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乡里乡气——老班子说(云想衣裳)

发表于 : 周三 12月 09, 2009 11:38 pm
云想衣裳

































乡 里 乡 气
—老班子说......

文:云想衣裳 编:清风


(下)

大年三十的上午,我们一家四人要赶到南湖去吃中饭----除了大弟两口子在深圳,在岳阳的小弟只有三天假昨天也赶了回来,过年了理当‘常回家看看’,不说人是否能到齐,但只要有可能,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心思:要赶到父母身边去过年。老班子是如此说的做的,新班子也是这样继承传统,毋庸置疑。 我们起晚了一点,但幸运的是,刚好来到公路边,就碰到了一个十几年未见的朋友开车去南湖,好像是我们叫的专车,没有一分钟的耽误,即刻启程。但车子发动半天还不见前进,怎么啦?我们仔细一瞧,原来前面一条狗大行其道挡在了路中间,按喇叭也不理睬。儿子来了脾气,猛地推门而下,“你真是狗胆包天(他的又一经典语录)呢!”然后弯腰做了个捡石头的假动作,“汪!汪!”两声后,‘好狗不拦大路’了。 其实,在我们乡里‘好狗’‘野狗’都不是一种晦气的表现,老班子有一说:猫来穷,狗来福,麻雀来了上瓦屋,意思是家里来了狗,是来了福气来了财气的意思,人们一般都不会去赶它走,而来了猫子则不同,那就会用尽‘十八般武艺’来轰走它,免得带来了晦气。许多老班子的传说是我们现代人所不理解的,但只要还有长辈懂得,那就多多少少要受点影响的----且不论它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一大家人围在圆桌边吃年饭,老班子又来了。老爸说:“杨岳,你吃饭要用手端着碗撒。”‘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余的小孩,甚至包括我,都无形中坐正了身姿,规规矩矩地端着碗吃饭了。 不一会,只听老爸又在说:“宋思维,你的脚不要踏在姐姐的凳子上。” “哦,搞么子咯,不现话得(不要紧的意思)?”侄子年纪还小,不踏着姐姐坐的凳子,他夹不到菜。 “不现话得呢!”老爸有点生气的味道了,“老班子说的,你会踩掉她的衣食茶饭呢。”我从小听多了这句话,也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是踩住了被踩人的一生运气,使他的富贵财气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并且,我们姐弟三人从小就受过老爸的家训:一个人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要佝腰偻背,也不能趾高气扬,吃饭时不能跷二郎腿,要收拢四肢,不占及左右。 此际,受得家规‘压制’的宋思维于是端着饭碗只顾低头去吃饭了,但很快就吃得打嗝了,看样子他这餐饭都嗝得吃不下去了。见此情景,老爸提高了声音说:“宋思维,你昨天干什么去了?!” “我昨天冒干什么啊,就在屋里放花炮啊。” “花炮是怎样放的呢?”老爸盯着他的眼睛继续发问。 “花炮啊?我放在地上,一点燃,它就‘嘭’的一下飞到天上去了啊。”思维的意思还表达不很清楚,可是从他和爷爷对上话以后,就再也不打嗝了。 老爸说,这是他从老班子那里学来的一个妙招,但至于有什么根据,也说不上一个所以然来。我所记得的是,当老爸问我话时,必须和他四目相对,问话的过程中我可以想象一条溪水从山涧流淌下来,一泻千里,问的什么话其实是个幌子,但神奇的是,问了我几个驴唇不对马嘴的问题后,我真的就不打嗝了。这个方法老爸对我们从小用到大,屡试不爽,但至今为止,也找不到一个科学的解释。 还有一个无法解释的事,就是老爸这个老班子的‘九龙水’。彼时如果有人在饭桌上卡了鱼刺,老爸会去厨房舀半碗水(就是一般的井水,不是茶),然后用一根食指在水面上左三圈右三圈地划几下,口中念念有词后,再端出来给卡了鱼刺的人喝下,如果不出意外,十有八九鱼刺就下去了。现在我们到了外面,偶尔卡了鱼刺,老爸不在身边,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它下咽。 看来这个老班子,还真是神通广大呢。
同时我也发现乡村里应用的一些土办法,确实是老班子的优良传统,绝不是以讹传讹的空穴来风,那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实践的经验积累,或者是增广贤文三字经,幼学琼林道德经等等遗传下来的民风民俗,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财富,更是现在的年轻人用尽聪明才智也学不到手的。像老爸承袭下来的生活小窍门,以及传统理念对社会的认知和感知,也是他无形的学历,我们这些晚辈有心学习,却无法深悟其道。 当年饭吃得接近尾声时,儿子被外面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吸引,碗里的饭还没有扒干净,就准备放下碗筷出去放花炮了。“杨岳,把饭吃干净了再去玩喔。你是哥哥,看维维姣姣都向你学习呢。”老爸说话轻言软语,却比我的‘河东狮吼’管用多了。 “您不是养了猪啊鸡啊狗吗?给它们吃不就行了?”儿子嘴巴已经采取了行动,但还是要说出心中的疑惑。 “给猪狗吃是一回事,你剩饭是另外一回事。”老爸和颜悦色地解释,“老班子说,浪费粮食是要遭天谴的.....” “哦,你们这里的老班子就真的多哪。”儿子眼皮都没抬,一筷子把碗里的饭扒得精光,“老班子,我吃了饭就玩花炮,可以不咯?” “可以啊!但是,你不能把筷子搁在饭碗上,要放到桌面上。”老爸素性‘倚老卖老’了。 什么是老班子?我看咱老爸就是一个典型的老班子!他上识天文下知地理,外做农工里通珠联,摸得花鼓做得小生,简直就是一个活菩萨,一个老古董了!


文 学 风 欢 迎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