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音(独客·寻诗)
RE:山水清音(独客·寻诗)
现代人在繁忙和喧嚣后最向往的是什么?人心所向必然是环境和人寰皆盈的优越地缘,而“山水清音”蕴涵了人们对生活更高层次的夙愿,回归自然与睿智的心灵之所在,好文,欣赏了!
山水清音(独客·寻诗)
.
.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山水清音
文章/独客·寻诗//编辑/叶的奉献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47>
一
天地间有大美而无言。
秋日的天空,辽阔明净;秋日的阳光,温润诱人。秋日的武陵,澄澈宁静。
武陵的山,伟岸,阔达,宽旷,如同土家男人的坚韧不拔与平和深沉。他,以一个民族灵魂与梦想的高度,把男人生命中那种荡气回肠的气节、那种超越灵肉的爱恨情仇,交织缠绵。他雄浑的气魄,则通过有形的海拔,彪炳着无言的矗立。
武陵的酉水,是温情的。她,若丝绸般的柔滑,如音乐般的流淌,似诗歌般的美妙,像极了土家女子的似水柔情。酉水,却又是博大的。因为博大而泽润苍生,因为博大而化育万物,因为博大而成就了酉水流域山水之间的肥沃与富庶,因为博大而造就了来凤山水风光的灵秀与妩媚。
二
车行于蜿蜒曲折的公路之上,一路无语,只把贪婪的目光穿透车窗,将远山近水、田野风光尽收眼底。想着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有些许兴奋,或者是期待,又或者是无法言明的惆怅——为何会有惆怅?难道真的好比就快要见到苦苦思念的情人一般,思念的过程美妙无比,真要面对了,却又害怕思念就此终结了。如若过程中所有的动感凝固,那么我是否该让思念不再飘逸?反正无法说清楚,也就懒得再去深究。
多年以前,我曾随父亲去过怯道河。记忆中的怯道河,河水清清,鸥鸟鸣鸣,奔流不息。此刻车窗外的怯道河,清清悠悠,随着车的飞奔而不断地向我们靠近,离我的目光近了,又缓缓地从我的眼前流向远方。如此温柔清凌的河水,就是多年前我见过的那条奔流的河吗?就是儿时随父亲淌过的那条河吗?
三
也就一转瞬的功夫,思绪尚来不及平息,车拐过了一条弯道后,便泊在了此行的目的地——茅眼洞。
清幽的怯道河水,在我们的嬉戏中,仿佛千万朵盛开的水晶花,晶莹剔透。水面,是风的吹拂与波的涟漪,一个要吹皱,一个要荡开,生生地挤压出一道道水痕,似龙似蛇,舞动盘旋,在柔滑无骨的怯道河上做出精美的画来。远处,山间轻飘柔曼的云雾,缠绕在山腰,山光水色,烟波曼舞,凌波微步。山,因水而媚,水,因山而秀。
行走在怯道河畔边,感受着微风的吹拂。习惯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突然享受到了这样静谧的风景,一时竟有了浮生若梦的感慨。恍惚间,山水有清音,时光,已然交错更迭。心,也竟然如风般轻灵、清爽、柔软而又激荡。
太阳透过云层,在群山间洒下斑驳的光,像极了城市里迷幻的霓虹灯影,让座座山峰熠熠生辉,彩袂飘飘。让心情放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竟有了一种久违的情怀,于不经意间便从云与山的彼端飘泻而来,细腻、透明,犹如土家少女手中刺绣的彩丝,灵动的飞舞着,绣出了山水清音的空濛,甚至将我这匆匆而来的过客,也给绣了进去,让我恍然间觉得有一种情绪顺着雾岚滑下来,滑进心里,仿若一首诗,仿若一幅画,仿若我在画中的田野阡陌间低吟浅唱。
此时,也许有人,在烟岚迷蒙的田野间躬耕,也许有人,在回家的山路上行走。而我,则是在放牧着梦中的云朵,追寻着诗意的家乡。徜徉在诗画的世界里,有灵气迎面而来,有醉意隐隐甘烈。此刻,我便是那个离心灵梦想最近的人。
四
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雅雅俗俗的香草香气,搭乘着于山际间秋阳里次第吹落的风,不断地撩拨着游人的身心,使人感到飘飘然,昏昏然。
这是九九重阳的日子,这是登高望远、祈福增寿、辟邪驱灾的日子,这是赏菊黄、簪菊花、喝菊酒、吃重阳糕、插茱萸草的日子。“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唐人刘兼远离故土,在重阳的日子里感叹自己半生颠沛流离,既感伤不得志,又叹息年华已逝,而满头雪霜更是羞戴茱萸难酬大志。古人的情操高贵无比,千年之后的我们可就没了这份高雅。只能怀揣着一份淡定,一份厚颜,做做样子而已。茱萸草是不认得的,也不知会不会生长在我们这地方,那么便寻一株芳草意思意思,倒亦无妨。
登上茅眼洞,已是气喘如牛。好在站得高的确望得远,虽不及有“登泰山而小天下”那种超然之心境,却也应了心旷神怡、豁然开朗之旷达。何况满身的倦惫随着风的抚慰和景的诱惑,于霎那之间便不见了踪影。凌绝顶而眺望,让我惊讶的是那片延绵的青绿,不由得心头涌上了一阵感动。漫山的绿树冠盖相连,如雾如岚。竹子的碧绿与松树的墨绿相间,层次错落。在风的迎送下,修竹沙沙,松涛阵阵,喁喁之间是无尽的缠绵。
五
石,是山的精灵。山的每一块石头都张扬着自己的个性。石浪,石笋,石柱,石松,仿佛每块都有一个美丽和令人回味的故事。站在这些充满灵性的石旁,我看到的不再是石,而是鲜活的图腾,正在演绎那一幕幕荡气回肠的传说。我甚至想,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灵石之魂守护着山,山才有了玲珑隽秀的身姿和雄浑厚重的气度,才有了傲然挺立天地间的精神。这种精神,孤独而永恒。
一注瀑布,从近百米高的洞口飞泻直下,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挂在灰青色的悬崖。伴随着哗哗水流声,我们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远处,怯道河在郁郁葱葱的山林映衬下,宛如一条玉带,绿得令人想竭心尽情地去保护它。近处,瀑布在我们脚下驰骋,潇洒地坠入谷底,玉珠四溅、烟生七彩。这不是一条气势磅礴的瀑布,也无有震耳欲聋的水声,但却同样打动人心的是她秀气的美,那直面扑来的湿润,宛若闺阁少女的羞涩与多情,令人流连,使人陶醉。
拾级而下,轻快如盈,与拾级而上的步履蹒跚果真有天壤之别。
六
静坐河畔,观云戏水。没有鸥歌声声,却有鱼影群群,轻咳一声,潜底。
灵性的水,片片点点,风韵卓姿。拾起一块小石滴落水里,噗通的声音惊起了一色寒秋。依稀宛似在梦里,曾记得年华失落在水畔,岁月深埋于水底,忙忙碌碌,原来竟是如此难以拾起。我愿是穿波而去的船夫,犁开时间的浪花,通达心灵的彼岸,去等待生命的换取。
回首间,梦似犹存,那是初醒的滋味;酒已浓烈,悄然浸透了时光的芳香;人生陈年的醇厚,依稀可闻。昨日落木萧萧的征程苦旅,已不重要,暂且放开心扉,把历经过的苦涩甘甜当做苍凉的鼓励,在感知中酝酿,在落寞中构思,只要心在跳,明天的太阳还会来临。
山水清音,大美无形。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采风》推荐作品(散文) 编号(0675)
http://vip.edmin.cn/files/128/115a.swf
文学風网站欢迎光临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山水清音
文章/独客·寻诗//编辑/叶的奉献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47>
一
天地间有大美而无言。
秋日的天空,辽阔明净;秋日的阳光,温润诱人。秋日的武陵,澄澈宁静。
武陵的山,伟岸,阔达,宽旷,如同土家男人的坚韧不拔与平和深沉。他,以一个民族灵魂与梦想的高度,把男人生命中那种荡气回肠的气节、那种超越灵肉的爱恨情仇,交织缠绵。他雄浑的气魄,则通过有形的海拔,彪炳着无言的矗立。
武陵的酉水,是温情的。她,若丝绸般的柔滑,如音乐般的流淌,似诗歌般的美妙,像极了土家女子的似水柔情。酉水,却又是博大的。因为博大而泽润苍生,因为博大而化育万物,因为博大而成就了酉水流域山水之间的肥沃与富庶,因为博大而造就了来凤山水风光的灵秀与妩媚。
二
车行于蜿蜒曲折的公路之上,一路无语,只把贪婪的目光穿透车窗,将远山近水、田野风光尽收眼底。想着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有些许兴奋,或者是期待,又或者是无法言明的惆怅——为何会有惆怅?难道真的好比就快要见到苦苦思念的情人一般,思念的过程美妙无比,真要面对了,却又害怕思念就此终结了。如若过程中所有的动感凝固,那么我是否该让思念不再飘逸?反正无法说清楚,也就懒得再去深究。
多年以前,我曾随父亲去过怯道河。记忆中的怯道河,河水清清,鸥鸟鸣鸣,奔流不息。此刻车窗外的怯道河,清清悠悠,随着车的飞奔而不断地向我们靠近,离我的目光近了,又缓缓地从我的眼前流向远方。如此温柔清凌的河水,就是多年前我见过的那条奔流的河吗?就是儿时随父亲淌过的那条河吗?
三
也就一转瞬的功夫,思绪尚来不及平息,车拐过了一条弯道后,便泊在了此行的目的地——茅眼洞。
清幽的怯道河水,在我们的嬉戏中,仿佛千万朵盛开的水晶花,晶莹剔透。水面,是风的吹拂与波的涟漪,一个要吹皱,一个要荡开,生生地挤压出一道道水痕,似龙似蛇,舞动盘旋,在柔滑无骨的怯道河上做出精美的画来。远处,山间轻飘柔曼的云雾,缠绕在山腰,山光水色,烟波曼舞,凌波微步。山,因水而媚,水,因山而秀。
行走在怯道河畔边,感受着微风的吹拂。习惯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突然享受到了这样静谧的风景,一时竟有了浮生若梦的感慨。恍惚间,山水有清音,时光,已然交错更迭。心,也竟然如风般轻灵、清爽、柔软而又激荡。
太阳透过云层,在群山间洒下斑驳的光,像极了城市里迷幻的霓虹灯影,让座座山峰熠熠生辉,彩袂飘飘。让心情放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竟有了一种久违的情怀,于不经意间便从云与山的彼端飘泻而来,细腻、透明,犹如土家少女手中刺绣的彩丝,灵动的飞舞着,绣出了山水清音的空濛,甚至将我这匆匆而来的过客,也给绣了进去,让我恍然间觉得有一种情绪顺着雾岚滑下来,滑进心里,仿若一首诗,仿若一幅画,仿若我在画中的田野阡陌间低吟浅唱。
此时,也许有人,在烟岚迷蒙的田野间躬耕,也许有人,在回家的山路上行走。而我,则是在放牧着梦中的云朵,追寻着诗意的家乡。徜徉在诗画的世界里,有灵气迎面而来,有醉意隐隐甘烈。此刻,我便是那个离心灵梦想最近的人。
四
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雅雅俗俗的香草香气,搭乘着于山际间秋阳里次第吹落的风,不断地撩拨着游人的身心,使人感到飘飘然,昏昏然。
这是九九重阳的日子,这是登高望远、祈福增寿、辟邪驱灾的日子,这是赏菊黄、簪菊花、喝菊酒、吃重阳糕、插茱萸草的日子。“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唐人刘兼远离故土,在重阳的日子里感叹自己半生颠沛流离,既感伤不得志,又叹息年华已逝,而满头雪霜更是羞戴茱萸难酬大志。古人的情操高贵无比,千年之后的我们可就没了这份高雅。只能怀揣着一份淡定,一份厚颜,做做样子而已。茱萸草是不认得的,也不知会不会生长在我们这地方,那么便寻一株芳草意思意思,倒亦无妨。
登上茅眼洞,已是气喘如牛。好在站得高的确望得远,虽不及有“登泰山而小天下”那种超然之心境,却也应了心旷神怡、豁然开朗之旷达。何况满身的倦惫随着风的抚慰和景的诱惑,于霎那之间便不见了踪影。凌绝顶而眺望,让我惊讶的是那片延绵的青绿,不由得心头涌上了一阵感动。漫山的绿树冠盖相连,如雾如岚。竹子的碧绿与松树的墨绿相间,层次错落。在风的迎送下,修竹沙沙,松涛阵阵,喁喁之间是无尽的缠绵。
五
石,是山的精灵。山的每一块石头都张扬着自己的个性。石浪,石笋,石柱,石松,仿佛每块都有一个美丽和令人回味的故事。站在这些充满灵性的石旁,我看到的不再是石,而是鲜活的图腾,正在演绎那一幕幕荡气回肠的传说。我甚至想,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灵石之魂守护着山,山才有了玲珑隽秀的身姿和雄浑厚重的气度,才有了傲然挺立天地间的精神。这种精神,孤独而永恒。
一注瀑布,从近百米高的洞口飞泻直下,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挂在灰青色的悬崖。伴随着哗哗水流声,我们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远处,怯道河在郁郁葱葱的山林映衬下,宛如一条玉带,绿得令人想竭心尽情地去保护它。近处,瀑布在我们脚下驰骋,潇洒地坠入谷底,玉珠四溅、烟生七彩。这不是一条气势磅礴的瀑布,也无有震耳欲聋的水声,但却同样打动人心的是她秀气的美,那直面扑来的湿润,宛若闺阁少女的羞涩与多情,令人流连,使人陶醉。
拾级而下,轻快如盈,与拾级而上的步履蹒跚果真有天壤之别。
六
静坐河畔,观云戏水。没有鸥歌声声,却有鱼影群群,轻咳一声,潜底。
灵性的水,片片点点,风韵卓姿。拾起一块小石滴落水里,噗通的声音惊起了一色寒秋。依稀宛似在梦里,曾记得年华失落在水畔,岁月深埋于水底,忙忙碌碌,原来竟是如此难以拾起。我愿是穿波而去的船夫,犁开时间的浪花,通达心灵的彼岸,去等待生命的换取。
回首间,梦似犹存,那是初醒的滋味;酒已浓烈,悄然浸透了时光的芳香;人生陈年的醇厚,依稀可闻。昨日落木萧萧的征程苦旅,已不重要,暂且放开心扉,把历经过的苦涩甘甜当做苍凉的鼓励,在感知中酝酿,在落寞中构思,只要心在跳,明天的太阳还会来临。
山水清音,大美无形。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采风》推荐作品(散文) 编号(0675)
http://vip.edmin.cn/files/128/115a.swf
文学風网站欢迎光临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RE:山水清音(独客·寻诗)
衷心感谢乐乐小妹,每一款边框都包涵着你的心血,我们用起来的时候非常方便,你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