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生 情(四)(老水兵)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老水兵
帖子: 236
注册时间: 周六 6月 13, 2009 12:36 pm

师 生 情(四)(老水兵)

帖子 老水兵 »







































































师 生 情(四)

文/老水兵 编/细雨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第二天,村主任贾浩然,妇联主任江艳丽来到陈家。同陈姨打招呼后,就由韩东陪同,参观蔬菜大棚。两位主任边参观,边赞叹不已。回到上房,贾主任和陈姨商量,打算在陈姨大棚的北面也盖两座大棚。不过,水源问题请陈老师帮助解决。陈姨欣然同意,并对贾主任说;“主任,你可以考察一下,如果大棚经济效益好,对乡亲致富有好处,你就带领大家多建几座大棚。机井供水没有问题。村里人对我家这样照顾,我家想报答还没有机会呢。”贾主任说道;“陈老师您放心,我会和韩东好好商量,看看你家的机井有多大能力,能供几个大棚用水。当然,用你家水,我们也要付费,不能让你家吃亏。”两位主任高兴地走了。韩东又返回大棚里,这时王静正在侍弄韮菜呐。韩东同她打了招呼,就去黄瓜地立支架。大棚里的蔬菜种植,已经有二个月了,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国庆节就可以上市了。他们边干活边说话.王静说;“韩东你看,昨天,我妈的情绪怎样,对我爸的痛恨还那么大吗?”韩东回道;“大还是那样大,只不过更理智些。”王静感到十分新奇,忙问道;“你说说看,你对婚姻是怎么看的。”韩东说道;“我虽然年纪小,没经历婚姻的体验。但是,我小时侯在你家住过三天之后,你妈妈的婚姻给我的印象就是痛苦。你妈妈昨晚一席话,我明白一个道理,婚姻可能给双方带来幸福,也可能带来痛苦。如何避免痛苦,争取幸福,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要改变观念。也就是说,不要把婚姻看的太死,要改变那种不管婚后发生什麽事,都要始终如一的死观念。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时代不同了,对婚姻的态度也应有所改变才是。其实,婚姻并不是一次选择,而是数次选择。婚前要选择,婚后也要选择。例如,象家庭暴力这样的悲剧婚姻,就应该及时的了断。”王静静静地听着,内心佩服得五体投地。心中想,韩东这样年轻就有这样的见地,说的如此明白,真是一个聪明人,心中有了几分敬佩和尊重。王静却回道;“行了,小小年纪就有这翻宏论,你要是再大点,结了婚,你还要著书立说呢。好了,回家吧。”他们回到大院,看见陈姨正在准备饲料。韩东就帮助陈姨拎着饲料桶去喂猪,喂鸡,王静就忙着作晚饭。外面的活计干完了,饭也摆上炕桌,三个人,有说有笑的用起晚饭来。陈姨问王静;“大棚里的活学的怎么样。”王静笑着说道;“人家刚学,还早呢。”韩东忙接过话茬说到;“我姐姐学的可快了,上水,消毒,配制肥料都差不多了。”陈姨且笑着说道;“我问的是你姐,也没问你,你替你姐回答啥呀。”韩东的脸立即红了,忙用手触了一下王静的胳膊,轻轻地说道;“你快说呀。”王静笑了,过去拉着妈妈的胳膊嗔怪道;“妈,你怪小弟向着我说话了不是。其实,这正是他回答的问题,他是我的师傅呵。不过,上水,消毒还有点发蒙,不算熟练。”陈姨笑了,“就你多嘴,我没怪东东。我是说你自己乍不说。看来,你还要好好向东东学习才对。”王静忙高声回道;“是妈妈,我记住了”说完,就冷不丁亲了她妈妈的脸頰一口。韩东看了后,很羡慕。陈姨看见王静乐的那样开心,心想,她自从女婿何强去世后,就没有这样高兴过。看来,韩东这孩子和她还和得来。如果,韩东要能接受她,也了却我一块心病。就忙问王静道;“王静,我问你,你婆婆能让你来我家干活吗。”王静说道;“我婆婆那里没啥。我呢,想彻底搬回家住。你们行的话,村上行不行。这边说好了,我好回去同婆婆商量。我估计婆婆那里没问题,我把房子交给她,她还能有啥问题。”说完就瞧着妈妈的眼睛,似乎在等待妈妈的回答。陈姨稍后说道;“你最好先将户口也迁移过来。如果村上有说道,我们再慢慢想办法解决。韩东你看哪。”韩东忙回道;“大姐的事,陈姨的意见是对的。姐夫去世了,姐姐在婆婆那边继续生活,恐怕会困难.迁回家是最好的办法。只是,我住在这里,姐姐回家来是不是不方便。如果真的感到不方便的话,我可以先搬到大棚去住,以后的事再商量办法。” 王静先听到韩东同意妈妈的意见,心里好高兴。忽然,又听到他要搬出去住,倒吓了一大跳。脸色红红的,冲着韩东激动地说道;“谁说不方便来着,人家就看你在我家住,我才愿意搬回来住。你要搬出去住,那我就不搬回来好了。”说完就擦起眼泪来。韩东看见静姐急得流泪的样子,也着实被吓着了。忙道歉道;“真没想到,我说的话,竟这样伤静姐姐的心。好了,别哭了,我不搬出去就是了。”王静听到韩东的表态, 这才破涕为笑。嗔怪道;“谁叫你胡说来着,你要因为我就搬出去住,我妈才不会让我搬回来住呢。”王静说完,就瞧着妈妈,希望妈妈说句公道话。陈姨笑了.看见自己的女儿,这样在意韩东的意见,心中又有了几分把握。随后说道;“王静说的对,我们娘俩都离不开东东。你姐姐搬回来,我们这个家就三口人了。干活的事,我们还指靠东东拿主意,想办法,出力气呢。好了,就这样定了。王静,我看,你明天就回去处理婆婆那边的事情吧。”王静回道;“那好吧。”陈姨说道;“好了,时侯不早了,都休息吧。”韩东回东屋睡觉去了。
王静却睡不着。躺在被窝里跟妈妈说话;“妈,您看韩东这个人怎么样?”陈姨反问道:“静儿,你说的是啥意思啊。”王静说;“妈您看,我总觉得和韩东有缘。您想,他十二岁那年,您把他领到咱家。是您安排他在我的房间,和我一铺炕睡三天觉。半夜里,您和爸爸打架,把他吓哭了。他就钻进我的被窝里,让我搂着他睡觉。那时侯倒没什么感觉。可是,现在再想起那件事,总觉得怪怪地。特别是这一次相见,仿佛是老天爷安排的。你看,我虽然结婚了,可是,现在又单身了。他呢,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最让我惊奇的是,我们一见面,就特别亲切。我们呆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都感到很开心。妈,您说,这叫不叫缘分。”妈妈边听她述说,边观察到女儿那种兴奋的心情,心想,这孩子可能着迷了。忙问到;“你跟韩东直接说过你的这种想法吗?”王静脸红红的说;“乍说呀。我都快三十岁的女人了,人家才二十五岁。万一说不到一起,那多不好。”妈妈回道;“那咋办呐,你想让妈替你说和去。那可不成.我是他的老师,我去挑明,他如果打心眼里不同意,那就等于给人家施加压力。这不好,妈妈告诉你,妈支持你的想法。如果成了,也了却妈妈的一块心病。但是,这件事必须你自己和他谈。以我看,韩东对你似乎有意思,你一挑明准成。”王静听妈妈一说,竟兴奋不已。伸出两只手,搂住妈妈的脖子,撒娇似地说;“谢谢妈妈。”妈妈说;“都三十的人了,还象个孩子。好了,睡觉吧。”可是,王静那里还睡得着,象翻烧饼似的,搅得娘俩久久不能入睡。韩东呢,他也睡不着,他脑子里想的竟是姐姐的事。姐姐要搬回家里住了,他特别高兴,他也觉得自己怪怪的。姐姐搬回家,我高兴个啥呢,和我有关系吗,他不得而知。
第二天,韩东套个驴车,车上铺一张毡子。韩东坐在车的前沿,王静坐在车的中间。 一路上,两人的心情甭提多高兴了。只见天是蓝蓝的天, 地是黄黄的地, 河是白白的水, 山是缓缓的坡。 驴儿在欢快的跑,人儿呢,只是瞧啊瞧的。 车过了漫水桥,王静突然问韩东;“ 你说,我还回来吗。”韩东睁着惊愕的眼睛,问道;“乍的,翻悔了吗。”王静看见他着急的样子,刹是好笑。嘻嘻地笑着说道;“翻悔啥呀。”“是啊,”韩东怔住了。姐姐也没有承诺啥呀。想到这儿,韩东的脸色红红的。愣愣的瞧着王静的眼睛,好一会没有话说。王静更兴奋,连连追问;“ 你说呀,我翻悔啥呀。” 韩东真急了,竟脱口而出;“你不是说,你搬回家之后,我们家就三口人吗。”“是啊,三口人又怎样?”韩东嗑嗑巴巴地回道;“三口人就是一家人哪。”王静又问道;“一家人又怎样,”韩东怯怯地回道;“咱俩不能总是姐弟关系吧?”王静又问道;“那应该是什麽关系?”韩东瞧着王静的眼睛,轻轻的回道;“你给我当老婆行吗?”只见王静的脸腾的就红了,接着双手捂住脸颊低下头,轻轻的哭泣起来。这可吓坏韩东,不知如何是好。忙道欠道;“姐,你别哭,都是我闹着玩的,只当我白说好了。”韩东想用手搭在王静的肩膀上,以表安慰。但是,韩东却把手收回来。此时的韩东羞愧难当,悔恨自己口出狂言,伤害了姐姐的自尊心。突然,王静抬起头,脸颊红红的,充满泪水的眼睛,却显得很兴奋。认真的瞧着韩东的眼睛,问道;“韩东,你真想娶我为你的妻子吗?”这一问,倒叫韩东怔住了,好长时间说不出话了。王静急了,双手推着韩东的肩膀问道;“ 韩东你说话呀,” 韩东这才醒过腔来。眼睛已经湿润,忙回道;“ 姐姐,这是真的吗,你真的想嫁给我,作我的媳妇吗。”王静紧盯着韩东的眼睛,坚定地点点头,说道;“ 韩东,姐愿意嫁给你,你娶我吗?” 韩东这才明白过来,郑重地说道;“ 姐,我愿意娶姐姐作我的妻子。”说罢,俩人相拥而泣。两个人第一次敞开心屝,兴奋地说着心里话。真如决堤的水,喷涌而出,涛涛不止。猛抬头,中水村快到了。王静只好跳下车,向韩东摆手告别。边走边说;“ 别忘了,下礼拜的今天来接我。王静渐渐地走远了。韩东多少有点惆怅,慢慢地调转车头,向家里走去。
一个礼拜之后,韩东如约将王静接回家。国庆节那天,陈姨为韩东和王静举办结婚典礼。县委副书纪郝如宾,教育局长郑仁礼,县妇联主任李兰璇,县农科所所长金大年,技术员董翔飞,被邀出席婚礼。陈姨准备五桌宴席,乡亲们又自动加了五桌。从屋里,到院里,满满地祝贺的人群。兴高采烈,吆三喝六,好不热闹。最为高兴的当属韩东和王静了。只见韩东桌桌敬酒,人人招呼。王静则只跟女同胞对饮,也早以陶情使性,其乐融融。而作为家长的陈玉琴更觉兴奋不已。五六年了,从没有这样高兴的日子。而是,没头没脑的烦恼,漫长的孤寂,突然变故.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亲人的离散。今天该多麽美好,自己欣赏的学生和自己的女儿,结为连理,解了自己一块心病。再往前想,这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自己的晚年该不会再有什么坎坷际遇了吧。陈姨不断和老同学,关心过她的学生,还有乡里乡亲的邻居,说话,唠呵。真情连连,不带倦色。席间,老同学金大年约她去参观蔬菜大棚,她未加思索就欣然同往。进了大棚,她看见金大年很高兴,就再三表白对他帮助的感激之意。金大年忙制止说道;“同学之间这一点帮助,算不了什么。可千万别挂在嘴边,那样就不是老同学了。”陈玉琴看他不自在,就不说这样话了。她刚想领着金大年,到大棚里面看苦瓜新品种。突然,金大年站在那里不动,两只眼睛紧盯着陈玉琴不放。那脸色怪怪的,着实令陈玉琴吓了一跳。 她忙问道;“大年,你这是怎么了。” 只见金大年苦酸着脸说到;“ 玉琴,你是我第一个恋人,到现在为止,也是我唯一的恋人。自从你和王岗结婚以后,我就不再谈恋爱,独处至今。老天有眼,那个傲气十足的傢伙,把你推到我的身边,我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我郑重地向老同学陈玉琴求婚,请玉琴嫁给我。”说话间,金大年已泪流满面。金大年求婚的举动,竟吓坏了陈玉琴。她用惊鄂的眼神,看着眼前对她求婚的男子,足足看他有几分钟的光景。忽然,她重重地哎了一声,眼睛也潮湿起来。她缓缓地说到;“大年,有什么话,以后再说行吗。”陈玉琴冷静地回答,倒让激动不已的金大年羞愧万分。忙道欠道;“ 真对不起,在孩子的喜事,还没有办完之前,我竟唐突地提自己的事。真真地鬼迷心窍,让你见笑了。” 陈玉琴笑着说道;“ 老同学吗,有什么话就痛快说,说出来心里会好受些。好了,回去吧,不然,孩子们会找我们的。”说完,她转身往大院走去。婚宴接近尾声,宾客有的已经退出,有的正在告别。县委书纪等几位贵宾,也向陈玉琴告别,然后乘车而去。乡亲们的餐具,自己收拾走了。剩下的桌椅板凳,杯盘碗筷,剩饭剩菜,都由韩东,王静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陈姨倒觉得有些累,倒在西屋的炕上歇着。韩东,王静向妈妈问了安,回东屋歇息去了。
西屋的炕上,陈玉琴翻来覆去睡不着。金大年在大棚里,向她求婚的情景,在脑海里不断闪现,搅得她心烦意乱。 想那金大年,心诚的样子,也着实让人心动。可是,当年王岗的表态,不是比金大年今天的表态更令人感动吗。 然而,结婚后的王岗却变成了魔鬼。足见,男人的誓言是不能轻信的。这样一想,陈姨竟庆幸自己的冷静,没有重犯当年轻率的错误。陈姨又一想, 金大年不是王岗,尤其是他所说, 我是他唯一的恋人,三十几年没有娶妻,独处自今。这个情节,也好了解,只要问一问老郝,小郑他们就清楚了。退一步想,假如,金大年的情况是真实的,对我的感情也是真诚的,那我就嫁给他吗。再说,韩东,王静呢,我也要离开他们吗。他们可是我最困难的时侯,来到我的身旁。尤其是韩东这孩子,在我无助的时侯,是他和贾洋生解救了我。舍弃自己的家,怀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帮我安家,帮我建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如果我现在就离开他们,韩东受得了吗。他那股子拼命的生活勇气还能保持吗。她脑子很乱,理不出个头序,渐渐地睡着了。

(未完待续)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幽谷听琴
帖子: 648
注册时间: 周五 4月 03, 2009 4:06 am

RE:师 生 情(四)(老水兵)

帖子 幽谷听琴 »

原来老师的故事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转折,好想一气呵成把全篇故事看完……
老水兵
帖子: 236
注册时间: 周六 6月 13, 2009 12:36 pm

RE:师 生 情(四)(老水兵)

帖子 老水兵 »

谢谢幽谷老师的关注和指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