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西欧(三)荷兰(珍妮)
云游西欧(三)荷兰(珍妮)
云 游 西 欧
(三)荷兰
作者:珍妮*编辑:细雨
我们于7月15日上午9点多离开布鲁塞尔,前往荷兰,一路风景如画,马路上除了有少量的汽车行驶外,很少见到行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欧洲人口本来就少,二是正值外出度假季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清新,清洁;清净,清爽。
荷兰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万,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居民36%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过去的荷兰人与世有争,不但征服了大海,也征服了许多民族,中国曾经就受过他们的屈辱,八国联军和台湾的被殖民都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进入荷兰境内,就好像来到了我国的藏北和内蒙古大草原,眼前是永远也望不到边的绿色海洋,真的是风吹草地见牛羊。大片嫩绿肥美的草原上,有珍珠般散落的白羊,有星罗棋布般的黑牛,它们悠闲自得,点缀其间。还有茂盛的庄稼、别致的荷兰民居,构成了一幅无以伦比的完美画卷,正因为有了这样美论美奂的自然景观,所以就造就了梵高这样举世闻名的画家。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造就艺术,相辅相成。 荷兰人的伟大,不来这里感受不到,这完美的画卷,一马平川的草原,原来是大西洋的一份子,是荷兰人以围堰的形式,把海水抽干,然后种上芦苇,栽上树木,再改造成草原、粮田,种植花卉。这个比海平面低4米之多的绿色王国,就是与大海争来的结果。在与海争陆地的同时,他们发明了风车和木鞋。
荷兰是钻石王国。到迄今为止钻石价格的升降还要看他们的脸色,那是因为他们掌控着全球80%还多的钻石。他们的国家既没有矿产,也没有矿源,怎么能成为钻石王国呢?是因为盛产钻石的南非,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他们通过强掠、豪取,广积、丰囤,就形成了霸主的地位。
荷兰是花卉王国,享有世界花都之美誉,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由于过去对郁金香过分炒作,曾经还造成过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泡沫。荷兰的鲜花,出口全世界,因为交通便捷,早上的鲜花,中午运到纽约市场一样芬芳欲滴。所以鲜花给这个国家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荷兰的法律非常宽松,吸食大麻、罂粟壳是合法的,只有摇头丸、海洛因、冰毒是违法的。荷兰人把性看得很淡,家庭观念是共同遵守,共同完成。荷兰的社会秩序很好,属高福利国家,监狱待遇也不错,有的流浪汉想坐牢,就故意砸玻璃,滋事,结果政府只能加以劝阻或定期半年或一年后再收监,这样就控制了犯人的数量。 荷兰贫富差别不大,主要靠政府调空,最多的统筹可以高达80%,也就是说收入100元,调空后只有20元是自己的,这大概就是人们想象中的共产主义吧。荷兰人慢节奏,性情好,寿命长,挣钱不是为了吃饭、穿衣(政府行为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而是为了旅游,所以我们来到时基本上看不到几个人影,店面、商场大多都是紧闭着。 在荷兰,我们首先去了北海渔村,这是一个很小、且及其美丽的小渔村,与大西洋只有一堤之隔,堤内是各式各样、精巧美丽的花园小楼;悠闲的主人们,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还有来自许多国家的游客。堤外是浩瀚无比的大西洋,茫茫的大海上,白帆点点,船舶如梭,加上无数的海鸥,谱写着一曲和谐动听的歌。 在这里,我们看了有关荷兰人与大海争陆地的经过,还有许多关于荷兰发展与奋进的历史大片。
之后,大家来到一家西式餐馆,吃了那里的风味小吃。小吃很有特色,内容也很丰富,海鲜和蔬菜大多都是生的,吃法也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截然不同,老实说还真的很难接受,只能是体念一次罢了。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走在小村的街堤上,除了欣赏美景和拍照之外,当然免不了购物。这里的小商品特别多,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同伴中,很多人都买了特色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有几位东北大哥特别幽默,说他们买的东西是送给家里大老婆和小老婆的(纯玩笑话),并且在汇报所购物件价格时:大老婆的是在后面加零,小老婆的是在后面减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很快就到了集合时间,接下来是乘车去参观风车村和木鞋厂。
荷兰是风车王国,在风车村我们见到了很多古老的、新式的风车,今天他们除了展览外,大多失去了使用价值。荷兰因为是田园牧歌的国家,所以奶洛也很著名,在风车村,我们还参观了奶洛的制作流程,并尝到了很多特色奶洛。 木鞋是荷兰人的一大发明,因为当年把海水抽干后,有许多淤泥,而且很潮湿,为了防水、防潮,聪明的荷兰人发明了木鞋,后来有了胶鞋,皮鞋,当然也就取而代之,可是荷兰人仍然保留了这个传统工艺。从前木鞋加工是纯手工制作,一双鞋要两三个月才能制成,现在利用机器,5分钟就能OK。在木鞋厂,我们看到了工人师傅利用配制钥匙的原理来加工木鞋的全过程,还见到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木鞋,现在这些木鞋主要是纪念品和展览品,在一双像木船一样大的特制木鞋前,我们还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纪念照。 离开木鞋厂,我们乘车来到了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该市有100多个小岛、100多条运河以及1000多座桥梁。运河层层环绕,如同蜘蛛网,几乎穿过市区的每一条街道。运河两旁既有现代的高楼大厦、繁忙的码头,也有17世纪、18世纪时豪商巨贾修建的古老住宅。它们大都是红褐色墙和绿色三角形屋顶,色调鲜艳,结构富有特色,成为荷兰独特风光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阿姆斯特丹,参观了具有世界精湛技术的钻石加工、打磨过程。很幸运,我们来到时正赶上一个资深的犹太人后裔在那里精工细磨着一颗钻石,听地导介绍,他技术高超,非常严谨,而且每周只上两天班。从面部看,年纪的确不小,眼镜的厚度告诉我们,技术定是一流,他那仔细、谨慎的工作态度,反映了钻石加工技艺的难度,因此,钻石除了它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外,再加上加工打磨不易,一件成品要经过无数道工序,所以体现到价钱上就理应昂贵。
阿姆斯特丹的建筑是哥特式、罗马式和文艺复兴式的结合体系,都很漂亮,最有代表性的是始建于1617年的大教堂和梵高艺术馆。
阿姆斯特丹,人居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很像我国的江南水乡,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城市一样洁净、安逸,没有纷杂。在小河里停泊着许多船,其实他们是阿姆斯特丹的另一条风景线——船屋。导游领我们参观了这些具有民族古风的船屋,外观是船,实际上是房子,只不过是以船的形式建造在水上罢了,这些船是不可以随意开动的,要开必须得到市政府的批准。
另外,参观完行程安排景点后,我们团队中有人(他是大庆油田的,是个全球通)向导游提议,要求带我们去参观一下阿姆斯特丹花街,后来在软磨硬缠后,导游终于同意了,但要求小孩不得同行,必须步行前往。
晚餐后,留下司机和几个未成年小孩,我们一行跟随导游出发了,在走过几条大街后,来到了红灯区。红灯区是一条老街,依河而建,两边的每个出租房里都有妙龄少女,有白人、黑人、黄皮肤人、绿皮肤人,她们的着装,大多都是三点式,当然也有另类的,很多人还纹身,有的还是以纹身当衣服,她们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做作百态,有的暗送秋波,有的妩媚妖娆,不管怎样,她们的目的是招揽客人。在这里有个标志,拉上了窗帘的,就是已经有了客人,没有拉上窗帘的,就是正在等待客人。在阿姆斯特丹,这种活动是公开、合法的,姑娘们依法纳税,价格不菲,因为出租房,价格很高。姑娘们把自己当成商品出售,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在她们看来,性是一种很自然、很普通的事,所以也就没有了东方人眼里的那种怪异与神秘。 在花街,还有烟馆、赌馆等等。
参观完这些后,我们回到阿姆斯特丹的4星级宾馆,可是小得离谱,不过设施齐全,洁净有加,经过长途飞行和一天的劳累后,睡了一个非常甜美的舒服觉!
文学风欢迎您
RE:云游西欧(三)荷兰(珍妮)
谢谢细雨的精心制作,那些插图很美,我本来有很多照片,可就是不知道怎么上传,还请多多指教,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