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第十一回 战非典“全民动员” 抓机遇,辛卫得财(高山流

发表于 : 周日 8月 08, 2010 8:48 pm
高山流水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 script:window.open(this.src);>
第十一回

战非典“全民动员”
抓机遇,辛卫得财

作者.高山流水/编辑.琴心

春耕与县城三村几乎无关,大量的土地被卖给非农业户建了三间两层的小院。年前的工业路建设又自东向西占了120米宽,2000米长的菜地(约1200亩)。县政府的补助到不了菜农的手,才有了正月十五游行的那一幕。往年时令鲜菜上市,一小把三五根的香菜、大青菜也能卖五角钱,女人小孩提了蓝子、挖些野菜沿街叫卖,一天下来十来块总是有的,全家人也吃喝不愁。没了菜地,断了财路,村民中那些穷家越发地无法混下去,三村便有一帮人从村民中凑钱上访。先是县里,后是市里,再后是省上。只是撼不动县政府的无钱,各级政府说了,却无从解决。村民们又凑了钱,推了四个老汉踏上了上访的路,这次他们要到中央向国家要个说法。偏这时非典严重了起来,党中央国务院动员会社会的力量,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要打一场针对这场人间瘟疫的人民战争,严格控制流动人口。出于恐惧,各地、各单位、各村、各户、各个人、人人自保,竟至六亲不认。一位记者在《我的“非典”歧视与恐惧之旅》中这样描述旅途:穿过口罩的海洋,过层层关卡都要测体温,最多一天竟被强制测了十五遍。老汉们受尽白眼,不屈不挠地到了北京,一位受了风寒,发烧达到39摄氏度,一下火车便被电子测温装置查出,送往小汤山,其余便被集中收容观察了十天,终了是伤风感冒,老汉们终于没事地出来了,递了反映信给信访局。被告知非常时刻应该立刻返回原籍,打电话叫仁寿县政府接人。县政府来了人,当着国务院信访局,政府来人拍了胸膊,答应回去解决问题,老汉们觉得中央重视,地方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又亏了政府来人管吃管喝,买了返程的车票便一同回了。县政府派了专车把四位老汉接下了火车,不送回家却直送到收容站让隔离了,通知家人说要隔离观察十天,每人得交二百元生活费和伍拾元住宿费。要众人凑,竟只湊了四百元,老汉们这才傻了眼,其中一个后悔地说:“谁以后再为集体的事上访日他娘!”自此,上访便作了鸟兽散。


辛卫有个出了五符的表妹叫严淑利,长的秀丽、大方,高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年后回来了,抱着一名小男孩。村中人没听说过结婚,便传出是当了二奶的,开年后在村中盖了四间三层别墅式的建筑,用了城里高标准装修。辛卫三月初趁着下乡见了,问起婚姻,淑利却说:“城市里谁要我们,农村里我们找谁?”辛卫劝着:“为了孩子,你也该有个家呀!”淑利不屑:“有家能怎么样?我现在吃喝不愁,钱任意花,这娃他想要给钱我还不愿意呢?我要他名正言顺地娶了我。”辛卫没了话说。淑利却说:“辛卫哥,现在有一个发财的机会,不知你舍得开当官的面子?”辛卫忙说:“面子值多少钱?你说,哥看行不行。”淑利便把广东防治非典的严重情况说给辛卫。辛卫不解,问:“全民动员,可有啥生意?”淑利说:“哥是灵人么,瘟疫来了,防治的药物就值了钱,听说那边一袋板蓝根都卖到十三块了,咱这儿才两块钱。”辛卫这才恍然大悟,辞了淑利,辛卫也不回单位,直奔了医院,找着妻子杨巧云,便取了钱,开着车到各医院大量套买了板蓝根,六千余袋,让兄弟押了专车运往广东,深圳那边已涨至每袋十八元,一趟下来净挣了八万多块。接着是中药的甘草、茵陈、柴胡及消毒液、喷雾器,也都是五至十倍的利润,又好销得很,不到一月,兄弟二人竟也赚了四十多万。























文 学 风 欢 迎 你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