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琼玥)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莽原
帖子: 79
注册时间: 周四 3月 24, 2011 11:36 am

RE: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琼玥)

帖子 莽原 »

读过琼玥的诗和小说,想不到琼玥的散文也这样清新秀丽。散文顺序写来便于读者跟随作者一起游玩“尼格”,“至贾沙乡路口,蜿蜒而上,渐行渐窄。走了不到10公里,水泥路面变成了土路,于是颠簸了起来……”简单的几笔就让读者感受到了去尼格一路艰辛的动感,作者对尼格有着怎样的情结“我的尼格情结,打在尼格的老树上,泡在尼格的温情里,飘在尼格的空气中了……”读罢此文,我想,读者肯定有一往尼格游玩的决心,这就是此文的魅力所在!谢谢琼玥的好文。
珍妮
帖子: 2048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19, 2009 11:06 am

RE: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琼玥)

帖子 珍妮 »

忘情在山水间,舒服在温泉里,开怀在歌舞时,留恋在尼格醉意中,好!
箫剑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周四 4月 07, 2011 12:36 am

RE: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琼玥)

帖子 箫剑 »

琼玥,你的美文拜读了!握手!你是云南人吗?我在云南红河州工作了几年,那里已经成了我第二故乡了。个旧离我工作的地方仅2小时的车程。可惜我去个旧几次,都没有去尼格。尼格在你的笔下既然如此令人神往,我下次去了,一定不会错过尼格的。
琼玥
帖子: 13
注册时间: 周一 4月 04, 2011 10:06 am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琼玥)

帖子 琼玥 »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文/琼玥***编/叶的奉献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久已听说尼格温泉,乃国家指定的28所定点疗养机构之一,心向往之已久。三月十二日,有幸得到个旧市工人疗养院的邀请,与州市两级作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会员一起到尼格温泉采风,于是欣然前往。中午一点,一车人从个旧城出发,沿个(个旧)元(元阳)公路而下,至贾沙乡路口,蜿蜒而上,渐行渐窄。走了不到10公里,水泥路面变成了土路,于是颠簸了起来。好不容易爬上了山,车子掉头向南,又一路而下。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车子在亚热带丛林中穿梭,我忘了颠得摇摇晃晃的身体,目光透过车窗,望着不断明暗变化的山色,无比地心旷神怡。
到了半山腰,眼前猛然一亮,木棉红硕的花朵满山红遍,诚如舒婷笔下那英勇的火炬那沉重的叹息,我惊呆了。其实木棉在我的讲台所在的地方一样存在,但却没有这样地多,而今次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舒婷诗歌中的是因了那种意境。思绪还没有从木棉身上回来,又见到了满树的玉荷花,蓝白相间,冰清玉洁,煞是可爱。于是还没到温泉,眼睛就先饱餐了一顿。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下午五点左右到了尼格温泉,同行之人穿过温泉总台,拾阶而上,我还没找到房间就见到了游泳池。 一池蓝色的水,清泠泠的着实可爱,俯下身子用手一摸,温热恰如人体的温度,不会游泳的我也受不了这种诱惑,于是就有了一种想跳下去的念头。
同行二十五人住进了三幢楼,俩俩相约,我竟放空,得独处一室。我隔壁的王、朱两位老师,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游泳裤,投入到温泉温热的怀抱里了。
当天晚上温泉的领导班子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我本不认识几个人,但经过一阵天南海北的神侃,作家们和摄影家们很快便已熟识,于是知道同行之人竟是我岁数最小,于是王莉便把“二十八岁的小伙”挂在了嘴上,于是我成了“第三梯队”的后备军。
饭后一群人都进了温泉的水疗馆,我虽不会游泳,但也躺在喷水的按摩床上舒舒服服地享受了一回。
躺在温泉蓝色的温热的湿滑的带有淡淡的硫磺味的怀里,使人很快就忘却了满身的疲惫和都市的燥热喧嚣。闭上眼睛静静地躺着,耳边只听得到哗哗的水响,肌肤与水的亲密接触,一股舒服从头到脚,浸透全身的每一个毛孔。似乎这二十八年来身上的尘垢,在那一刹那被荡涤得一干二净了。心静如芷水,变得无限地宽广了起来。如果不时间已太晚,我真的不愿从水里出来,就这样躺一夜也许更好。
次日早,州市两级作家、摄影家的“‘春之约’尼格温泉笔会”顺利召开,大家决意用十二分的心意去写温泉、摄温泉、泡温泉、歌温泉、舞温泉。以此来表达心里对温泉的无限喜爱。
会后到尼格村采风,尼格的妇女代表自告奋勇为我们导游,于是一行人在这阳春三月的晨光里到山上踏青,一起畅游龙岔河。走进尼格,仿若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外桃园,空气是那样地清新而湿润,眼球不停地在山间的红红绿绿上跳跃,心情豁然开朗。走进尼格,走进土地的怀抱,一如原始的回归,心灵的净化,一缕城市所不能有的泥土气息,溪水气息,纯朴的山民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无比地惬意,脚步也就变得分外地轻快了。
尼格的印象,最扎眼的是那两堵老墙,斑斑驳驳的墙上,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着两幅巨画,一幅是毛主席的画像,一幅是马恩列斯的画像。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我惊叹在这山旮旯里的尼格村,竟会有如此巧夺天工的巨制,后才听诸位老师讲,此乃四十多年前,红河州一知名画家所为。可惜仓促间竟没能记得住艺术前辈的姓名,至引为憾事。
牛羊猫狗成了摄影家们的宠物,按动快门的瞬间定格成一幅幅图画,装在镜框里的山山水水倾诉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每个人的嘴角都在往上,咧开成一张张笑脸。
穿过尼格村,沿山路而上,就见到了龙岔河,一条弯弯曲曲的河,在山间蜿蜒流淌,河两边的梯田高高低低,满山都是。我们的向导告诉我们,这里的人家家都种稻谷,除自给外尚有剩余,于是我不禁对这条河肃然起敬,于是我不由自主地走上了建水县在龙岔河上修的那座小石桥,坐下身子,用心去触摸它的沧桑。然后又从桥上走下来,下到龙岔河的怀抱,让龙岔河的水,从我的手指脚缝间轻轻流过,再去感受这条养育着两岸人民的母亲河的美。
晚间,与莫独、成晓如、王莉、赵德怀、万乔书等诸位老师在温泉的林间小道上散步,光线虽然渐渐地暗了下来,但略带醉意的人们都不愿回到那闭塞的房间里,我们就这样一直走,在苏铁、桫椤摇曳的倩影里,在假山怪石的泉水旁,一缕清风在山石盆景旁荡漾。轻轻地聊着一些与文字有关的话语,在亭子里坐下来,畅谈对温泉对龙岔河的感悟。直到武俊与凉泉老师来催了几遍,说是歌舞暨篝火晚会就要开始了,再不去要迟到了,一行人才又依依不舍地向那广场走去……
歌舞晚会上,诸人各尽其能,诗词歌赋把晚会推向高潮,但杨品似乎有些“仇恨”我们的诗歌,着实喝了不少的倒彩。凉泉出了十条灯迷,迷面颇具特色,迷底竟是同行诸人与温泉诸人的名字,又为晚会亮色不少。晚会还没有结束,楼下传来烤羊肉的香味,原来是温泉为我们准备的烤全羊已经好了,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从楼上的舞厅下来,楼下已经准备好了一堆巨大的柴禾,在温泉代表与文联代表的火把下,一笼熊熊的篝火在尼格温泉的办公楼旁的广场上被点燃。火燃起来的时候人也就兴奋了起来,同行的人与温泉的人一起围着篝火吃着烤羊肉喝着啤酒跳起了竹竿舞和烟盒舞。我本不会,但经不住引诱,半推半就地跳了起来。开始时老被竹竿夹脚,后来找了个本地会跳的姑娘当“老师”,倒也学得一板一拍的很认真,不多会,也就差不多会了,于是倒跳出了兴致,欲罢不能了。
看着谢怡老师的烟盒舞跳得颇为地道,也动了心。不知什么时候手里已经被塞了一副烟盒,于是也就披挂上阵,手舞足蹈地疯跳了一气,终究是没有什么章法的,想来是人太笨,终于没有学会跳烟盒舞。整个晚会白勇最疯,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似的。我们笑得人仰马翻,把欢乐扬在了温泉的九天之上。最后累了倦了,恋恋地离开,在泉水声中沉沉地睡去……
第三天,不得不对温泉说再见了,我们都不舍得走,却又不得不走。走的时间定在午后,于是大清早我又与万乔书、杨品、王维良等人造访了那座建于清代的石桥,石桥很古老,桥面已经下陷了,但仍能看出它的古朴与沧桑,站在桥上我万般感慨,岁月的流逝像涓涓的细流,人生的苦短又有多少儿女情长。
满树的木棉火焰般红遍半山,清脆的鸟鸣阵阵呢喃,溪流潺潺,花香扑鼻,怎么舍得呢,那一切的气息,三天两夜不能尽情感受啊,我的尼格情结,打在尼格的老树上,泡在尼格的温情里,飘在尼格的空气中了。
终于还是要走,回头了又回头,登上车子的那一刻,最后深情地回眸,静静的尼格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群山掩映间,红墙绿瓦,是一个有水居住的地方。尼格,我只能把你烙进我的心坎,把那条指向你的路,印在我记忆的地图上,以便空闲的时候,再次踏着一路的牧歌来访你。
尼格的水,尼格的山,尼格的树,尼格的人,尼格的情,挥手,一切都带不走,我的诗成为午夜的梦话,一次邂逅之后,永远与你有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那么今后的日子,你又该让我怎样地魂萦梦牵呢?
2007年 4月5日于学校







http://vip.cbb163.com/upload/2011/01/16 ... 36f738.swf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