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我的大学(五)——身藏图书 馆藏人(木儿稀)
发表于 : 周六 3月 27, 2010 11:39 pm
由 云想衣裳
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与书籍为伴的人,总是前途无量的!没事到图书馆消磨一天,倒是一举两得啊!
我的大学(五)——身藏图书 馆藏人(木儿稀)
发表于 : 周五 7月 09, 2010 9:47 pm
由 木儿稀
我的大学(五)
身藏图书 馆藏人(文/木儿稀)
编辑:云想衣裳
无论在榆中校区还是在本部,最喜欢的建筑都是图书馆!榆中图书馆大气、豪迈,而本部图书馆含蓄、内敛。在我潜意识里,前者就像是初入大学的学子,怀着一腔的激情与傲慢,高高耸立,有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有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后者则更像一名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朴实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深厚的学术积淀,就连那浅浅的笑容,也渗透着学者特有的深邃与淡泊! 榆中馆在2005年十月份正式向师生开放,那会我正是大一新生,对于从没进过这等图书馆的我来说,这是一份上天的恩赐,我自当顶礼膜拜。已不记得第一次进图书馆是什么心情,只记得那会有点胆怯,或许是怕进去之后迷了路,这也像是冒险吧;也不记得从何时起喜欢上了图书馆,只记得那会有点空闲,就会跑去里边坐会儿看会儿,这可算是消遣吧! 关于图书馆的记忆虽然零零星星,可偏偏就像雪花,谁也无法否认那一幕幕雪落的瞬间,究竟是何等的美丽!当皑皑白雪盖满了心里的喜悦,便有了孩提时的的冲动与梦想,身影窜过,一窝窝零零碎碎的脚印,积攒了一年年雪地里曾有的幸福、曾有的忧伤。顺着那深深浅浅的印,你摸得清我消失的方向,却找不到我孤独的背影,时而驻足,时而徘徊,终有一刻,我的脚印消失在大街上,人群中间那个瘦弱的身影,踩过路人的足迹,匆匆忙忙!只是他没有忘记,那一片片从天空里来的花儿,经历了风中的摇曳与离殇,最终依靠在大地,一起守望着他的青葱岁月!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书 毋庸置疑,在图书馆这个大舞台上浩浩泱泱的书籍就是演员,我们则是观众,我们的存在是它们价值与使命的体现,仅此而已。 时常埋身于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中间,方知这世间的学问有多少,方知自己肚里的学识又有多少。面对书籍琳琅满目,却不知从何读起,恨不得将这个书库搬回宿舍,用书垒床,用书作枕,用书支桌,用书搭椅,整天趴在书海里阅尽天下文章!在那一时,我感慨人类的伟大,感慨世界的繁华;在那一时,我感叹自己的渺小,感叹自己的无能。我迷醉了自己,在书海中徜徉,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好似站在巨人的肩上,静观天下,而隐于凡世的背后,养精蓄锐!同时我也迷失了自己,那么多的书,如要让我抓阄式的选择的话,拿到其中一本的概率相当于中五百万彩票的概率,而我要做的是抉择,只是那时的抉择就像是老虎吃天无处下抓,哦,错了,我现在还不是老虎,只能说是老鼠吃地无处下口吧,那就跑到哪就从哪钻进大地喽! 图书馆是一个能让人产生动力的地方,因为置身其中,你必须得奋力“游泳”,才能不在书海中沉没;同时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滋生自卑的地方,因为在那里你总会感受到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缺陷,总会责问自己以前怎么不多读点书呢。但自责归自责,人性的懒惰让我无可奈何,腹中学问的积累速度远不及社会新知识的产生速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会在这个社会中沉没,或许待到天命之年,我将对空长叹: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莘莘学子本清高,青春飞扬唯我骄。跌入书海方恨少,有涯无涯腹中晓!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占座 一、占座好像是每所高校都具有的风景,并不是兰大独有的特征。二、占座是为了上自习,是为了朋友情义。有此两条磐石般的理由作支撑,占座有理,即使反对声声声四起,然而占座急急急不停! 我的占座史不长,一是我不想让占座成为自己的负担,二是我更愿意把排队的时间移做它用,比如睡觉或者早读,三是我习惯了随遇而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另谋去处便是。但在考试这战争面前,所有的同学都纷纷涌进教室或图书馆装甲载弹,上自习找座位就像是大片初映一票难求。在此压力之下,每个期末的最后一月清晨起的分外早,仅仅是为了占座,也只有在情景之中,我才能深刻理解“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只是我一直心存疑问:那些晚起的鸟儿呢,是否都已饿死? 图书馆每天早晨六点五十开门,从六点多开始便有人在门口排队,尤其是到了期末,这时间点更是提前到五点半甚至五点,到开门时,这条长龙几近百米。开门的瞬间,一个个如离弦之箭冲向自习室,场面蔚为壮观,就像大坝泄洪,江水倾巢涌下,顿时轰轰然天地齐鸣。只是他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且被挤在队伍中间不能极尽全力,外加跑道不甚平坦,否则我一定能挖出其中深藏的博尔特。 说起早起占座,我不能不记下我的三位同窗军哥、梦郎、土爷,好像大三整整一年,都是他们仨在为我们的座位而破梦奔波,在此先表谢意!早晨宿舍楼门于六点半开,如若此时再去排队占座,哪还有黄金座位让我们坐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活人哪会被尿憋死,他们仨自有对策。二楼公用水房和厕所外窗是没有防护条的,因此可以在绳索的帮助下安全落地。军哥每天早晨五点多背着数十斤的背包先行抵达图书馆门口,用一摞《时事政治》替人排队,位置始终在前三,而他本人却爬翠英山锻炼身体去了。等六点半我们支援部队赶到时,他已爬山归来,正好与我们“井冈山会师”,然后协同作战。后来BBS上有人发帖为兰大的占座精英们排名,军哥很荣幸排名第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清风 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我们的生活可是日日夜夜均一色,除了上课就是上自习。每逢傍晚,餐前饭后,借着休息大脑的理由,我们几个便齐聚图书馆门口高台上,坐着、笑着。望远山沐浴落日余晖,任心情伴随飒爽清风。 傍晚的和风吹来的不仅仅是休闲的我们,还有捧书浅读的学子,还有激情飞驻的轮滑和滑板仔,还有甜言蜜语的情侣,还有携手半生的老人,都尽情的享受着这一份滋润与惬意。那一会,心情的畅快与甜美只有清风能晓,只觉得生活原来也能如此美丽和谐。 有时我也会抱着一两本书在夜幕下潜心苦读,只是这苦的有点虚伪。捧着书摇头晃脑,六神无主,不知在想些什么,眼睛在书上一遍遍扫过,但白忙一场,脚下十米长的彩砖路,来来回回踩了一遍又一遍,但结果是我仍在原地踏步。我清楚那时的读书也只是为了安慰焦躁的心,考试在即,充分利用时间复习书本是原则,但我习惯了一心二用,这等美丽的仲夏之夜我不能不好好享受!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杂志 我家乡有句方言“哈西蕃的牦牛只认一个圈”,大一的我也就像是这哈西蕃的牦牛,每天大清早跑到图书馆,去抢那一个专属于我的座位,而后便是整整半天甚至一天的书本生活,不过这些书本里最多的还是杂志,专业书籍只是摆设、只是安慰罢了,时常被冷落在桌角上,那封面上写满了孤独。那一年,图书馆用她宽厚的心包容了我的失落与颓废,也放纵了我学习成绩一点点下滑的脚步,到学期末时高数吃力的冒出水面,勉强在60的底线上活了下来。这归功于我的放任自流,让逃课成了那一年的非主流,图书馆则是最真实的见证,如果能把那一年的图书馆监控录像调出来,我相信我在那里边出现的很多时间正好和我们的课程时间相冲突! 我的非主流只是那一特定时段里的情绪负面化状态,但最终会成为背影。大二的我把主要的精力投向了课程学习,那会课业繁重,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而又碌碌无为,这一年被我冷落了不再是专业书籍,而是杂志!就是这一年,我习惯了在教室里上晚自习,因此只有在周末的时候在图书馆里看看杂志上上网。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望 对图书馆的审视,最喜欢的角度还是望。 远远的,只见它庄严的身影镶嵌在萃英山的怀抱中,略显深邃与傲慢!伟岸的雄姿彰显摄人的震撼,安详的面容流露慈亲的博爱。独有的魅力总让人对其产生敬畏,也因此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学子都知道正装出入、言语文明、高声不语!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识宝库,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传递给我们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渊博的学识,谦逊的品质,庄重的形象! 静静的,坐在窗户边上,清风一缕一缕掀起额前的头发,放下手中的钢笔,迎风望去,天蓝、云淡。回神执笔,只想积这一时的勤奋去充实一生的智慧皮囊,大好年华,不忍枉费这段易逝的青春光景。此时此刻,学习也是一种享受,用心体会学习的乐趣,用心揣摩知识的真谛,用心聆听图书馆谆谆教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这一切成为记忆,我将还会选择望。明天,后天,在遥远的他乡,我守望这一席醉人的天地,守望那窗户里定格的年华! 08年夏末,我们搬离榆中,在校车经过图书馆旁时,我习惯性的扭头遥望,目光中饱含着不舍与敬意,即将离去,何时又见你的身影?唯有一颗心,让我清醒——感激你带给我的一切一切! 现在,时时站在阳台上,望着本部图书馆的背影,朴实无华的外表,却丝丝散发着摄人心魂的气质与魅力!每到整点,便传来图书馆的钟声,那声音浑厚苍劲,似乎时时在提醒着她的孩子们——乾坤未定,君当矢志经国济世;韶华易损,吾须奋力自强不息!
文学风网站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