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云梦泽.荷
帖子: 153
注册时间: 周四 2月 12, 2009 4:36 p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云梦泽.荷 »

作者是个忧国忧民的好公民。我也在农村工作,每年都会看到土地被征用,有的征用后两三年都没开发,一片荒芜,真的让人痛心。我觉得现在地方政府最缺乏的是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往往是一届领导一个花样,急功近利,搞政绩。农村的耕地流失,粮食安全不能保障,问题真的不容乐观。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文章写的很好,不知道您是否能发给中央领导??让他们管管地方的官。--大莫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农民的生活确有很大的提高,土地问题又十分突出!您的分析和提出的对策都很有力、很有道理,看后很受启发!
--杜显文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拜读了您的文章,您很用心调查了农民土地问题,我有同感。应该呼吁政府解决这些问题:。刘玉兰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拜读佳作,甚为感动,真是忧國忧民,农民的耕地不能再少了现在应该改变地方政府以卖地为主财政--清心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文章作者是我近年来认识的一位耄耋老人,透过他对我国农村现实问题客观的分析以及对政府所提出的中肯建议,我深为他关切国家命运的那棵颗火热的心而感动。比起当下只想着如何挣钱的许多青壮年,尤其是那帮倚仗手中权利不知廉耻掠夺民脂民膏的为官者,他真是很了不起啊。难能可贵的是,年迈的他居然还有那么大的能量认真地去作社会调查,并且有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复杂的社会难题向政府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改进方案。这是我们光有忧国忧民之心而缺少政治经济知识和研究水平的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太希望我们国家有更多这样真心实意爱国爱民的有识之士,齐心合力地一起来将我们已处危急中的祖国解救出来啊!--赵玉嵘
荆棘鸟
帖子: 1250
注册时间: 周四 11月 26, 2009 4:06 p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荆棘鸟 »

十几二十年前,我的老家是一个依水而居的小镇,象一个衣裳朴素但天生丽质的少女.现在呢,房子把河堤两边夹住了,单位一个挺好的小院子沿围墙朝里面外面都砌得是房子.车子开到院里,就直接杵在人家走廊跟前了.街道扩充了,可是没一点规划,跟狗咬的一样乱七八糟.
不说了,越说越气.
华子
帖子: 487
注册时间: 周四 5月 21, 2009 2:06 a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华子 »

眼看着我们国家的土地一天比一天少。非常的心痛。以后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呢?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拜读足下两篇有关三农的文章受益良多,我一向对此知之甚少,关注不多。故读后颇感慨于兄以耄耋之年,深入实际,关心世事之精神。

我十分赞同您的观点。关于游民,毛主席早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他在肯定这个阶层的革命性的同时,指出他们“有破坏性”,“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处置这一批人,是中国的困难的问题之一”,“应该善于改造他们,注意防止他们的破坏性”。过了七、八十年,这些话,仍有现实意义。

过去搞计划经济确实带有一定程度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成份,但有的经济学家斥之为乌托邦,似乎有点过,他们忘了市场经济带有《威尼斯商人》的基因。本世纪的经济危机还不都是老牌市场经济美利坚合众国惹的祸?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概括永远不会过时:“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像毛主席批评的那样,和同盟者“必须在握手的瞬间骂他一句反革命”。这些左的苦头,我们吃的 太多了。
--高道一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不要侵占农民的土地(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不要侵占农民的

土 地




文:比烟花寂寞 编:一缕清风




























一.农村发生了变化
好久好久没有下乡了,很想知道农村的变化,我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农村星星点点的情况。其中有农村网友大莫写来的农村情况,也有我访问几位家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谈话记录。在写文章主题之前,摘要写在这里,供网友们参考。
总的来说现在的农村比改革前好了,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地方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大莫说东北有些原来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亩产量还是维持1984的水平,平均亩产1057斤,并没有多大提高。收入增加主要来源于多种经营和进城打工。
改革以来,最明显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有很大变化,大莫来信说,除种粮外还有蔬菜大棚、少量的水果树等等。最近几年,养殖业有较大发展,主要是养鸡、猪、牛为主。农办工厂每个村都有,我们村有4家服装厂,150位妇女在厂里做工。还有5户用大货车搞长途运输。其他村有生产饲料的、搞化工厂的、山区有开矿山的。
海南一位电脑技术员告诉我,海南农民除了种稻之外盛产蔬菜、水果,有的还种植橡胶树等经济作物。有的蔬菜远销国外。
现在农民种田已经十分现代化了。家在石家庄赤城的工人说:种地、施肥、收割基本机械化,自己承包的土地很快就可以种完。承包更多土地的种粮大户,也用不了多少天就可以种完成春播。现在有农药锄草,农民再也不用冒着烈日锄草了。这也反映出农村确实不需要很多劳动力了。
赤城有的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租给他人耕种。一亩地一年收入几十元,不到一百元。赤城的种粮大户,有的中二、三十亩。可是河南的农民租出一亩可以收入400元。自己种地一亩地一年可收入1000元,去了开销也比出租合算。
农民生活比改革前有所改善了。农村大多数家庭基本吃细粮。少数贫困家庭尚须吃一部分粗粮。
农民现在吃穿基本不成问题。大莫所在的村里估计现在人均年收入近6000元。是改革前的20倍左右。但是,贫富不均。全村904户,真正十分富裕的户只有3户,比较富裕的户大约有50户左右。发大财的有,大多数农户收入却很少。农民对此不满。大家对上不起学,治不起病的问题十分反感。 张家口赤城的农户一年耕地收入可达一万三、四千元,如果再养头猪可以达到一万五千元左右。
外出打工是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之一,大莫的村里有青壮年劳力1400人,外出打工的大约有600人,也就是说70%的男劳动力都在打工。
农村住房有很大变化,海南一位家在农村的电脑技术员告诉我:现在很多地方原来的茅草房不见了,被砖瓦房、两三层小楼房所代替。今年春天我从三亚乘火车回北京,沿途看到很多农村一片片小楼房,到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景象。
家在张家口赤城的工人告诉我,他家乡的小孩上学一般在乡里、县里。农村小学很少。为此,有的农民在乡镇安家。有农活时,乘车到农田做活。
现在农村也有医保,一位家在河南的清洁工说,她们那里农民有病住院,可以报销60%,不住院不给报销。

二,侵占农民的土地是当前农村的一个主要问题
自从政府允许转让农民土地以来,我就一直担心有的农民会失去土地,耕田面积会缩小。现在果然有相当一部分农田被当地政府卖给开发商。中央电视台披露很多违法侵占农村土地的事件。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时常在网上看到我国农村耕地减少的消息,有的数字十分惊人,不知这些数字是否准确。不过农村土地在减少的确是事实,不知道现在是否突破了当初允许转让土地时,政府公布的必须保有耕地数量的限额。我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发布这方面的准确数字,以便让老百姓知道真实的情况。
据了解侵占农村土地的方式多种多样。很多大城市郊区的农田菜地建起了一片片高楼大厦和别墅,有的修建旅游景点,有的征用农民的土地建造养殖场,有的占用大片农田,什么也不建,就是炒地皮。即或修建什么项目,也仅仅利用其中少部分土地,大片大片土地荒废着。
占用农民土地,回报农民的报酬全国好像没有统一的规定,各种情况都有。有的只按农民原有房屋面积,补偿一定面积的住房,有的还补偿现金。但是,对占用农民的土地报酬,全部归政府收入,农民却分不到这部分补偿。也有按土地面积支付报酬的。有的一亩地一年租金1000元,两年三年后付款。三年为期,三年以后按市场价格调整地租费。有的报酬更多一些。
不管是那一种报酬办法,农民都了失去了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有的进城打工,有的在城镇作小生意,有的打零工,有的成为拾荒者,有在家赋闲,还有开黑车谋生的……无论他们作什么都没有稳定的生活出路。进城务工人员在失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由于失去了土地,再也没有回乡务农的退路。这种情况下势必出现一批游民和贫民,从而增长社会不稳定因素。
即或得到较为丰厚报酬的农户,也由原来的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我在原北京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四季青镇就看到这种情景。农民变成了房主。而在海南有些得到丰厚报酬的农民,生活无度肆意挥霍,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日子。有的聚众赌博,输光了钱,卖掉了房产,睡在走廊里!这不是健康社会应有的现象。这些同样也在增长着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此外,更有房主将房屋租给妓女、走私贩、贩毒分子。使这些地方成为社会渣子的积聚地。
无业游民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他们是历次动乱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曾经是发动革命初期一部分可以依靠的力量。古今中外的历次动乱一再证明这一点。如果我们今天还想通过改革,而不是发动革命来解放生产力的话,就不要人为地制造大量贫民和游民。
而制造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起源,就在于侵占农民的土地。所以我认为,至少在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岗位没有根本保障的情况下,绝对不可以侵占农民的土地,一定要让农民保留农村的土地。使他们进城可以打工,回乡可以种田,来往自由,生活获得根本保障。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恶果。
大莫来信写道:“农民最担心的问题是土地减少、强制拆迁、地方领导不执行中央政策。一句话 ,大家已经对共产党失去了信心。强制拆迁,不但拆掉了老百姓的房子,更重要的是:拆掉了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拆掉了共产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威望。这一点太可怕了。不同意拆除房子就打人,这还是共产党做的事情吗??? 抢占农民土地,土地占光了,我们吃什么?我们子孙后代靠什么吃饭?”

三.侵占农民土地的副产品--折腾土地

我在北京西郊四季青镇看到,这个原来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不见了,现在建起了一片片楼房和别墅。是不是北京就再也不需要菜地了呢?不是的。
近年由于灾害性天气,外地蔬菜往往不能及时运进北京,使北京蔬菜价格上涨。北京市为解决这个燃眉之急,最近决定在北京周边500公里之内地区,每年增加4万亩菜地,以平抑北京菜价。
这真是舍近求远,把好端端的近郊蔬菜基地毁了盖大楼,又跑到几百公里的地方开发新的菜地,这不是瞎折腾吗?以往的折腾要不得,现在这种折腾同样也要不得!这正显现出当地执政者没有远见缺乏规化,同时也反映出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市场经济有它快速发展经济的长处;也有追逐利润破坏规化产生负面影响的短处。执政者应当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对它实行有效的监管。上面举出折腾土地的事实,再次说明了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监管的必要性。
而这种怪现象并不仅仅是北京一个城市独有的。其它城市也大都将近郊菜田盖起了一片片大楼,同样也会出现舍近求远开发菜田的瞎折腾现象!

四.巩固工农联盟

我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新民主义的五种经济大体相仿,它仍然应当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些年来好像没有强调工农联盟。)我认为在发展私有经济的过程中,特别应当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不能侵占农民的土地。正像张文木在《马克思研究》2011的第七期里发表的文章《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一文中所写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不能是资本集团—这是蒋介石走过且失败的道路,而应当基于工农联盟—这是共产党由此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道路。工农联盟的基础是国家和集体所有制。这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部分。没有它。人民就不能保住手中的生产资料,而失去了生产资料,我们的人民就会转化为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形容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贫民和游民,这样党的执政基础也就名存实亡了,而建立在流民基础上的国家政权,就会像目前的中东一些国家,一遇外来压力即刻崩溃。”

侵占农民土地的错误作法正在使大批农民轮为贫民和游民,正在影响着工农联盟的巩固。然而,配合或推动资本占有者侵占农民土地的不是别人,正是有些地方政府。也就是说,这些地方政府正在动摇自己执政的基础。这是多么奇怪又多么可怕的现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地方政府似乎还远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起劲地支持资本占有者,以各种各样的方法侵占农民的土地!
而有些地方的土地地管理部门则往往是睁一眼闭一眼地充当割让农民土地的具体执行者。从央视焦点谈揭露非法占用农民土地的报导中,就十分明显地看出当地土管理部门正拌演着这种不很光彩的角色。
为了巩固工农联盟--我国建国的基础,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必须制止任意侵占农民土地的行为。

五.拓宽地方政府财源

上一节谈到的建国以来公认的道理,这些地方政府不会不了解,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顾中央不准占用耕地的禁令,非要出卖农民的土地呢?究其缘由,缘来现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和县以下地方政府的主要或唯一经济来源可能就是出卖土地。
城市里的土地十分有限。有的地方竟将新建没有几年的楼房拆掉,再次出卖。而新建的楼房,与拆掉的楼房并没有什么两样!可见地方政府出卖土地的紧迫性达到何等程度了!城市里的土地卖光了,就想办法侵占农民的土地。
我想也应该为地方政府着想,为他们拓宽新的财源。中央是不是可以鼓励地方政府发展一些地方公有经济体,比如地方国营或公私合营的企业—工厂、商店、交通、银行、饭店等等。以此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如果能够彻底扭转地方政府靠卖地来支持地方财政的现象,这些地方政府则会减弱卖地的势头,将会有效地制止资本占有者侵占农民的土地。
我国的一个省等于欧洲的一个或几个国家。这些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可以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北欧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最近不是将一个频临倒闭的银行收归国有了吗),我们的省、市为什么不可以有地方公有或合营企业。这也体现以公有经济为主的方针。
这并不是走回头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技术落后,很多地方国营工厂的产品不能与引进的国外产品竞争,产品没有销路,使相当一部分地方国营工厂倒闭。我曾问过一些中、小等城市的干部,原来的很具规模的地方国营工厂都没有了,甚至有的城市没有任何地方国营企业。现在我国经过自主创新,各项技术取得很大的进步,发挥当地优势办一些地方国营企业,已经具备了有利条件。特别是我国航天和国防高科技中有些军民两用的技术,更可以用来扶植地方公有工业发展。地方公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同时还可以对市场起到调控作用,以防不法私人资本囤积居奇抬高物价。
这样做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中央扶植地方拓宽财源,有利于改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财源充裕了,也会减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世界经济就是在私有和公有之间不断地变化着,而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着,人类的经验是全部公有化不行,全部私有化更不行。我国就是以公有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现在私有经济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适当地发展一部分地方公有经济,也是完全可以的。我国就是要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最根本的一条,要巩固公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绝对不可以任意侵占农民的土地。不能缩小耕地,不能人为地制造贫民和游民,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我也考虑到,地方政府卖地可能比经营地方公有经济来钱快而且没有风险。这可能是卖地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国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引导。扭转一些地方政府以卖地为主要财政收入的现象。
以上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些拙见,希望网友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高见,或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文学风网站欢迎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