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读王维(空谷幽兰)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乐静
帖子: 108
注册时间: 周二 10月 23, 2012 3:06 am

RE:再谈读王维(空谷幽兰)

帖子 乐静 »

打开实在太慢,难于修改呀
乐静
帖子: 108
注册时间: 周二 10月 23, 2012 3:06 am

RE:再谈读王维(空谷幽兰)

帖子 乐静 »

已修改过。
荆棘鸟
帖子: 1250
注册时间: 周四 11月 26, 2009 4:06 pm

RE:再谈读王维(空谷幽兰)

帖子 荆棘鸟 »

这些以诗词文章名传千古的人,和我们一样,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一亲友有生活的烦恼和困苦,有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其实,即便像诗仙李白,一边在诗歌里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何尝又不是一边也在他想要蔑视的尘世官场里寻求一个理想的阶梯和出口。正因为有这种觉悟,又无法摆脱,所以更痛苦。
乐静
帖子: 108
注册时间: 周二 10月 23, 2012 3:06 am

再谈读王维(空谷幽兰)

帖子 乐静 »

再谈读王维

作者:空谷幽兰

再一次读王维,却读出了另外的味道。表面的闲适当中多了些许惆怅,但这种愁没有李商隐的来的那样猛烈,但恰恰是因为如此,这反倒引起我对王维的同情了。
王维出身于贵族家庭,但家中的负担也还很重,就像他自己在诗中所说的: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他不得不依附于权贵,但贵族社会的生活并不是作者所向往的,虽然“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也写得十分精妙,但作者的感情其中是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对于官场的生活,作者并没有心思在上边,他的心是属于田园的。在他的心中,田园生活是“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的,他期盼的是“吾生好清净”,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了。如此的王维,性格上的矛盾就流露在笔尖了。
王维的诗歌,有着这样矛盾的作品很多,举一首为例:《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天工寄人英 , 龙衮瞻君临。名器苟不假 , 保厘固其任。素质贯方领 , 清景照华簪。慷慨念王室 , 从容献官箴。云旗蔽三川 , 画角发龙吟。晨扬天汉声 , 夕卷大河阴。 ” 像这样的官场生活似乎还有些令人神往的,毕竟以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学而优则仕”是很多贫寒子所弟向往的。可诗后边的描述却是截然相反的: 穷人业已宁 , 逆虏遗之擒。然後解金组 , 拂衣东山岑。给事黄门省 , 秋光正沈沈。壮心与身退 , 老病随年侵。君子从相访 , 重玄其可寻。 相信这些才是作者内心中最真实的反应,这些诗作中太少能读到闲适了。无奈忧愁之感世事的沧桑之感便一起涌上了心头。
的确人性是复杂的,王维的矛盾本来就是性格的矛盾,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可是王维处理矛盾的方式十分独特。在他的诗作中读不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也读不到李商隐在《蝉》中所写到的满腹牢骚。王维有的是逆来顺受,是对逆境的渐渐适应。这些似乎让王维不知道该如何与社会抗争了,他所能做到的只是逃避。社会的无奈给了王维另一片天空——自然,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山水之中,所以王维的山水诗中的景物都十分的俊美与空灵,诗中的很多景色都和王维的心一样。王维在现实生活中的梦都让他写在诗中了。“碎影入闲流”很随性的一句诗,放在自然当中的是诗人的心,所以王维的诗相对于李杜,更多的是让人陶醉在他的景物当中,都有些忽略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了。在现代这个浮华的世界里,读读王维,确实是会让人心静的,这就是王维处理矛盾的方式,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家——自然。在其中寄托着自己的梦,不过好梦易醒,醒过之后,更多的就是无尽的愁绪与寒意了。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所欲无故物,焉能不速老”……此刻,这些句子一股脑儿全都涌上了心头,这些都是中国的文人对生命的思考了,但都写满的沧桑与忧愁。而王维他没有沉醉在这样的痛苦之中,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给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归宿。但人是不能脱离现实的,理想与现实都是要兼顾的。如何处理其间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王维的诗中有好多便是直接将矛盾写了出来,但更多的是一种空灵的美,有道家那种虚空的味道。这不禁给人一种逃避现实的感觉。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这个主题的思考中国古代的文人给出了太多的答案。但终归一点,时光易逝,当珍惜耳!

2012年 5月22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