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唱北国之春(老山) 审核:飘忽的云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清风
帖子: 4701
注册时间: 周六 7月 26, 2008 3:06 am

RE:又唱北国之春(老山) 审核:飘忽的云

帖子 清风 »

由一首《北国之春》,引出作者人生中的几个关键日语老师与决定人生命运的几步关键之路,文章形散神聚,始终围绕着“又唱北国之春”这个主题展开,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清风
帖子: 4701
注册时间: 周六 7月 26, 2008 3:06 am

RE:又唱北国之春(老山) 审核:飘忽的云

帖子 清风 »

清风推荐加精本文!
纵横天下
帖子: 291
注册时间: 周三 5月 23, 2012 12:36 pm

RE:又唱北国之春(老山) 审核:飘忽的云

帖子 纵横天下 »

好心态!欣赏!
老山
帖子: 38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1, 2012 1:06 am

RE:又唱北国之春(老山) 审核:飘忽的云

帖子 老山 »

Quote引用ID编号为49262,称呼为清风于2012-06-02 00:52:42发表的 :由一首《北国之春》,引出作者人生中的几个关键日..
这篇文章在我的空间里挂了两年,头一年访客只有两人,一个是18岁的小伙子;另一个是读日语的女大二学生。现在发上来就有大姐这么好的评价,真是倍感亲切。
荆棘鸟
帖子: 1250
注册时间: 周四 11月 26, 2009 4:06 pm

RE:又唱北国之春(老山) 审核:飘忽的云

帖子 荆棘鸟 »

《北国之春》开始流行的时候,我还是学龄前儿童,象《北国之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脍炙人口的外国歌曲,对我来说都那么亲切,所以不难理解你难以割舍的回忆。问好。
老山
帖子: 38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1, 2012 1:06 am

又唱北国之春(老山) 审核:飘忽的云

帖子 老山 »



























































http://57377719.16789.net/domName/57377 ... 356276.swf




又唱北国之春


作者:老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首日本歌曲流入中国。写景式的抒情,浸润肺腑的怀念,随着手风琴的小过门儿把人引入无限的遐想与怀恋中。
“白桦、青天、南风”三个日语单词,就引出个“北国之春”来,多么简洁而又深邃的意景啊!
井出博词,远滕实曲,集体翻译配词后,由蒋大为演唱的《北国之春》就在国内流行开了。
记得那年我以日语72分的单科成绩,总分差3分落考外语学院。念银行学校时去哈师专跟日语外教——一个和蔼可亲的日本老太太学最标准、最完整的日语歌曲。几十年来,每当喜庆之时,我都会用日语为同事和朋友唱这首歌,温馨地回忆过去的时光,深情地怀念我的启蒙老师。
1979年夏季新学期开学不久,俄语老师刘太恒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学俄语,我们根本学不完,更难应付高考。如果转学日语,半年的时间就行,因为日语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当用汉字”,蒙也能蒙上一半!
刘太桓老师日、俄、英语都会,尤其以日语见长,伪满时曾为三等翻译。
总想从农村走出去,改变命运的我自然十分赞同,更是积极参加。于是,十来个人的日语班就成立了,十几天后剩五个人,一个月后,只有三个人学日语了。
五十音图像和尚念经,有意思又好记,念出来也好听,竖念横念都行,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念平假名标音的日语单词了。两个月后,我们已经能读日语课文了。
我们学得非常起劲儿,平时,老师和同学间都用简单日语交流,并且在刘老师的鼓励下,用日语写日记,做作文。
有一天,刘老师告诉我,他要去佳木斯女儿的家了,由台胞吴银山老师接着教。看到我很难过的样子,刘老师劝道:吴老师是日语通,二等翻译,比我高得多,保证没问题。
刘老师走二年后,也就是我去哈尔滨上学的第二个学期,老先生得了癌症,在我寒假去看过他不久后就去逝了。
吴银山老师虽然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但日语却非常好,他给我们编教材、练会话,和刘老师一样,兢兢业业,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终于把我们送到了高考的大门口。
那一年的雨水特别多,一个夏季几乎没有停过。天上淫雨纷纷,地上泥泞不堪。
初试是在第一小学进行的。上午一直下雨,下午太阳从密集的云朵中挤了出来。我搜肠刮肚把所有学到的东西都写在卷子上,尚有半页没答上。根本就不隔音的窗外传进大喇叭播送的阵阵哀乐声,当天正在为刘少奇主席评反,召开追悼大会。
再没有会的东西可以往卷子上写了,为了靠时间,我听大喇叭传来的悼词,那句“好在历史是人写的”引起了我的共鸣。
终于,铃声响了,我不顾校领导的问话和责怪跑出了考场,我想,我的历史是不会改写了。
垂头丧气地过了一个月,接到了复试通知书,最后,全校以我们三个人考入中专定格了历史。
从高考的失落中回过神来,通过老乡的关系去哈师专旁听日语。当我把《北国之春》在银行学校大礼堂唱响,身边围绕着众多日语迷时,我婉拒了老师的挽留,决心回到小镇,用我的力量回报家乡。
三十年来,我在绿树、蓝天、微风中徜洋,汲取三江平原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市井、灰尘、人情中徘徊,领略人生带给我的苦辣酸甜。虽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飞黄腾达,家值万贯,但是,平平淡淡成就了我如水之心。闲暇之余,与好友喝上几杯酒,在几多失意几多不快的逆境中吟唱:“虽然我们内心已相爱,至今尚未吐真情。分别已经五年整,我的姑娘可安宁?”在寒冷的冬天里,面对莽莽雪原,高唱“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独木桥自横。嫩芽初上落叶松,北国的春天,啊,北国的春天已来临……”


———编辑//飘忽的云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