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游兴(碧海清风)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醉入天籁
帖子: 1405
注册时间: 周二 11月 23, 2010 3:06 am

RE:五律*游兴(碧海清风)

帖子 醉入天籁 »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落字应是平声,其他均规范。值得借鉴的是这首五律用字平易,对仗工稳,写景如实,蕴含深敛,从头到尾线索清晰,转承合理。
碧海清风
帖子: 111
注册时间: 周六 11月 20, 2010 12:06 am

RE:五律*游兴(碧海清风)

帖子 碧海清风 »

你说得对。正格的确如你说。
我用的这个好押韵。我觉得有跌宕感。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醉入天籁
帖子: 1405
注册时间: 周二 11月 23, 2010 3:06 am

RE:五律*游兴(碧海清风)

帖子 醉入天籁 »

感谢碧海清风能与我沟通。殚精竭虑在这里点评,发表的人却不与互动。这样的作品我最多点评三次,然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你写得好,自鸣得意去,我也没必要拿热脸贴冷屁股。我已经这样做了,今后也将坚持这样做。文人相轻没什么,文人无行,甚至连基本的礼节都不管不顾,那就不可饶恕了。碧海清风善词工诗。我注意很久了。文学风直到今天才真古色古香起来,一大批诗词爱好者的加入,作品活色生香,各具千秋,俺由衷的喜悦,觉得为他们做点什么心甘情愿。既然行家多了,要求自然就要严格起来。就如碧海清风这首五律,应该说是真的写得好。但是否就十全十美毫无瑕疵了呢?这显然不可能。我这里鸡蛋里挑骨头,单讲颔联的对仗问题,希望碧海清风理解,不要怪我。
颔联是三四句,第三句为出句,第四句为对句。我们来看看:
“客稀亭障驿,露湿早行衣”
名形名动名;名形名动名
初看起来,词性在相同位置相对,似乎对仗工整,毫无瑕疵。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客与露,人名対物名,差强人意,说得过去。稀对湿,反义词是密对干,也行。但这里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实际上是“因为客稀才使得亭子遮住了驿路”,这里是个因果句,稀用本义,词性不变。对句的主干是露湿衣,完整单句原本为形容词的湿字在这里变成了动词“打湿”、“沾湿”的意思。而且是动词的使动用法:露水使得行人的衣裤打湿了。这样一比,词性明显不对了。还有,“亭幛驿”和“行人衣”差别也很大,前者是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主谓词组,后者则是明显的偏正词组。这就不是对仗工稳了,而是不对。
所以啊!已经入门活着具备了相当的律诗写作经验的人也不能因此洋洋得意目空一切,必须抱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毅孜孜以学。文化创意论坛的江湖夜雨等人也爱写律绝,自视甚高,我偶尔看了,笑笑,不置可否,心里却在想还差得远呢。因此我想说,文化人永远不要自鸣得意夜郎自大,能歇律绝固然不错,但即使写得非常好了也不要骄傲,因为“诗无达诂”,更何况文海书山,变幻无穷,谁又能真正做到“大拿”和精深呢?
碧海清风
帖子: 111
注册时间: 周六 11月 20, 2010 12:06 am

RE:五律*游兴(碧海清风)

帖子 碧海清风 »

Quote引用ID编号为46950,称呼为醉入天籁于2012-03-30 11:33:05发表的 :感谢碧海清风能与我沟通。殚精竭虑在这里点评,发..
首先我肯定了你对诗词格律的判定。很有修为。我用的是现今常用的格律。先生没对于我的拙作及回复“束之高阁”,清风之幸。先生事冗,有此言理所当然。清风习古诗词仅凭爱好,且精力有限。今在文学风网站幸遇【醉入天籁】仁兄实乃大幸。有评必回,清风自觉未曾失礼。清风再次有礼!诗评不易,尤其对于题材为古诗词的,尤其不易。诗无达诂,非古人专利,笔呈一时之兴,然后成诗,当时情形谁人知之?“亭幛驿,早行衣”我做为两个独立概念处理的:前者栖息之所,边境驿站;后者一袭装束。记录了一种现象,一段经历和感触。以此起兴成诗。人为因素,历史因素导致古诗词,古乐理、音律、音韵几近失传,爱好者不过是依据现存资料和个人所学,及所谓的“按谱涂鸦”写作。深谙其理人早已是凤毛麟角了。谁敢为大?况未入门之【碧海清风】岂不明白~。问好先生!哈哈!
碧海清风
帖子: 111
注册时间: 周六 11月 20, 2010 12:06 am

五律*游兴(碧海清风)

帖子 碧海清风 »



五律·游兴

文:碧海清风/编:叶的奉献


孤树落飞鸟,
深山藏紫薇。
客稀亭障驿,
露湿早行衣。
水溅流霞影,
风撩禁苑晖。
骚人贪野趣,
向晚不思归。











http://flash.flashline.cn/flashr/yinyue ... cee5f1.swf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