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平(桐城书童)
天 平(桐城书童)
天 平
◇ 文/桐城书童
四周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瑟瑟北风在耳边呼啸,他一个人孤凌凌站在陡峭的悬崖边上一块小平台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突然半空里伸出一只黑手狠狠的在背后推了一把,他就象一片落叶一样从悬崖上跌了下去,无助在半空中飘舞着,呼喊着,不断在下落,下落…… “不!不!不要!不要这样!”张春生突然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而起,一身冷汗他惊醒了,爱人王静起身关切的搂住他的肩膀问道:“春生,春生你怎么了?” 他一夜的烙烧饼翻来覆去的折腾,快天亮了好不容易刚有点困意,就做了这样的恶梦,“滴滴滴……滴滴滴”闹钟响了,又到该起床的时间了。 “哦,没有什么!“他长叹一声怅然地又倒了下去。 “不然你早上就不要去上班了,多休息一会儿,下午再去?”王静看着他的脸色试探地问。 “不行,早上市里还有一个会,我必须参加。”张春生满脸的疲倦但已经无奈地起身开始穿衣服了。 “爸,今天你又最后一名。”等张春生洗漱完毕走出卫生间,餐桌已经摆上了贤惠的妻子做好的他每日必吃的手擀面,妻子和女儿张晓洁已经吃好早饭,背着书包准备出门了。 “你今天不要忘记去廖市长那儿探探口气哦。”妻子临出门叮咛道。 “知道了,你不要管了。上班去吧”他一脸的不高兴无奈地挥了挥手。 马上要换届了,据可靠消息,最近市里干部可能要有大的变动,廖市长可能要进省里,空出来的位置,目前呼声最高的有二个人,一个是省发改委副主任刘桥,一个就是现任副市长张春生。 偏偏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件棘手的事情让张春生寝食难安了,在他主管的今年省五十大庆献礼的基建项目中,市图书馆新建准备招标施工单位。按照不成文的潜规则,一般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说白了很多都是做样子的,事先内部领导确定了施工单位,再找几个陪绑的施工企业做做样子也就过去了。 然而今年市图书馆新馆初步估算投资大约7个亿,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规模将位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新馆建筑工期为3年,建成后据说可藏书500万册,可同时容纳5000名市民借书、阅览。于是前来竞争的施工单位很多,最近张春生副市长真可谓门庭若市,手机电话连绵不断,弄得他上班办公室都不敢多呆,总是找借口不是下现场,就是下基层检查工作,但这其中有两个施工队伍他是无论如何不敢推的,一个是廖市长弟弟的市建一公司,一个是常务副省长林达远的儿子省建八公司的十二分公司。可据他组织专家详细考察,这两个施工单位都属于挂靠企业,自己并没有充足的施工技术和能力担任这项工程,一旦决策的时候他这个领导小组组长运作不好,也许那将是新的一座“凤凰桥事件”,后果严重是无法估量的,同时也会意味着张春生整个政治生命的完结. 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社会任何背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张春生,能做到今天的位置,也是历尽了一番不未人知的艰辛,他深知官场官高一级压死人的门道。尤其是现在这种关键时刻,在自己的提拔任命上这两个人的说话都是举足轻重的,这两个人他是谁也不敢得罪。官场就是这样,有些事情说得也做得,有些事情说不得可做得,有些事情说得做不得,可有些事情就是不可说也不可做了,至于如何区分就是个人悟的水平了. 前两天他还按照约好的时间去了廖市长的办公室,去请示一些工作,还专门提到了图书馆的事情, “廖市长,您看关于这个图书馆施工单位确定的事?” “春生,这件事情你是总负责,具体事项你就不要请示我了。”廖市长慢条斯理满脸微笑看着桌子对面坐的张春生。 “我相信你,好事情一定要办好哦!这可是我们市的献礼工程阿!” 他试图从市长的言语中揣摩出点什么,希望能透露只言片语,但市长的话却严丝合缝,除了显得很亲切,别的什么也没有听出来。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要开市图书馆招投标会议了,他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再权衡了。 端起碗来张春生实在没有一点胃口,看了一下表已经八点一刻了,这可违背了他多年来上班不迟到的原则,司机小王在楼下肯定也等急了,他急匆匆夹起包来奔出了家门。 在下到三楼的时候碰见了楼下的邻居:“老书记早!”张春生打着招呼。 退休的老李原市委书记刚从早市上买菜回来,边上楼嘴里还边嘟囔着:“早!这是谁呀?弄的楼梯上都是水,这要把谁摔了可不得了。”
突然这时张春生的手机响了,是在组织部老同学老李的电话:“哎,老同学,给你透露一个最新消息,林副省长这次要被排挤到政协去了,那权利可就大打折扣了……” 张春生一听心中一动,一分神没有注意脚下,只听楼道里一阵剧响,“库通通……” “大腿腿股骨折了,需要卧床休息三个月。”大夫看着X光片子说。 躺着病床上鼻青脸肿的张春生副市长一脸的无奈长叹了一声。 2008年 4月13日
◇ 编辑:清风
RE:天 平(桐城书童)
你好,桐城书童小妹!文学风欢迎你,小妹提出的问题,大姐迟复为歉,几乎每一篇文学风的作品都有加边框插音乐与图片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