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教练的“训语”(晨峰0708)审核∶叶的奉献
RE:驾校教练的“训语”(晨峰0708)审核∶叶的奉献
呵呵,如此“训语”,即使梗人,却也令人能够尴尬地笑笑而过。生活造就人多方面的智慧,此也算一种生活智慧吧!
驾校教练的“训语”(晨峰0708)审核∶叶的奉献
驾校教练的“训语”
作者: 晨峰0708
近些年,随着学车热潮井喷式的发展,驾校教练也迅速走红,面对工农商学,教科文卫,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接踪而至,他们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启蒙教育,枯燥乏味,形成了驾校教练的一种颇具冷幽默的“语种”,——讽刺、挖苦、训,一言以蔽之,不训不说话,戏称“训语 ”。
下面把驾校教练的训语——听到的、看到的和学员中“传诉”的晒一晒,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
学员倒库倒车时,过底线了,教练站远处喊:“过了过了,再倒就到俄罗斯了!”“颈椎不好啊?不会回头看啊?”
学员打方向盘时,手感差,经常打到头还没觉察到,教练喊:“打,再打,把方向盘打折了!”
男学员刹车踩重了,坐一旁的教练说:“不是坦克,使那么大劲干嘛?”
女学员换挡时,担心推不到位,用力过大,教练:“轻点,轻点,你想把它推碎了!”
遇到学员油门没控制住,教练就说:“这是汽车,不是火箭!”“追兔子呢?开那快干啥?”
驾教的“训语”,绝不单一枯燥,还常常因人施“训”。
一位年轻的老师,倒库时,几次都没把握好左右距离,教练上前问:“你不教几何吧?怎么对不好线呢?”
一位年纪大的学员,有些操作告诉几遍也记不住,教练一会儿说:“熊瞎子劈苞米呀?”一会儿说:“裤带没眼儿,记不住了!”
不知是没受过高等教育,还是恨铁不成钢,有的驾教对大学生更是刻薄有加。“是不是外语学多了,怎么听不懂中国话了?”“左打一圈半,……那是左吗?在校咋学的?左右都不分了!”
一位医学院的研究生,因故两天没来练车,操作上与同期学员有差距,教练生气:“在那研究生,到这研究车吧!”
上路练习,一女学员紧张,大概平时没用过安全带,拉出来就往头后面放一股,教练:“那不是围脖儿,往脑袋上缠什么!”。刚上路,学员常有手、脚、眼睛配合不当的情况。一学员起车后,看对面来车多,不敢靠路面中心开,右轮有时压着路肩沙土走,教练说:“这不是轧道机,一会儿开沟去了!”
另一个学员吸取教训,见对面没车就跨中线开,教练在一旁几次拉方向盘,说:“你非把对面司机吓成几个精神病啊!”学员应承一句,:“我怕在边上开沟里去。”教练生气:“你怕沟,我还怕撞呢!”
说此类话,驾教张嘴就来,举不胜举。
在别的学校,听了这些“讽刺挖苦训”,可能会产生摩擦或陷入尴尬,然而,这里很平静。平头百姓学员自不必说,那些头上有特权光环的、腰上缠多少贯的、厂花校花机关花、官二富二、小三二奶,那些不大装大、不贵装贵的,跟常人一样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为了生活方便和生存质量,当然,不乏也有为了“人前显贵”的,总之,各色人等,在驾教“训语”面前,也都收起了强者的面具。这也成全了驾教当红的“师者”身份,更为他们“讽刺挖苦训”的独特语种——训语,提供了生成的小环境。
作为爱车一族,想想自驾的方便、快乐,想想“方向盘”由肥缺职业变成大众技能,想想驾教“失业”又教众人“从业”,每天都面对车轱辘说“车轱辘话”,该啥滋味?对“训语”或充耳不闻,或当浮云,这也应了老司机的话,开车先练好脾气。就从练车开始吧!
http://yixiao.fudisk.com/xue/FS/nnss/1.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