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父母恩最深(演仁)
当知父母恩最深(演仁)
当知父母恩最深(演仁)发表日期:2006年11月11日 出处:原创 作者:演仁(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 本页面已被访问 55 次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当知父母恩最深编辑:小荷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07.jpg" border=0>文/演仁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女儿春节回成都来结婚,家里没有买任何东西给她作嫁妆,一点微薄的资助也被她谢绝。我正过意不去,女儿看见我那要预热半个小时才勉强可看的旧电视机,反而决定重新买一台新的大彩电送给我。平时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地度过三十多个春秋的教书匠,面对女儿的一片孝心,竟无半句佳话可表,只在心里反复念着四个字——阿弥陀佛——女儿懂事了。 时隔两天,在大街上遇见一对夫妇,那是学生家长,谈话中他们说道: “儿子今天过生日,要我们回避。附近又没有去处,只得逛街了。” “为什么?”我大吃一惊。“你还不知道呀,这是当今青少年的时髦。过生日请小伙伴来家玩,大人在家,玩不痛快,要求父母离开,离开之前还要把他们吃的玩的东西准备好。” 为此,开学第一天,我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骂”开了:“如今有一种所谓的时髦,就是孩子过生日父母要回避。我真不知道这样的儿女还知不知羞耻。你们想一想,你们出生那天,正是你母亲最痛苦的一天,父亲最焦虑的一天,你们父母用自己最大的痛苦和焦虑迎来一个小生命,迎来他们的幸福和希望,之后,又年年为这幸福和希望辛苦地耕耘。你们过生日,首先应该感谢父母的恩德,让父母的希望有所寄托,幸福变为现实。而现在,不仅不报恩,竟然为自己生日的快乐把父母赶出家门,让父母流浪在街头。良心何在?于心何忍?” “骂”过之后,思绪仍然久久不能平静。重温佛祖释迦牟尼的训示,凡谈到报恩,都首先谈报父母恩,如“居孝事父母”(《法句经·吉祥品》),“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四十二章经》),“当知父母恩最深”(《心地观经》),“夫善之报者,莫大于孝”(《未生冤经》),“孝养父母,恭敬师长”(《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等等,又使我想起中央电视台插放的《东方之子》节日中,记者采访一位在反腐败斗争中不畏权势,不被利诱,攻克大案的检察长时,问道:“听说你过去选拔干部时,第一个条件就是看他是不是孝敬父母,为什么呢?” 检察长回答说:“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他还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吗?” 是啊,连父母恩都不报,怎么谈得上报师长恩、众生恩、国土恩呢?时代在进步,旧时报父母恩的一些作法当然不能采用了,如儒家主张的“父母在,不远游”,即使在封建社会也难于做到;过生日时禁食一天,告诫自己不忘父母的恩德也不必去实行;父母去逝后于坟前结茅守孝三年更不能仿效;《二十四孝图》中的许多做法也只能作为中华民族道德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记忆而留存。不作古人奴,并非完全不要孝道。时代变迁,方式可改,而孝道永存。 报父母恩,也不能只停留在子女与父母的情义上,而应该提高到道德上、人格上去认识。过去的“十年浩劫”中,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派系斗争”下,父母与子女分道扬镳或反目为仇的许多悲剧,曾经造成伦理道德上的极度混乱,现在虽然“拨乱反正”,但市场经济下一些社会沉渣泛起,以违背道德根源为时髦,连教育也成了苍白的说教,这怎能不使人感到忧心?可以说,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至少是一个道德、人格不健全的人;而一个不孝敬父母的民族,则是一个灵魂充满恐怖、仇恨的民族。所以,人类在物质文明上的进步过程中缺少甚至损害精神文明的建设,其后果将是可悲的。 佛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是我父母。”(《梵网经》)把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扩大到一切生灵,这是何等博大的慈悲胸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就是在六道轮回中一个游弋的灵魂又得到依附,为人之子女不久会为人之父母,又去迎接另一个游弋的灵魂来到世间,世代流转,生生不息。因而,已经为人父母的人,是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是如何对待父母的,如果做到了“问心无愧”的地步,那将是幸福的根苗。与其去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如从自身作起。因果不紊,业报随转。 前几天得女儿来信,说她因科研成绩突出而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那是她刚过二十五岁生日不久;我随即将那毛笔篆书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送给她,心里仍念着那四个字——阿弥陀佛——女儿成才了。正道是: 普天恩德全图报,犹先当报父母恩。一生无愧为人子,长留佳话照儿孙。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07.jpg"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09.jpg"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12.jpg"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13.jpg"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14.jpg"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10.jpg"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11.jpg"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15.jpg"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www.coolhot.cn/680/hongxiu/yaoya ... es/007.jpg" border=0> 老站评论: 发表人:情暖人间发表人邮件:[email protected]发表时间:2006-11-17 8:37:00难得有这样孝顺的儿女,是老师点滴教育的结果。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