱着歌儿流向远方。在这里,你可以忘记所有的不快与繁杂,一切的功名利禄都将远去。你可以什么都想,像诗人、像作家,大发其感。你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像牧童、像村姑,天真顽皮、挑逗一番。我选择了后者,用双手捧起溪水,抛向空中,再用双手去接起它们,撒落的是银珠子,玉点子。捧起的是开心,接住的是快乐。但由于水花四溅打湿了同伴的衣服,她敏感地掀起溪水,向我撒来,我也当仁不让,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就这样一场水仗开始了,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笑声也越来越响,大家你敬我还,玩得特别开心,尽管有些人素不相识,但在玩耍的时候却是那么的友善,那么的和谐,没有年龄界限,也没有贵贱之分,有的只是欢歌笑语,打闹喧嚣。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旅游把大家溶为一体后,充分展示出的活力。
完了,我们还是原路返回,那十里画廊的天然山水画,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五)金鞭溪
游过十里画廊后,又来到了金鞭溪,我们是从四环溪开始的,与其他的游人,相向而行。
金鞭溪全程5.5公里,是张家界的精华。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3点多。山外正是艳阳高照,烈日炎炎的时候,但到这里,就有一股清新的凉气扑面而来,使人觉得舒服极了。随着步步幽深的进入腹地,伴着潺潺的溪水,听着叮咚的泉水声,看着透过高大的原始森林照射进来的色彩斑斓,繁星点点的阳光,仿佛是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里穿行,心情会格外的宁静、平和,再也不会有刚才那种,被伏日似火的阳光撩起的烦躁与不安。而散落在身上的阳光是那么的温柔与和煦。因为有了她的到来,才使得那些珍稀树种,郁郁葱葱,繁衍生息。又因为有了溪水的洒脱流淌,再加上游人的脚步声,就谱写成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歌。
我们漫步在这森林幽谷里,沿溪流而上,清澈的山涧泉水,是一幅绚丽的水彩画,它还是抒情诗,诱人景,醉人酒。金鞭溪,五步一个景,十步一个传说。一朵水花讲述着一个故事,一株绿树记载着一段往事。人都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金鞭溪就天造地设了一眼“长寿泉”,游人来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的喝上一口或带上一瓶。有人说:喝上一口能活到九十九,不管是真是假,起码甘甜清凉的泉水,为游人解渴是再好不过的了。
一路走来,一路风景。有两只乌龟叠在一起的景点,他们望着近在咫尺的金鞭溪,蠢蠢欲动。有惜书如命的秀才们,为了躲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把书藏进了这深山老林的“藏书岩”,以备日后之用。有“紫草潭”绿水清清,鱼翔浅底的透彻。还有那十个大汉“咳”的一声,把一块几吨重的巨石,放在了溪上,搭成了今天人们通行的小桥。在桥上,扶着铁链,数着金鞭鱼,是难得的悠闲。还有那“千里相会”叙说了一对真情恋人,从千里以外来张家界相会的感人故事。更具特色的是“重欢树”他们原来是一棵树,后来因闹了点别扭,就分开了,也许是太寂寞了的缘故吧,又合二为一,重归于好,且现在还生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曾经有群日本游客,在这里久久不愿离去,并提议和日本的一株树结为姊妹。“跳鱼潭”是这里的一个奇观,传说每到山洪暴发,鱼儿就会烦躁不安自己跳上来,人们可以在岸上捡鱼,最多的一次,捡到过54斤,不过最大的一条,已变成石头日夜守护着跳鱼潭。
金鞭溪的水,清澈晶莹,以至于深水也看成了浅水。我们一行人在走了很长一段路后,导游建议大家在溪流边休息一会儿,于是都纷纷去溪边戏水。有个小朋友以为水不深,就去淌水,没想到一脚踩下去,水就没到了颈部,当大人们回过神来时,小孩却是有惊无险。大家在一片笑声中,拉起小孩,尔后换上了一位男士的T恤衫。导游告诉大家,这里的水,有的其实很深,千万要注意安全。
走金鞭溪,还有一条“摩足健身道”,光滑的鹅卵石铺就的健身长廊,会帮助你按摩脚底穴位,增进血液循环。那平衡木,小石磴,元宝铜钱之类,会增加你的想象力,提升你的兴趣感,忘却一路的辛苦与疲劳。因我平时很注意锻炼自己的平衡度,所以走在上面是轻松自如,胜似闲庭信步。
我们是一路走来,瞧来,嬉戏玩水的品来。当我们走过这长长的金鞭溪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溪边泛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雾,虚无飘渺,非常迷人。正因为有了这些难得的景观,所以就更加增添了金鞭溪迷人的色彩,也越发叫人流连忘返。
(六)黄石寨
黄石寨位于张家界风景区的核心景区,平均海拔1100米,游览黄石寨,四周都是景点,它千姿百态,雄伟壮丽。气象万千的大峰林尽收眼底,被称之为“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因而就有了“不到黄石寨,枉到张家界”的美誉。
我们为了能提前去猛洞河漂流就起了个大早,公园一开门就早早地入园了,为了节省时间,还放弃了爬山的机会,改乘缆车。没想到,乘缆车排队可费时间,上千人的长龙,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当我们站在黄石寨山顶时,已经是10点多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这原始森林里,看着高大而茂密的各种珍奇树种,吸取着清新的空气,还欣赏着各种野生药材。才淡忘了那等车时的烦躁与不安,取而代之的是爽朗与欢快。尤其是繁茂的野生猕猴桃,使我们兴奋不已,满树满藤的野生猕猴桃,真叫人垂涎欲滴,好想摘下几个来解解渴,可惜它还没有到成熟的季节,即使成熟了,我们也只能是“望梅止渴”,保护景区的一草一木是每个游人的义务。
在黄石寨,我们游览了“天书宝匣”。相传汉朝留候张良,帮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将师傅黄石公公(黄石寨因此而得名)放置在这绝壁之上,不曾想兵书被盗,空留下这半遮半掩的匣子。“摘星台”是黄石寨上最高的观景台,海拔1180米,传说每逢星光灿烂的夜晚,在这里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站在上面我想起了李白《夜宿山寺》中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还有那“夫妻岩”的故事,展示了张家界大峰林竟然如此风情万种,钟灵毓秀的石峰还这般儿女情长。“五指峰”则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六奇阁”以山奇、水奇、云奇、石奇、树奇、珍禽异兽奇而命名。它巍然矗立在黄石寨顶上,站在顶层观看风景,有如是在品尝一桌风景大餐,你可以尽情地去细嚼慢咽,去打量温文尔雅的定海神针,品味桀骜不驯的南天一柱,还可以放眼眺望那无穷无尽的绿色海洋……
离开六奇阁,我们就分成两路下山,一路是体质弱点的人和小孩们,坐缆车(缆车下山只要3分钟),一路则是身强力壮的步行返回,并约好在入口处集合。我和其他三位选择的是步行。我们是在一步三回头的依恋不舍中离开黄石寨的。沿着蜿蜒曲折、由青石板铺就的阶梯,顺山而下,此举的目的主要是想体验徒步穿林的感觉。出来游山观景,要的是体验,总是坐电梯、乘缆车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现在都市人们什么都求快、求速,却忽略了历练与感受。今天的我们,就是想回归自然,体验生活。的确,打着赤脚在青石板上行走,尤其是在这原始大森林里,跳跃式的前进,真是别有一番情调。尽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那种清凉与美妙,没到黄石寨是无法体验到的。我们边走边看,还一路拍照留影,从山上到山下,有3878级台阶,徒步只用了30分钟的时间。当我们来到约定地点时,还不见乘缆车人的踪影,没想到,原来我们的速度是如此之快。
当我们结束了黄石寨的游览后,回头望去,千年金龟,恋恋不舍;迷人的黄石寨美景,永驻心田。
我们于12点钟离开张家界,尽管天气炎热,但在旅游空调车里,还是很舒服的。顺便我们还乘车游览了张家界的市容与远景,最吸引我们的是:“天门山”,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屏障和天然雕塑,屹立在小城之南和澧水河一道构成张家界市标志性景点。它是一座海拔1518米的台形孤山,四周绝壁千仞,高不可攀,中间一个天然石洞訇然中开,有如一快明镜高悬在空中,看到它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桂林的象鼻山和月亮山。不过比它们雄伟壮观得多。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12月由国际航空联合会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联合主办的’99张家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就在这里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特技大师,身跨银燕,勇敢地实现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山洞的壮举。
之后,汽车载我们驶出小城,美丽的张家界市也就离我们而远去,但张家界天然的山水画和丰盛的风景套餐,将永远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第一篇
湘 西 行 节选---韵味张家界
珍妮
2005年8月1日完稿
人!飞越三关,跨不过岁月的滔滔长河;梦觅秦川,寻不回青春的片片流失。只有善待自己,寻个好心情才是最大的幸福!
我爱旅游,因为旅游能给人释放空间、回归的享受和开阔视野的机会,特别是能给自己寻回好心情。旅游时你可以尽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追忆华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重温失落已久的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正因如此,所以我每年都要利用教师们特有的寒暑假,挑一、两个风景名胜之地去游览观光,为的是不虚度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和流金岁月!二十多年来,曾经游览过不少名山大川,受益匪浅。今年能有幸和我校教师们一起出游湘西——张家界和凤凰古城。这是我既欣慰又难忘的一次旅行。
张家界
张家界,这个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秘世界,许多年来一直都萦绕在我的梦中,如今终于能亲自来一睹她的芳容。
(一)黄龙洞
我们的第一个景点是黄龙洞。呵!入口处已是人头攒动,长长的队伍像蜿蜒的巨龙缓慢前行。由于天气炎热,游人个个汗流浃背。我趁着人群缓慢移动的空闲,看着洞口两旁的题诗碑文,有的苍劲虬力,有的气宇轩昂,有的行云流水,有的情谊深长。从碑文和诗歌里,我已经感受到了黄龙洞的些许脉搏。
走进溶洞,首先要通过曲折幽深的百米长廊,它是进出此洞的咽喉。长廊的尽头有两道天然石门。一曰幸福门,一曰长寿门。你如果先从哪个门进去,之后就要从另一个门出来,这代表着你的一生会幸福长寿。过了这两道门,就来到了一个美妙神奇的梦幻世界。千奇百怪的石笋,石柱,石帘,石琴,石花,石钟乳等,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们首先到达的是龙舞厅,有6000多平方米,它是黄龙洞里13个厅中最小的一个,厅里有无数根石钟乳,尤其是那对很像人形的钟乳石说,传说是小龙女在此约会。尔后,我们来到了黄龙洞的响水河。
响水河是一条全长800多米的地下阴河,它水深6—12米不等,又叫海底龙宫。来海底龙宫乘船游览是一种绝妙的享受。坐在洁净灵巧的小船上,看着在霓虹灯闪烁下变化无穷的地下阴河时,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梦幻感。船在河里行驶着,沿途的七彩水光,辉映在洞壁上,仿佛使人置身于亦真亦幻的梦境里,领略着海底世界的“龙宫辉煌和奢侈生活”。
过了龙宫,我们来到了“天仙宫”,听到的自然是有关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之类的神话故事。在“天仙宫”有一个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石瀑布,它长约105米,宽96米,落差40米,非常壮观。由于它是呈土黄色的,就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黄土高坡。它是早年洞中丰富的流水在经过漫长岁月的冲刷后所形成。由于现在没有了水,它也就成了一个无生命力的静止石瀑布。与石瀑布相连的是“千丘田”。看上去如波浪起伏,弯弯曲曲,形态逼真。紧接着,一阵哗哗的水流撞击声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原来是一个有着生命力的“天仙水瀑布”。它高24米,水是从27.5米的洞顶上倾泻下来的。随着水的流动,瀑布的动感很强,它虽然没有“黄土高坡”那么壮观,但它的生命力旺盛,是一个成长中的瀑布。
走过这些,就来到了“卧松奇观”。这是一个倒塌了的钟乳石,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倒塌是由于头重脚轻所致。据专家考证,它已经倒塌了12万年。可见,在这里时间的长河流过了多远。
我们顺着阶梯继续前进。看到的是美猴王的“花果山”。天然汝成的猴子、猴孙们的确不少,且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乳石、乳笋的魅力,让人赞不绝口,再配上五光十色的彩灯闪烁,仿佛就像真的一样。但是由于水的干涸,那些猴子们,只能是翘首期盼,望穿秋水。
走过花果山,便是“天仙桥”,它是一座没有钢筋水泥仿赵州桥的建筑,94年建成,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溶洞桥。走过此桥,也就走完了全程的二分之一。
我们顺着阶梯一直往上,就来到了“天堂”,接着就到了顶层的广寒宫。只见婀娜多姿的嫦娥藏在厚厚的云层里,露出微笑,迎接着每一位游人。我们的来到,这寂寞的广寒宫也自然就不寂寞了。离开广寒宫就是从上往下走,顺着一条长长的通道,再经过百米云梯,就离开天庭回到了人间。整个洞里雾气缭绕,若隐若现,还真有些云中漂浮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天宫”之名的来由吧。
再往下,是“浴龙池”,也叫龙宫大厅。它是黄龙洞形成历史最古老,石笋发育最完整的一个大厅,也是洞中最大的一个厅。它的底部面积为15000平方米,洞顶高40米,现有石笋、石柱1705根,1米以上的有516根。最粗的一根底部超过10米,高12米,中间还可容纳15人,这就是龙宫大厅的标志景点——龙宫宝座。由于霓虹灯光的作用,气势辉煌,颇有诱惑力。龙宫大厅最负有盛名的洞穴奇观是“定海神针”。他生长在一个斜坡上,高19.2米,两头粗,中间细,最细的地方大约只有40公分,是黄龙洞最高的一根石笋。据专家推算,黄龙洞的石笋,平均生长速度仅为每年0.1毫米。那么这根定海神针到现在已经有20万岁了,而且如今还在继续生长,估计再过6万年就可以直抵洞顶。我记起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6万年,对它而言,并不算什么,对我们今天的游者来说,那将意味着什么呢?可见它的生长期是多么的漫长而悠久。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已为它投保1亿元。
黄龙洞的石笋,有的像傲立霜雪的青松,有的像待命升空的火箭(导游指着那高高的一根说,它是神州6号,大家会心一笑,它虽然只是一个比喻和想象,但确实很富有诗意)。有的像引颈报晓的雄鸡,有的像调皮嬉戏的猴群,有的真实地上演着千古难逢的离情别恨,有的无声地讲述着凄惨断魂的后宫恩怨,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
那被誉为天上街市的天柱街和密密匝匝,琳琅满目的迷宫,更是陈列了世上所有的奇珍异宝,让人不得不怦然心动,啧啧称奇。如果说黄龙洞丰富的石灰岩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婴儿,那么黄龙洞里,奔流不息的地下河,就是源源不断的乳汁。如果说岁月是一块尽情舒展的画布,那么崖隙间的涓涓细流,就是绘成黄龙洞这幅精彩妙画的神来之笔。是“水”这个孕育万物生灵的圣母,哺育了黄龙洞无尽的千古奇观。
走出黄龙洞,已经是“暮色苍茫看劲松”的时候了。
(二)贺龙公园
第二天,我们一行早早地就来到了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武陵源。在入口处排队进入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尽管我们预先已穿好了雨衣、雨鞋、打着雨伞,但还是湿透了。当我们乘上缆车悠悠而上时,雨又渐渐地小了。放眼望去,空旷的山谷,成了云雾迷漫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白茫茫的云霭雾海之上,露出了青翠的峰顶,宛如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随着那云雾的不断飘动,峰林的影子也不断地时隐时现,时淡时浓,扑朔迷离,神奇飘逸,形成一幅幅无限新奇的山水画。我们就置身在这海市蜃楼、虚无缥缈的仙境中。云,有时离我们很近,有时又离我们很远,有时又把我们包围着。在这雾蔼缭绕之中,假如有谁想采一朵白云,已不再只是梦想。这时的我,早已陶醉在这梦幻的世界里,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张开翅膀,随着云雾,翻滚、升腾、飞扬……。
下了缆车,又乘上了旅游观光的汽车。随着窗外不停变化着的美景,很快就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游览景点——贺龙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3.6米,重9吨的贺龙铜像。雕像旁边还有一匹很乖巧的战马,它那驯服的姿态,就像是在告诉贺老总,您可以随时跨上去驰骋沙场。在这里,游人最忙的一件事就是拍照,我们也不例外,大家还在一起拍了全体合影。
雨不知不觉地停了,云雾渐渐地舒展开来,阳光也侧射过来了。然而,雨后的景观更加迷人。我站在山顶上,展望群峰翠谷,由衷地发出惊叹,这儿的景致,裹括了齐全的景象。它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桂林之秀、武夷之美。是集雄奇、险峻、幽野、神秘、古朴于一身的绝佳之景。它秀美、壮观,无法比拟。那陡直壁立的翡翠石柱,一根根、一排排、一簇簇、一片片。如柱、如鞭、如塔;似人、似禽、似兽;像刀、像剑、像戟。有如晴天惊雷,又如万马长啸,气势磅礴,栩栩如生。如夫妻岩,御笔峰,仙女散花,采药老人等等,一个个真是入神如化。面对这无以伦比的山,无以伦比的美,一切的语言文字,都苍白无力;一切的尘世观点,都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万分惊讶、丰富想象、奇异思索、尽情宣泄、无限追求和无穷享受。只有在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矛盾与统一,什么是伟大与渺小,什么是诗,什么是画,什么是鬼斧神雕的魔力,什么是大自然的哲理。我记得著名人士王鲁湘在纵横中国里说过一段话:“张家界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只有用画家的笔,才能真正展示”。今天,身临其境才算真正领悟了这番话的含义。
(三)天子山
离开贺龙公园,下一个景点是天子山。当我们来到天子山的时候,已经是云开日出,晴空万里。极目眺望那如歌,如潮,如诗,如画的美景,尽收眼底。看着这些经过夏日的雨水冲刷后的山峰秀川,感受到的是晶莹碧透,郁郁葱葱,飞青滴翠,清新凉爽,沁人心脾。看到那阳光照耀下的蓝天白云与这奇山异景浑然一体的和谐美丽时,就不会为来时的狼狈而不快,更不会因皮鞋的漫水而沮丧。反而还会有一丝惬意与庆幸,因为我们看到了她那掀去神秘面纱后的本来面目。
在天子山,还有一个气派的天子庙。这是土家人供奉先秦巴务相——向王天子的神圣地方。史载“廪君世为巴人主,务相开其国,有功于民,故立庙而祝之,但呼向王天子”。天子山因向王天子而得名。山上还曾设有上、中、下,天子庙三座,供奉向王天子及诸佛菩萨,以祈风调雨顺,除祸免灾。千百年来,香火鼎盛,灵验异常,惜历史之沧桑,毁于风雨侵蚀。改革以来,政通人和,四海升平。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贯彻落实,1986年时,深圳市人民政府捐资修建了庙宇楼阁,命名为“天子阁”,2004年武陵源政府批准,恢复为佛教场所,向游人开放。
我平时不信教,也不懂如何敬香,但我登楼为的是看风景。站在这天子阁楼上,江山如画,一览无余。我高高地举起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下它清秀的姿容。
(四)十里画廊
张家界景点很多,十里画廊是画中经典,在游览时可以有两种选择,体能好的可以步行,体质弱的可以坐“有轨电车”。有长期锻炼习惯的我,当然是步行游览。
当我们漫步在这美景如画的长廊里,看到那雄伟的山、青翠的林、缓流的溪、幽深的谷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在3.8亿年前,这里竟是一片汪洋大海。而眼前的十里画廊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它的形成,是因为地壳运动的不断抬升,有了约500米厚的石英砂岩石为基础,在亿万年的历史岁月里,长期的地质裂化、水流切割、风化剥蚀、瀑布陷落、地震撕扯、严冰膨胀、树根挤裂。用雷霆电闪的刀、风霜雨雪的剑,潇潇洒洒地砍削,雕刻,就形成了今天的、这举世无双、空前绝后且不可模仿的精美画卷。在天子山看山,是居高临下,有“腾身转揽九天近,举足回望众山低”的畅快。在这里看山,却有仰视巨峰险、竣、伟,低头观物狭、窄、小的抑郁。因为人在这里,要看到峰顶,就是用仰视的N次方,也是徒劳。这些高贵的大家闺秀们,个个亭亭玉立,趾高气扬,真叫人有一种高不可攀,无法近及的感觉。它们的美,是与生俱来的。你每走一步,每换一个角度,都能体会到不同的美感与灵性。你还能尽其所能地去比拟、去想象、去创造、去思索、去描绘。把它们想象成人物、动物、植物……,总之,只要你敢想,它就能像,这是一个天然的画库,一本精美的百科全书。在这里,不要笔墨颜料,不要高超技能,有现存的色调,预备好的雕塑,只要参与,就不愁没有佳作。我们边走边看,在导游的指点与提示下,仔细观赏着,自由发挥着。如:金鸡报晓、亲密一家、三姐妹谈心,猪八戒背媳妇等,一个个传奇迷离的故事,让人目不暇接,引人入胜。就在我们专心地瞧着、走着时,不经意间便到了终点。
终点的人很多,有上车下车的,来来往往的,更多的则是在溪边嬉戏玩耍的。我们也凑了过去。因为走完十里画廊已是大汗淋漓,能坐下来戏水歇息,是一份十分爽朗的美事。我经过几级大步地连续跳跃,就到了一块凸出水面的石头上,坐在那里看游人戏水,则是另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我看着那些悠闲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玩耍着。他们有的用手戏水,有的用脚探水,有的拍着水面,有的扬起水珠,有的洗脸,有的洗手,有的在岩石中找小鱼,还有的在互相打水仗,嘻嘻哈哈,打闹不停。我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所感染,脱去鞋袜,伸出双手,开始和流淌的溪水亲吻,和飞溅的浪花戏耍。赤脚站在山泉里的卵石上,听着泉水叮咚,犹如是在听一首浪漫曲。清凉与快感也是一种美的体验。那涓涓流水,那珍珠般散落的浪花,晶莹剔透,飞溅如玉。时儿冲击着石头,时儿又舔吮着游人,最后又唱着歌儿流向远方。在这里,你可以忘记所有的不快与繁杂,一切的功名利禄都将远去。你可以什么都想,像诗人、像作家,大发其感。你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像牧童、像村姑,天真顽皮、挑逗一番。我选择了后者,用双手捧起溪水,抛向空中,再用双手去接起它们,撒落的是银珠子,玉点子。捧起的是开心,接住的是快乐。但由于水花四溅打湿了同伴的衣服,她敏感地掀起溪水,向我撒来,我也当仁不让,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就这样一场水仗开始了,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笑声也越来越响,大家你敬我还,玩得特别开心,尽管有些人素不相识,但在玩耍的时候却是那么的友善,那么的和谐,没有年龄界限,也没有贵贱之分,有的只是欢歌笑语,打闹喧嚣。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旅游把大家溶为一体后,充分展示出的活力。
完了,我们还是原路返回,那十里画廊的天然山水画,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五)金鞭溪
游过十里画廊后,又来到了金鞭溪,我们是从四环溪开始的,与其他的游人,相向而行。
金鞭溪全程5.5公里,是张家界的精华。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3点多。山外正是艳阳高照,烈日炎炎的时候,但到这里,就有一股清新的凉气扑面而来,使人觉得舒服极了。随着步步幽深的进入腹地,伴着潺潺的溪水,听着叮咚的泉水声,看着透过高大的原始森林照射进来的色彩斑斓,繁星点点的阳光,仿佛是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里穿行,心情会格外的宁静、平和,再也不会有刚才那种,被伏日似火的阳光撩起的烦躁与不安。而散落在身上的阳光是那么的温柔与和煦。因为有了她的到来,才使得那些珍稀树种,郁郁葱葱,繁衍生息。又因为有了溪水的洒脱流淌,再加上游人的脚步声,就谱写成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歌。
我们漫步在这森林幽谷里,沿溪流而上,清澈的山涧泉水,是一幅绚丽的水彩画,它还是抒情诗,诱人景,醉人酒。金鞭溪,五步一个景,十步一个传说。一朵水花讲述着一个故事,一株绿树记载着一段往事。人都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金鞭溪就天造地设了一眼“长寿泉”,游人来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的喝上一口或带上一瓶。有人说:喝上一口能活到九十九,不管是真是假,起码甘甜清凉的泉水,为游人解渴是再好不过的了。
一路走来,一路风景。有两只乌龟叠在一起的景点,他们望着近在咫尺的金鞭溪,蠢蠢欲动。有惜书如命的秀才们,为了躲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把书藏进了这深山老林的“藏书岩”,以备日后之用。有“紫草潭”绿水清清,鱼翔浅底的透彻。还有那十个大汉“咳”的一声,把一块几吨重的巨石,放在了溪上,搭成了今天人们通行的小桥。在桥上,扶着铁链,数着金鞭鱼,是难得的悠闲。还有那“千里相会”叙说了一对真情恋人,从千里以外来张家界相会的感人故事。更具特色的是“重欢树”他们原来是一棵树,后来因闹了点别扭,就分开了,也许是太寂寞了的缘故吧,又合二为一,重归于好,且现在还生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曾经有群日本游客,在这里久久不愿离去,并提议和日本的一株树结为姊妹。“跳鱼潭”是这里的一个奇观,传说每到山洪暴发,鱼儿就会烦躁不安自己跳上来,人们可以在岸上捡鱼,最多的一次,捡到过54斤,不过最大的一条,已变成石头日夜守护着跳鱼潭。
金鞭溪的水,清澈晶莹,以至于深水也看成了浅水。我们一行人在走了很长一段路后,导游建议大家在溪流边休息一会儿,于是都纷纷去溪边戏水。有个小朋友以为水不深,就去淌水,没想到一脚踩下去,水就没到了颈部,当大人们回过神来时,小孩却是有惊无险。大家在一片笑声中,拉起小孩,尔后换上了一位男士的T恤衫。导游告诉大家,这里的水,有的其实很深,千万要注意安全。
走金鞭溪,还有一条“摩足健身道”,光滑的鹅卵石铺就的健身长廊,会帮助你按摩脚底穴位,增进血液循环。那平衡木,小石磴,元宝铜钱之类,会增加你的想象力,提升你的兴趣感,忘却一路的辛苦与疲劳。因我平时很注意锻炼自己的平衡度,所以走在上面是轻松自如,胜似闲庭信步。
我们是一路走来,瞧来,嬉戏玩水的品来。当我们走过这长长的金鞭溪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溪边泛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雾,虚无飘渺,非常迷人。正因为有了这些难得的景观,所以就更加增添了金鞭溪迷人的色彩,也越发叫人流连忘返。
(六)黄石寨
黄石寨位于张家界风景区的核心景区,平均海拔1100米,游览黄石寨,四周都是景点,它千姿百态,雄伟壮丽。气象万千的大峰林尽收眼底,被称之为“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因而就有了“不到黄石寨,枉到张家界”的美誉。
我们为了能提前去猛洞河漂流就起了个大早,公园一开门就早早地入园了,为了节省时间,还放弃了爬山的机会,改乘缆车。没想到,乘缆车排队可费时间,上千人的长龙,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当我们站在黄石寨山顶时,已经是10点多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这原始森林里,看着高大而茂密的各种珍奇树种,吸取着清新的空气,还欣赏着各种野生药材。才淡忘了那等车时的烦躁与不安,取而代之的是爽朗与欢快。尤其是繁茂的野生猕猴桃,使我们兴奋不已,满树满藤的野生猕猴桃,真叫人垂涎欲滴,好想摘下几个来解解渴,可惜它还没有到成熟的季节,即使成熟了,我们也只能是“望梅止渴”,保护景区的一草一木是每个游人的义务。
在黄石寨,我们游览了“天书宝匣”。相传汉朝留候张良,帮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将师傅黄石公公(黄石寨因此而得名)放置在这绝壁之上,不曾想兵书被盗,空留下这半遮半掩的匣子。“摘星台”是黄石寨上最高的观景台,海拔1180米,传说每逢星光灿烂的夜晚,在这里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站在上面我想起了李白《夜宿山寺》中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还有那“夫妻岩”的故事,展示了张家界大峰林竟然如此风情万种,钟灵毓秀的石峰还这般儿女情长。“五指峰”则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六奇阁”以山奇、水奇、云奇、石奇、树奇、珍禽异兽奇而命名。它巍然矗立在黄石寨顶上,站在顶层观看风景,有如是在品尝一桌风景大餐,你可以尽情地去细嚼慢咽,去打量温文尔雅的定海神针,品味桀骜不驯的南天一柱,还可以放眼眺望那无穷无尽的绿色海洋……
离开六奇阁,我们就分成两路下山,一路是体质弱点的人和小孩们,坐缆车(缆车下山只要3分钟),一路则是身强力壮的步行返回,并约好在入口处集合。我和其他三位选择的是步行。我们是在一步三回头的依恋不舍中离开黄石寨的。沿着蜿蜒曲折、由青石板铺就的阶梯,顺山而下,此举的目的主要是想体验徒步穿林的感觉。出来游山观景,要的是体验,总是坐电梯、乘缆车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现在都市人们什么都求快、求速,却忽略了历练与感受。今天的我们,就是想回归自然,体验生活。的确,打着赤脚在青石板上行走,尤其是在这原始大森林里,跳跃式的前进,真是别有一番情调。尽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那种清凉与美妙,没到黄石寨是无法体验到的。我们边走边看,还一路拍照留影,从山上到山下,有3878级台阶,徒步只用了30分钟的时间。当我们来到约定地点时,还不见乘缆车人的踪影,没想到,原来我们的速度是如此之快。
当我们结束了黄石寨的游览后,回头望去,千年金龟,恋恋不舍;迷人的黄石寨美景,永驻心田。
我们于12点钟离开张家界,尽管天气炎热,但在旅游空调车里,还是很舒服的。顺便我们还乘车游览了张家界的市容与远景,最吸引我们的是:“天门山”,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屏障和天然雕塑,屹立在小城之南和澧水河一道构成张家界市标志性景点。它是一座海拔1518米的台形孤山,四周绝壁千仞,高不可攀,中间一个天然石洞訇然中开,有如一快明镜高悬在空中,看到它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桂林的象鼻山和月亮山。不过比它们雄伟壮观得多。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12月由国际航空联合会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联合主办的’99张家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就在这里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特技大师,身跨银燕,勇敢地实现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山洞的壮举。
之后,汽车载我们驶出小城,美丽的张家界市也就离我们而远去,但张家界天然的山水画和丰盛的风景套餐,将永远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