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昊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RE:王玉昊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王玉昊小朋友,文学风欢迎你参加结集出书活动,你是《听荷》最小的作者,也是我们最棒的接班人!
RE:王玉昊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全文围绕中心,道明了爱曹操的缘由,是英雄气概,是不畏失败,也正说明了小作者的心态。祝王玉昊小朋友勇往直前!
RE:王玉昊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好!好构思!好文章!好见地!好学生!加油——王玉昊!未来的文学之星中就有你!
王玉昊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我爱曹操
五年级(6)班 王玉昊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林俊杰的歌声又把我带回了那充满刀光剑影,叫人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我眼前走马灯似的闪现,他们个个铁骨铮铮,气吞万里如虎,好像都神奇地活了过来,是那么地血肉丰满,仿佛触手可及: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关羽、武艺高强一身是胆的赵云……一时多少豪杰。谁不爱英雄,我却独爱那个可爱的枭雄曹操。一想到曹操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他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都把曹操描绘成白脸奸臣,阴险多疑,手段毒辣。但在我眼里,曹操却是一名英雄,在那样残酷的年代他能杀出一条血路,扫平北方,建功立业,又怎么不是英雄?
其实我最初是从乱翻老爸的书柜,读到曹操的诗才慢慢知道曹操这个人的。曹操的诗中那种气拔山河的震撼力,不是谁都能拥有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叫我知道了什么是包罗万象的大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龟虽寿》中我略微体会出一种大丈夫在世当奋发有为,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特别是他的四言诗《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读起来非常地慷慨激昂,胸中不由得感觉有一股气在涌动。
随后我在老爸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国连环画。尽管只是似懂非懂,但慢慢读来心中却无由的生出了对曹操的好感。 书中曹操的故事实在太多了,不知怎么的,我最记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那几次大笑。曹操打过好多败仗,其中“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是曹操败得最凄凉的时候。火烧之后,逃亡路上又值大雨倾盆,寒风刺骨,人困马乏,死伤无数,八十万大军,几乎片甲不留。曹操却一路大笑不止,尽管连连招致伏兵杀出,茫茫如丧家之犬。英雄之有异于常人,不仅仅在于他登上顶峰的时刻,更在于失败时的气概,乌江边,穷途末路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会拔剑自刎,火烧连营,那个“唯使君与操耳”的英雄刘备被烧了一场,竟一蹶不振,死在白帝城。独有曹操哪怕遭遇平生未有之惨败,依然言笑自若!胜利的笑固然令人豪气顿生,失败时的笑更叫人荡气回肠……我喜欢曹操,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胸怀,叫我感到那么地可敬又可爱。
往事越千年,我轻轻合上手中的连环画,却怎么也掩不住曹操那股吞吐宇宙的英雄之气,从书页中喷涌而出,直冲斗牛,叫我这个相隔无数岁月的后辈小子为此深深的折腰。
我爱曹操。
第二篇:粉笔的故事
夜深了,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粉笔又在自吹自擂了:“我太有才了,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只见他闪动着身子,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一串串优美的诗句,又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拿腔作调地大声吟哦,摇头晃脑的,两眼渐渐的失去了焦点,完全沉醉到自己臆想中的世界去了。
看到粉笔旁若无人,口沫四溅的样子,黑板倒是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老神在在的板着黑沉沉的脸,只用眼角扫了一下旁边的黑板擦,又不紧不慢地闭上了眼睛。对粉笔的这一套把戏,黑板实在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就眼不见心不烦了,尽管粉笔的每一次发疯都是以折损生命为代价,可谓“本命演出”,但那又如何?
作为黑板的铁杆粉丝的黑板擦看到老大的眼神,马上心领神会,低着头就冲了上去,“刷、刷、刷”三下五除二的就把粉笔的大作一扫而光,动作是那么的娴熟。黑板擦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就是看不得粉笔写下的任何东西,哪怕为此作践得自己灰头土脸的也在所不惜--维护黑板老大的“纯洁”那可是做小弟的天职。
扬起的粉尘扑了大家一身,黑板皱了皱眉头,仍是一声不吭。
“咳咳咳……”黑板擦被自己的行动给呛到了,苦着个脸。一连串的咳嗽声倒惊动了粉笔,给他拉回了现实世界。粉笔一下注意到了眼前一片清洁溜溜的黑板,嘴张得老大,呆了几秒,“不!……”一声非人的尖叫传了出来,吓了黑板擦一跳。黑板擦甚至怀疑就粉笔那小身板,是怎么发出那么高亢刺耳的声音的,还真难为了他!
“这对你的喉咙可没好处”,黑板擦不无恶意的笑着说道。
“你这恶魔,我和你拼了!”粉笔一脸的扭曲,身子因为愤怒而哆嗦着向黑板擦冲过去,在黑板上擦出一条长长的白痕。
对粉笔和黑板擦这一对宿命的冤家的争斗,黑板只作壁上观,懒得介入----他们之间哪天不折腾个几回?黑板擦看见粉笔不要文斗要武斗的样子,一脸的不屑,就粉笔那两下子粉拳,又怎么是一身横练功夫(外包铁皮)的自己的对手?谁知,“啪”的一声响,只见才冲到中途的粉笔却从腰部一分为二的折为两截,直直地坠向地面。原来,在与黑板的高速摩擦中产生的反作用力,一直都不是弱不禁风的粉笔所能独自承受,一个不小心就把腰闪断了有什么奇怪。
“又断了,嗐…”,黑板擦不战而屈人之兵,没一点兴奋劲,倒有点哭笑不得,扭头看看一旁继续莫测高深的黑板老大,也闭上了嘴。教室又回到了一片宁静之中。
第二天清晨,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只见讲台上老师随手拿起一支新的粉笔,一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刷的写着什么。至于昨晚那支枉送了卿卿性命的粉笔却静静地躺在角落里,无人理睬。它致死也没有明白一个道理:它所夸耀的一切所谓的才华,只不过是因为被握在了老师的手里。
五年级(6)班 王玉昊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林俊杰的歌声又把我带回了那充满刀光剑影,叫人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我眼前走马灯似的闪现,他们个个铁骨铮铮,气吞万里如虎,好像都神奇地活了过来,是那么地血肉丰满,仿佛触手可及: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关羽、武艺高强一身是胆的赵云……一时多少豪杰。谁不爱英雄,我却独爱那个可爱的枭雄曹操。一想到曹操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他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都把曹操描绘成白脸奸臣,阴险多疑,手段毒辣。但在我眼里,曹操却是一名英雄,在那样残酷的年代他能杀出一条血路,扫平北方,建功立业,又怎么不是英雄?
其实我最初是从乱翻老爸的书柜,读到曹操的诗才慢慢知道曹操这个人的。曹操的诗中那种气拔山河的震撼力,不是谁都能拥有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叫我知道了什么是包罗万象的大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龟虽寿》中我略微体会出一种大丈夫在世当奋发有为,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特别是他的四言诗《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读起来非常地慷慨激昂,胸中不由得感觉有一股气在涌动。
随后我在老爸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国连环画。尽管只是似懂非懂,但慢慢读来心中却无由的生出了对曹操的好感。 书中曹操的故事实在太多了,不知怎么的,我最记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那几次大笑。曹操打过好多败仗,其中“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是曹操败得最凄凉的时候。火烧之后,逃亡路上又值大雨倾盆,寒风刺骨,人困马乏,死伤无数,八十万大军,几乎片甲不留。曹操却一路大笑不止,尽管连连招致伏兵杀出,茫茫如丧家之犬。英雄之有异于常人,不仅仅在于他登上顶峰的时刻,更在于失败时的气概,乌江边,穷途末路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会拔剑自刎,火烧连营,那个“唯使君与操耳”的英雄刘备被烧了一场,竟一蹶不振,死在白帝城。独有曹操哪怕遭遇平生未有之惨败,依然言笑自若!胜利的笑固然令人豪气顿生,失败时的笑更叫人荡气回肠……我喜欢曹操,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胸怀,叫我感到那么地可敬又可爱。
往事越千年,我轻轻合上手中的连环画,却怎么也掩不住曹操那股吞吐宇宙的英雄之气,从书页中喷涌而出,直冲斗牛,叫我这个相隔无数岁月的后辈小子为此深深的折腰。
我爱曹操。
第二篇:粉笔的故事
夜深了,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粉笔又在自吹自擂了:“我太有才了,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只见他闪动着身子,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一串串优美的诗句,又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拿腔作调地大声吟哦,摇头晃脑的,两眼渐渐的失去了焦点,完全沉醉到自己臆想中的世界去了。
看到粉笔旁若无人,口沫四溅的样子,黑板倒是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老神在在的板着黑沉沉的脸,只用眼角扫了一下旁边的黑板擦,又不紧不慢地闭上了眼睛。对粉笔的这一套把戏,黑板实在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就眼不见心不烦了,尽管粉笔的每一次发疯都是以折损生命为代价,可谓“本命演出”,但那又如何?
作为黑板的铁杆粉丝的黑板擦看到老大的眼神,马上心领神会,低着头就冲了上去,“刷、刷、刷”三下五除二的就把粉笔的大作一扫而光,动作是那么的娴熟。黑板擦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就是看不得粉笔写下的任何东西,哪怕为此作践得自己灰头土脸的也在所不惜--维护黑板老大的“纯洁”那可是做小弟的天职。
扬起的粉尘扑了大家一身,黑板皱了皱眉头,仍是一声不吭。
“咳咳咳……”黑板擦被自己的行动给呛到了,苦着个脸。一连串的咳嗽声倒惊动了粉笔,给他拉回了现实世界。粉笔一下注意到了眼前一片清洁溜溜的黑板,嘴张得老大,呆了几秒,“不!……”一声非人的尖叫传了出来,吓了黑板擦一跳。黑板擦甚至怀疑就粉笔那小身板,是怎么发出那么高亢刺耳的声音的,还真难为了他!
“这对你的喉咙可没好处”,黑板擦不无恶意的笑着说道。
“你这恶魔,我和你拼了!”粉笔一脸的扭曲,身子因为愤怒而哆嗦着向黑板擦冲过去,在黑板上擦出一条长长的白痕。
对粉笔和黑板擦这一对宿命的冤家的争斗,黑板只作壁上观,懒得介入----他们之间哪天不折腾个几回?黑板擦看见粉笔不要文斗要武斗的样子,一脸的不屑,就粉笔那两下子粉拳,又怎么是一身横练功夫(外包铁皮)的自己的对手?谁知,“啪”的一声响,只见才冲到中途的粉笔却从腰部一分为二的折为两截,直直地坠向地面。原来,在与黑板的高速摩擦中产生的反作用力,一直都不是弱不禁风的粉笔所能独自承受,一个不小心就把腰闪断了有什么奇怪。
“又断了,嗐…”,黑板擦不战而屈人之兵,没一点兴奋劲,倒有点哭笑不得,扭头看看一旁继续莫测高深的黑板老大,也闭上了嘴。教室又回到了一片宁静之中。
第二天清晨,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只见讲台上老师随手拿起一支新的粉笔,一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刷的写着什么。至于昨晚那支枉送了卿卿性命的粉笔却静静地躺在角落里,无人理睬。它致死也没有明白一个道理:它所夸耀的一切所谓的才华,只不过是因为被握在了老师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