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农村春节习俗之—打豆腐【重阳】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岁岁重阳
帖子: 277
注册时间: 周二 2月 17, 2009 9:36 pm

三峡农村春节习俗之—打豆腐【重阳】

帖子 岁岁重阳 »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三峡农村春节习俗之——


打豆腐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七不炒八不闹,二十九里炸虼蚤”。这是在孩童时期,母亲教给我的生活知识,意思是农历腊月间,逢七不能炒花生瓜子,逢八不能打过年豆腐(农村称加工豆腐为“打豆腐”)。至于是什么原因,母亲也没有解释,所以至今我也没弄个明白。
打过年豆腐,在我的记忆中,是农村准备春节的重要环节,尽管城里到处有卖,也要用自家种植的黄豆浸泡,用自家的石磨打浆,用自家的土灶煮熬,用自家的木架压榨,做成自家的过年豆腐。好像不这样做,那豆腐吃起来心里不踏实似的。这也许就是农民淳朴实在的体现——靠自己的劳动生活,用生活享受劳动成果。
在农村,家里打豆腐是一件辛苦活儿。要提前把黄豆摊在筛子里,筛除灰尘,拣出杂质,并用石磨退皮。然后用净水浸泡好几天,直到把豆瓣泡软了才涟水上磨碾磨成浆。为了多出豆腐出好豆腐,打浆时必须一小勺一小勺地喂磨,往往两升黄豆要磨上半天时间,累的推磨人汗流浃背,腰酸臂软,所以这样的活计多半由男人来完成。
豆浆磨好了,接着就是滤浆。滤浆是女人的任务,事先准备一个缝制的纱布口袋并漂洗干净,将一个木制井字型的“豆腐架”搁在锅沿上。主人把豆浆装进口袋,放在豆腐架上使劲地揉挤,让细腻的浆水透过纱布流到锅里,直到口袋里只剩下粗慥的豆渣为止。
烧浆是打豆腐最为关键的一环。烧浆前要适量地在豆浆里放进石膏粉,据说这石膏粉是使豆浆凝固的必备添加剂,否则,烧出来的一定不是豆腐而是豆浆。石膏粉放进去后还要使劲地搅拌,让其均匀地溶解在豆浆里。烧浆的火候十分关键,开始要用猛火加热,待锅里的豆浆开始冒泡泡时,又要改为文火慢慢催熟。然后熄火盖锅,让煮熟的豆浆慢慢冷却。豆腐制作的成败,至此也就基本上盖棺定论了。
打豆腐的最后一环,是将冷却好的豆浆小心地舀进早已铺好过滤纱布的“豆腐箱”里,盖上盖子,压上重物,让豆浆里的水分完全挤出来。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夜晚。第二天早上,一箱白白嫩嫩的过年豆腐就大功告成了。主人将压好的豆腐划成小方块,放进干净的盆里,加上干净水泡住,等待过年做菜。
农村打过年豆腐,要视家境状况而定。一般地要准备两至三箱,才能满足过年需要。有的家里黄豆欠收,也有打不起过年豆腐的。如果亲朋邻居此时送上几升黄豆或者一箱豆腐,也算得上是一个天大的人情。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文编/重阳
清风
帖子: 4701
注册时间: 周六 7月 26, 2008 3:06 am

RE:三峡农村春节习俗之—打豆腐【重阳】

帖子 清风 »

元宵节快乐,重阳!你选择的边框非常漂亮,编辑很好,欣赏啦,文章让人们了解三峡风俗,精彩的人生又增长了一些知识,是文学风给了我们无穷乐趣!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