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荆棘鸟
帖子: 1250
注册时间: 周四 11月 26, 2009 4:06 pm

RE: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帖子 荆棘鸟 »

虽然我学经济却不知道罗斯切尔德,但我认真读了烟花伯的读书笔记,理论部分虽然还是没完全懂,但是故事部分我基本读懂了.这部分唯一没懂的是那些人怎么能那么轻信,凭他一个眼神就狂抛公债,让罗斯切尔德坐收渔翁之利呢?这比"回眸一笑百媚生"更具杀伤力啊!烟花老师不要生气我胡说乱比.
云想衣裳
帖子: 5724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5, 2009 9:06 am

RE: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帖子 云想衣裳 »

佩服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执着精神,晚辈要向您学习这种积极乐观,迎难而上的人生态度啊——
莺莺
帖子: 4
注册时间: 周一 2月 15, 2010 10:06 pm

RE: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帖子 莺莺 »

Quote引用ID编号为22320,称呼为云想衣裳于2010-04-20 15:18:35发表的 :佩服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执着精神,晚辈要向您学习..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货币战争已经出了第二部,两部我都看过了.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总之对帝国主义的警惕性不能放松就是了.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挑战西方价值体系的威胁消除了,那么下一个最大的潜在威胁就来自中国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被天下第一强国美国和天下第一军事联盟北约天天惦记着绝不是好玩的.无论是五角大楼里的鹰派还是国际银行家,都是希望拿下中国的.既然这些声音能在国内发出(国内对媒体的监管还是很得力的),说明领导层对此是有警觉,而且有人赞同这些观点.至于这他们是不是决策层核心,就不是我们平常百姓能知道的了.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相信党和政府的智慧了,虽然我们不是直选的民主系统,但是无论是什么体系,一个政体的领导都不会刻意让国家走上错误道路的.所以直选与否,国家领导层在此问题上和人民大众是在同一条船上的.我们可以信任政府的初衷,至于具体技术上的操作,我还是相信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的智慧的.具体个人行为上,现在可做的也不多,除了投资多样之外,就是要小心地产泡沫了.如果能得到国际大投资银行(高盛,摩根等)的资金流向,就更好了(不要太在意他们怎么说,那些都可能是烟幕,重要的是看他们把钱放在哪里).正如普京07/08时所说,冷战远没有结束.最后用两个毛主席语录结束吧:“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干部中一切不经过自己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侥幸取胜的心理,必须扫除干净。”

少言来信:
清风
帖子: 4701
注册时间: 周六 7月 26, 2008 3:06 am

RE: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帖子 清风 »

西方强国对中国仍然虎视眈眈,战争对于中国的威胁仿佛成为过去,但来自于经济的侵蚀,我觉得不可掉以轻心,中国的许多金融企业,目前已有被他们控股,其目的何在,国人当理智而慎重考虑!欣赏叔叔的佳作与爱国精神,我们诸晚辈向您学习!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曦曦 21:19:02
经济战争是持久战,国人要提高警惕。想出决策,预防外国侵略者。
珍妮
帖子: 2048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19, 2009 11:06 am

RE: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帖子 珍妮 »

我是学财会的,金融书籍也看过一些,炒股略知一点,对于操盘手来说,一个眼神足也,而眼神不是谁都可以使的,背后的文章太深太神,只有功课做好了的人,才可以胸有成竹,坐收渔利!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罗氏家族-《货币战争》读书笔记(一)(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货币战争》的读书笔记






作者.比烟花寂寞/编辑.琴心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了《炮轰周小川》,对他提出的观点没有把握,故而向诸多网友请教。先后收到曲天舒、贺祖琪、李铮铮、何一民、邱基国等同志来信,指点我怎样学习国际货币知识。对我很有帮助。
曲天舒发来电子书《货币战争》。贺祖琪也向我推荐这本书。我仔细阅读,作了笔记。虽然我对货币金融一窍不通,学习比较吃力,也终于知晓了一个大概。
我愿意将这本书介绍给大家。不过它比较长,而且非常专业,不了解货币金融的网友,不知道会不会有很大兴趣,耐心地把它读完。
为此,我尽自己所能写出读书笔记,向网友推荐这本书。由于自己对货币金融了解十分浮浅,可能有不当之处,请网友指正。也当作一种学习交流。

作者宋鸿兵在这本书里回答了如下问题:
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谁控制着美国的货币发行权?
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谁是这个世界真正的统治者?
为什么房地产贷款增加越快,你手中的人民币就越不值钱?
为什么美国的国债和MBS 是在给中国人民“打白条”?
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声东击西?
谁在“妖魔化”黄金? ……等诸多问题。

战争已经开始,虽然看不见硝烟!

看看金融垄断银行家梅耶.罗斯切尔德是怎么说的吧:
“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政府与银行家之间的斗争是非常尖锐的。看看美国几位总统是怎么说的:
3 届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如果美国让私人银行控制货币发行,他们通过通货膨胀和紧缩,来剥夺财产,直到他们一天醒来,已失去了他们的家园……”
7 届总统安德鲁.杰克逊说:“银行想要杀了我,但我将杀死银行”
16 届总统林肯说:“金钱统治人民,财富积聚到少数人手里,我国将被摧毁,我对国家焦虑胜过以往,甚至是在战争之中也是如此。”

格林斯潘1966年说:“没有金本位,将无法来保护储蓄不被通胀所吞噬, 这就是统计学家激烈反对黄金的秘密。赤字财政就是没收财富的阴谋,而黄金它充当着财产权的保护者。抓住这一核心,就不难理解有人对金本位的恶意诽谤了。”

书中述说了中国经济在发展后说到金融战。
金融对外资开放,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美国的所有航母开到中国临近海域。
因为军事攻击最多摧毁建筑消灭人体,中国疆域广阔,常规战争不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命脉的彻底损伤。而金融战争 的残酷性,则是一个巨大挑战。一旦遭到金融战打击,会迅即造成局势动荡,由“外患”引发“内乱”。
历史和现实同样严峻:苏联的解体、卢布的贬值;亚洲金融风暴、“四小龙”一蹶不振。谁是幕后真正推手?谁能被暗算?
这不能不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防御能力担忧,进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担忧。
中华文明善良隐忍,中国反复表达的“和平发展”的理念,能够抵御 “新罗马帝国”的金融入侵么?
中国是否具有专业人才储备,足以防范金融攻击呢?如果遭受金融攻击,中国“海龟”中,会出现钱学森和邓稼先这样的国家栋梁么?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长保尔森抵京,进行“战略性经济对话”。
这一“长期挑战”,是否包括可能的“金融大战”呢?
《货币战争》一书的目的,就在于将世界18世纪以来的重大金融事件背后的黑手曝光出来,回放、观察、体会、对比、总结这些人的战略目的和惯用手法,从而预测他们未来对中国打击的主攻方向,以及探讨中国的反制之道。
战争已经开始,虽然看不见硝烟!

第一章 罗斯切尔德家族–欧洲唯一的强权
梅耶.罗斯切尔德说:
“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本章导读
搞金融的,如果没有听说过“罗斯切尔德”这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物理系的学生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 但它对中国民乃至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所谓“大道无形”,罗斯切尔德家族对世界的影响力之巨大,而其知名度却如此之低,其隐身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罗斯切尔德家族在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漩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金融帝国。

1. 拿破仑的滑铁卢与罗斯切尔德的凯旋门
内森是老罗斯切尔德的老三,也是五兄弟中最具胆识的一个。1798 年被父亲派到英国开拓罗斯切尔德家族的银行业务。到1815 年,他已成为伦敦首屈一指的银行寡头。他的大哥、二哥、四弟、五弟分别在欧洲主要城市主管银行。罗斯切尔德家族所构成的银行体系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银行集团。

此时五兄弟正密切地注视着1815 年的欧洲战况。
这次战争的胜负,将决定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主人,还是英国主导欧洲大国。
早在战前,罗斯切尔德家族就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网。其情报的准确度和传递速度,远远超过了任何官方信息网络。
   1815 年6 月18 日,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拿破仑和威灵顿的生死决斗,也是投资者的巨大赌博,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紧张至极,人们都等待着滑铁卢战役的战果。英国败了其公债将跌进深渊;胜了,将冲上云霄。
  傍晚,拿破仑的败局已定,一个快信传递员,立刻快马奔向布鲁塞尔,渡过海峡。次日清晨与等候在那里的内森.罗斯切尔德会面。内森浏览了战报标题,然后策马直奔伦敦股票交易所。
内森坐在“罗斯切尔德”宝座上,面无表情。交易大厅停止了喧嚣,人们凝视着他的眼神。内森递了一个眼色,大家立即冲向交易台,数十万美元英国公债猛然抛向市场, 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
有人惊叫“罗斯切尔德知道了!”,“威灵顿战败了!”。 抛售终于变成了恐慌。 
  几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已成为一片垃圾,票面价值仅剩下5%。
内森的眼神再次闪动一下,交易员立即扑向交易台,买进市场上能见到的每一张英国公债。
6 月21 日晚11 点,拿破仑大败的消息才传到伦敦! 比内森的情报晚了整整一天!而内森在这一天里,狂赚了20 倍,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战争所得财富的总和!
内森成为英国zf最大的债权人,从而主导了英国公债发行,控制了英格兰银行。
内森毫说:“我不在乎什么样的傀儡被放在王位上…..谁控制着货币,谁就控制大英帝国,而控制英国货币的就是我!”

2. 罗斯切尔德起家的时代背景
在这一节里作者述说了银行产生的背景和国家货币的由来。
银行券就是储户存放在金匠那里保管的金币的收据。由于携带不便,大家用收据进行交易,然后再从金匠那里兑换相应的金币。时间久了,人们觉得没必要到金匠那里存取金币,后来收据逐渐成了货币。聪明的金匠银行家们发现取金币的人很少,他们就悄悄地增发收据,并收取利息,当借债的人还清欠款,金匠银行们销毁借据,好象一切都没发生过,但利息却是装进了他们自己的钱袋。金匠银行的收据流通越广,利润就越大。而英格兰银行超过其它银行。国家认可的银行券就是国家货币。
1694年(原书没有写明是那月)27日,英王威廉一世颁发皇家特许执照,第一个现代银行诞生了。

有了新的金融工具,英国zf 的赤字直线上升。更妙的是,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 结果国债永远不断增加,而利息全旧银行家所有,利息则由人民的税收来负担!

若有人胆敢挡了私有国家银行财路,刺杀几个国王或
总统的风险,是值得冒一下。
(摘编自《货币战争》第一章1、2)
(看《货币战争》可在百度里搜索)
(待续)














文学风感谢您的支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