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当夜壶(夕阳少年)
发表于 : 周日 6月 20, 2010 6:16 pm
由 云想衣裳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积德点,是可以福荫子孙的。我相信,作恶多端必自毙,老天是有眼的!
欣赏夕阳少年的大作,祝愿大哥好人一生平安!
RE:当夜壶(夕阳少年)
发表于 : 周日 6月 20, 2010 6:28 pm
由 云想衣裳
故事大王来了!
悲欢离合,皆是百般况味,戏说逗唱,看尽人生沧桑,
希望看到少年大哥更多的民间故事呈上文学风的大舞台!
RE:当夜壶(夕阳少年)
发表于 : 周日 6月 20, 2010 6:49 pm
由 夕阳少年
谢谢 大才女衣裳,大编辑!给我编辑了故事......
RE:当夜壶(夕阳少年)
发表于 : 周日 6月 20, 2010 11:03 pm
由 愚民
劝人为善,功莫大焉。
RE:当夜壶(夕阳少年)
发表于 : 周一 6月 21, 2010 12:44 pm
由 云想衣裳
自己对这个编辑很满意,楼主还请收藏为好。
RE:当夜壶(夕阳少年)
发表于 : 周一 6月 21, 2010 10:33 pm
由 鬼哥
一休师傅来了?
当夜壶(夕阳少年)
发表于 : 周一 8月 30, 2010 11:09 am
由 夕阳少年
当夜壶
作者:夕阳少年/编辑:云想衣裳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自古以来,世上除了有男女之别,还有好、坏、穷、富、善、恶之分。穷人、多数吃苦受累,心好命苦。富人,多数是贪财霸道、好吃懒做、欺软怕硬的。不过、屎壳郎白脖,也有好样的。个别的穷人也有好吃懒做的,不走正道、手头不干净的小人。富人中也有那为人正派,勤俭持家,劳动致富,心地善良的人。 在下闲余无事,给大家讲一个民间故事《当夜壶》别只听名字里边有深刻的意义、供大家欣赏: 冀中平原有个小村子叫苦水井。这村是三交界,人称三不管。盗贼流寇多,地面上不安生。土地沙白,收成不厚,富的少、穷的多。大多数靠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讨饭过日子,又叫苦人村,苦人村的穷人有多苦,有首民歌能说差不多: 穷人苦、穷人苦, 一天喝顿糠糊糊! 全家人穿一条裤, 老少瘦的皮包骨! 苦人村有家首户——是个有名的大善人,叫 满洛仓。满洛仓也真富、家大业大、骡马成群,金银满箱,粮食满仓,古玩字画却有不少稀世珍宝,家七十余口,五世同堂,住在一座青砖瓦舍、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里。朱漆大门,銹刻着几代不变颜色的红字对联“上联是:耕读传家久、下联是勤俭继世长”。横批是:“厂居安宅。” 有人说;人家读书明理,勤俭持家、劳动致富。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是富。人们问他有多少田产呢?谁也说不清,给他家种地的人们说,就是备上一匹马、猛抽一鞭子,从日出到日落也跑不出地界!(显然有点夸张)满洛仓、有钱不财迷,可怜受苦人。四邻八舍 三乡五里的人,大事小情,登门求借,只要开口,满洛仓没有不答应的。从不空回。 有这么一年,有个卖桃木梳子的人,还会看风水观阴阳宅子的“南蛮子”,人们都说这人能上观天文测风雨、下能看地五尺有宝藏,偏偏遇上霍乱病,躺在满洛仓门前眼看就不行了。 满洛仓知道这个“南蛮子”有文化,是能人,见死不救是小人、满洛仓把他收留在家中。他不光一日三餐供茶饭,还请医买药替他看病。后来病好了、人走了、事却传开了。不仅这样、满洛仓还经常修桥补路、捐巨款、盖义学。全村少年一律免费念书、在他的支持下、这村子出了不少文人才子,科考得中的也都是清官。人们给他送了一块金匾“乐善好施”满善人 ,就成了满洛仓的大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年久旱不雨、到了七月七这天夜里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一个霹雳竟引起一把天火、火借风势,全家人拼命扑打,火就是不灭!一夜之间、全部家产化为灰烬,因为这一年天旱无雨、田里没有收成。一家老小随乡亲们外出讨饭去了 。家中就剩下满洛仓一人守着没烧完的半间无门无窗的破仓房屋里,和别人一样、靠挖草根、啃树皮过灾荒。俗话说;人不该死、总有救的。 话说这一日、有个外地人从门前路过,问街人:“这不是满善人家吗?他本是豪门大户,为何落得这般光景?”当有人告诉这个过路人是失了天火一家人四散,只剩满洛仓一人看守残院。这个陌生人听到后、来到满洛仓住的破屋门前,对他说:“洛仓、你家中地下有宝、为何不卖?” 洛仓说:“这位老弟取笑了,你看我都落到这般田地、还有何宝可卖呀?”来人行至猪圈边用手一指底下说:“这里五尺之下就有一件宝贝、可以刨出来、拿到城里东街二当铺,至少也当它上千两银子、快去。”说罢转身走了,洛仓拿了镐走到猪圈旁就刨、刨出一物、取出一看、哭笑不得,那人所指的宝贝,原来是他家三代用过不下百年的古夜壶。上边的碎纹密如网,拿重了就碎了、撂重了就烂了。里面的尿咯喳少说也有二指厚!这算什么宝贝?叫人看了还不笑掉大门牙?可又一想、听说祖父经商从定州窑买来不少器皿,说不定老年古物,也许有些价值。就按那位过路说的、到城里当铺里试试吧。 闲话少说,第二天、洛仓用破包袱裹着那个圆骨碌的东西进了城,找到二当铺把尿壶往柜台上一放,低声问:“掌柜的、你看这玩意儿能当多少钱?”伙计喊来二掌柜一看,大吃一惊地说:“这可是件古物。”洛仓一看、这正是昨天去他家的那个过路人。仔细一看有好似十年前那个“南蛮子”。还没等问、二掌柜又说:“论价值、当铺买不起!当太少了、又说不过理去,就给你一千两黄金吧。”洛仓一听、心中大喜,嘴里忙说:“就依二掌柜。”说话间、开了当票、取了金子、转身刚要出门,只听二掌柜说道:“先生慢走,将来你有了钱快来赎当,东西我给你保存起来。” 满洛仓走后,二掌柜叫来四个伙计、让他们把夜壶先用绵纸包了一层又用青缎子包了一层、再包了一层白缎子 最后用黄缎子包了一层,命伙计拿到三楼,小心不得碰坏。 满洛仓有了这千两黄金,他本身就是治家能手,先买骡马农具,再盖房修院,找回四散逃亡的家人,借着秋墒好,第二年麦子大丰收,大囤满小囤流,时来运转,连续三年大丰收,满洛仓又富了起来。 村里的人也陆续回来了。都说:“真是啊、龙生龙凤生凤、什么人什么命不怪人家洛仓富、失了天火、有宝贝、转眼又发了......” 城里二当铺平时由二掌柜经营。有时一年半载、大掌柜和东家就来查一次当铺,这年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老掌柜来查铺。他从一楼看到二楼、从二楼查到三楼、看到一层比一层的货值钱,不断夸赞二掌柜是个内行、当掌柜看到一个用黄缎子包裹的像金印一般的东西时、上面标明价值黄金千两、高兴地说:“二掌柜、莫非有人偷了皇帝 的玉玺?不然怎么这么值钱?打开快打开、让我也长长见识。” 伙计们轻手轻脚地揭开包皮、老掌柜凑到眼前看个仔细,当三层缎子一层绵纸一揭开、一股臊气直扑门面、呛得他鼻子眼泪一齐流了出来!他退了三步喘过气来,定眼一看、原来是个破尿壶。满脸发怒大声喊道:“快、快给我扔出去!这是什么宝贝、竟然给千两黄金?给我摔掉!伙计们一见老东家发了火、不敢不听、抄起来哗啦一声、摔了个粉碎。逼着二掌柜催货主赶快来赎当、快把千两黄金收回来。 满洛仓接到叫他赎当的信后,带足千两黄金就来了。本想感谢人家周济重振家业之恩,一进门、二掌柜就说:“黄金你拿来了,宝贝你可取不走了!东家给你摔了,这回怎么赔,就看你啦。”转身叫伙计请来老东家说明满善人是个大财主,来取传家宝、你看怎么办?老东家一听是个大财主,莫非真是件宝贝?忙陪笑说道:“对不起、一时不慎、把东西给您碰坏了、赔个新的吧?”满洛仓一听、把脸一沉说:“新买的俺不要、俺家的尿憋子出自皇家烧瓷的定州古窑,它还能在夜间自来自去、懂得人意、谁想解手,它扭打扭打进了屋蹦蹦跳跳上了炕,钻进被窝、人用完了就自去了......这样的宝贝世上无双,是俺三代的传家之宝。”老东家听了后悔莫及,任人要价,认赔就是了。 洛仓说:“我也不恶你,当一个值一千、赔一个就给三千两黄金吧?你把当票收回、你看可好。”老东家无奈把当铺全部折卖出去、还清了金子、也报了股、准备拉家口去讨饭。 满洛仓说:“看在二掌柜的份上,这三千两黄金我不要,叫他还给你经营这个当铺、但用人先信人。三千两黄金算我入个股。不过今后要与人为善无灾无难、谁来当家产?逢人有难、为人方便自己方便、落魄文人莫要小看”老掌柜感激地说:“我高利盘剥、不识真货、这座当铺蒙你救活、你为东家我和二掌柜齐心协力,一定办好。 有一天、一个身穿破烂衣服的青年,但眉清目秀、气宇不凡、一看便是读书人、手捧一块方砚、肘夹一卷古画、来到当铺、要当一千两银子、为母亲治病、老掌柜说:“这都是旧砚残画、当不了那么多钱,若是卖掉我给你五百两银。”书生无奈、把宁可不吃不穿保存下来的古砚古画卖给了当铺。 洛仓有事进城、老掌柜报恩地说:“善人你看这唐寅山水、唐代端砚我才用了五百两银子就给您收下了,足可赚回两万、算我知恩图报您吧”满善人本是书香门第、一看便知这是人家的传家宝,怎好乘人之危巧夺他人之宝呢、遂派人把画和砚送到京城、在琉璃厂卖回了两万两黄金、亲自送还原主黄金八千两。这一家有了钱、治好了母亲得病,正直大比之年有了盘缠、进京赶考一举得了头名状元。 人们说:“这满善人救人一命、送人一状元,功德无量。此事流传甚广,有口皆碑,作为劝人为善的故事流传在民间。
【好了、就到这里、就到这里吧!】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