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烟头(铁血汉)
RE:拾烟头(铁血汉)
编辑阅读铁血汉的佳作,引起对往事的回忆,那个年代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往事历历在目,也许现在的年轻人过惯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一定不能理解物质非常困乏年代人民缺吃少穿无烟抽的叙述,但铁血汉所描述的情况的的确确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生过,记住过去,就意味着更珍惜现在!
RE:拾烟头(铁血汉)
读后此文,使我陷入了儿时回忆,艰苦的岁月,锻炼了我们这代人的意志、、、、、文章感人至深,文风朴实。
RE:拾烟头(铁血汉)
读着跌血汉的佳作,仿佛回到了我的童年,那时的艰难困苦恍若昨日,文字真实质朴,真是好文章。
RE:拾烟头(铁血汉)
语句朴素,但感人至深;读后,使我想起幼年的往事,那是我们人生永远的驻足,永远的留恋,永远的回忆。
RE:拾烟头(铁血汉)
铁血汉的短文,不仅浓缩着儿时的片段记忆,也反馈了当时贫困的社会现实,在“不快乐”的父子之情中收获了生活艰辛的成长阅历,和为人之父以后对父亲的理解和爱戴。欣赏了!
拾烟头(铁血汉)
拾烟头
文:铁血汉 编:一缕清风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人到中年的父亲在平江县火柴厂做临工,母亲则在县中医院上班,一家五口用来度命的也就是父母工作到的70多元钱收入。那时,父亲嗜烟如命,却又舍不得花钱买烟。每每烟瘾来时,他就从那生满铁锈的烟盒里掏出二分钱硬币给我,说声:“去,到排坊巷口买烟去!”才四岁多的我便拿着那银光闪闪的两分钱,冲向巷口的南货店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一个商品匮乏的年代,南货店里的香烟也就那么数种,价高的香烟如“大庆”牌一般人家是不敢问津的。父亲唯能奢侈几回的就是一角三分钱一包的“红桔”烟,因为香烟有两个红红的桔子,故又被烟民戏称为“狗卵子”牌!就连这一角三分钱一包的烟,大多数人家也和我家一样无法成包消费,于是,南货店便开拆供零。“两分钱三根!”这就是“狗卵子”牌香烟留在那年代小孩子心中永远的记忆!
这两分钱三根的“狗卵子”牌香烟,并不是父亲心中的最划算,那时还有九分钱一包的“中心”牌香烟和八分钱一包的“经济”牌香烟,这都是我替父亲跑腿的光顾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大公鸡”和“丰收”。
由于父亲的烟瘾很大,于是不得不打发我去拾烟头。于那时来说,小孩子拾烟头并不是丑事也不是稀罕事,他们有的拾来给祖父或父亲抽,也有拾来卖给小贩换零食或小菜的。
我拾烟头基本上从排坊巷口开始,沿犁头嘴、电影院、十字街再到东街,最后捡到汽车站打止,一个上午基本上能拾两小口袋烟头。烟头什么样的牌子都有,从高档的“牡丹”、“大庆”、“常德”,到中档的的“白兰”、“大前门”,再到低档的“沅水”、“岳麓山”、“游泳”和极低档的“红桔”、“丰收”,只要还能抽上一口的,我都通通拾起来放进口袋里。
每天上午八点到中午十一点半,只要不下雨雪,便是拾烟头的时间,眼尖的我不断穿梭在大街上,那时人少车稀,不怕出问题。四岁的我拾到中午回家后,便将烟头通通拿出来一个个剥开,然后将烟丝撮成一堆,坐等父亲回来。每当严峻的父亲露出一丝笑容说“唔,捡了这么多啊!”时,年幼的我便乐得心里象灌满了白糖一样。
拾烟头于小孩子来说,终究是件并不快乐的劳动事。贪玩始终干扰着这项艰巨的工作,我每每因此饱尝父亲的痛揍。挨打后号啕一阵便迅速忘记了一切,眼泪还没干就追着其他比我幸福的小孩一起游戏,去分享童年的丝丝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拾烟头拾到汽车站里面时,发现垃圾堆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木箱,好奇的我便用力踢上一脚。没想到,这里面豢养着一群蜜蜂,受惊的蜂们一窝蜂地追着我猛蜇,不一会我便成了个猪八戒,蜂们为此也牺牲了无数生命。
我对香烟的认识便是在这种并不快乐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湖南有长沙、常德等卷烟厂,生产着“岳麓山”、“沅水”、“白兰”、“大庆”、“常德”等牌子香烟,值钱的香烟里面有一层铝箔,一包好烟要3角8分钱,可以抵我家半天的生活费等等……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头更有害健康。但在那医疗卫生并不发达的年代,烟头上的致命病菌如肝炎病毒、结核病毒等,通通在贫穷面前让路。仿佛,为了最低等的生存,人们在不屈地向命运抗争着。
也因为这拾烟头的光景,使我从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伦的温暖。在成年以后,我一直不敢用物奢侈,对子女凶恶。至于严峻的父亲,于老是饱受他老拳的我来说,我一直对他只是敬畏和恐惧,更多的是不理解。直到他老人家临去世前的一年,某次抱着我儿子忘情地说:“伢子,爷爷抱你一抱,再不抱我就抱不动了!”在那一刻,我的眼泪奔涌而出,因为这隔代人一个是生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生的儿子。这种在我孩提时从不敢奢望的舔犊情景,将我对父亲的一切不快,通通融化进了云霄。在那一刻,我抱着年迈的父亲,久久哽咽着转不过心中的激动来!
文学风家园欢迎您
文:铁血汉 编:一缕清风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人到中年的父亲在平江县火柴厂做临工,母亲则在县中医院上班,一家五口用来度命的也就是父母工作到的70多元钱收入。那时,父亲嗜烟如命,却又舍不得花钱买烟。每每烟瘾来时,他就从那生满铁锈的烟盒里掏出二分钱硬币给我,说声:“去,到排坊巷口买烟去!”才四岁多的我便拿着那银光闪闪的两分钱,冲向巷口的南货店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一个商品匮乏的年代,南货店里的香烟也就那么数种,价高的香烟如“大庆”牌一般人家是不敢问津的。父亲唯能奢侈几回的就是一角三分钱一包的“红桔”烟,因为香烟有两个红红的桔子,故又被烟民戏称为“狗卵子”牌!就连这一角三分钱一包的烟,大多数人家也和我家一样无法成包消费,于是,南货店便开拆供零。“两分钱三根!”这就是“狗卵子”牌香烟留在那年代小孩子心中永远的记忆!
这两分钱三根的“狗卵子”牌香烟,并不是父亲心中的最划算,那时还有九分钱一包的“中心”牌香烟和八分钱一包的“经济”牌香烟,这都是我替父亲跑腿的光顾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大公鸡”和“丰收”。
由于父亲的烟瘾很大,于是不得不打发我去拾烟头。于那时来说,小孩子拾烟头并不是丑事也不是稀罕事,他们有的拾来给祖父或父亲抽,也有拾来卖给小贩换零食或小菜的。
我拾烟头基本上从排坊巷口开始,沿犁头嘴、电影院、十字街再到东街,最后捡到汽车站打止,一个上午基本上能拾两小口袋烟头。烟头什么样的牌子都有,从高档的“牡丹”、“大庆”、“常德”,到中档的的“白兰”、“大前门”,再到低档的“沅水”、“岳麓山”、“游泳”和极低档的“红桔”、“丰收”,只要还能抽上一口的,我都通通拾起来放进口袋里。
每天上午八点到中午十一点半,只要不下雨雪,便是拾烟头的时间,眼尖的我不断穿梭在大街上,那时人少车稀,不怕出问题。四岁的我拾到中午回家后,便将烟头通通拿出来一个个剥开,然后将烟丝撮成一堆,坐等父亲回来。每当严峻的父亲露出一丝笑容说“唔,捡了这么多啊!”时,年幼的我便乐得心里象灌满了白糖一样。
拾烟头于小孩子来说,终究是件并不快乐的劳动事。贪玩始终干扰着这项艰巨的工作,我每每因此饱尝父亲的痛揍。挨打后号啕一阵便迅速忘记了一切,眼泪还没干就追着其他比我幸福的小孩一起游戏,去分享童年的丝丝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拾烟头拾到汽车站里面时,发现垃圾堆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木箱,好奇的我便用力踢上一脚。没想到,这里面豢养着一群蜜蜂,受惊的蜂们一窝蜂地追着我猛蜇,不一会我便成了个猪八戒,蜂们为此也牺牲了无数生命。
我对香烟的认识便是在这种并不快乐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湖南有长沙、常德等卷烟厂,生产着“岳麓山”、“沅水”、“白兰”、“大庆”、“常德”等牌子香烟,值钱的香烟里面有一层铝箔,一包好烟要3角8分钱,可以抵我家半天的生活费等等……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头更有害健康。但在那医疗卫生并不发达的年代,烟头上的致命病菌如肝炎病毒、结核病毒等,通通在贫穷面前让路。仿佛,为了最低等的生存,人们在不屈地向命运抗争着。
也因为这拾烟头的光景,使我从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伦的温暖。在成年以后,我一直不敢用物奢侈,对子女凶恶。至于严峻的父亲,于老是饱受他老拳的我来说,我一直对他只是敬畏和恐惧,更多的是不理解。直到他老人家临去世前的一年,某次抱着我儿子忘情地说:“伢子,爷爷抱你一抱,再不抱我就抱不动了!”在那一刻,我的眼泪奔涌而出,因为这隔代人一个是生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生的儿子。这种在我孩提时从不敢奢望的舔犊情景,将我对父亲的一切不快,通通融化进了云霄。在那一刻,我抱着年迈的父亲,久久哽咽着转不过心中的激动来!
文学风家园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