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出书文稿(散文集)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珍妮
帖子: 2048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19, 2009 11:06 am

珍妮出书文稿(散文集)

帖子 珍妮 »

第一篇:育儿默渗雨,润物细无声
—— 致母亲
一个人的成长伴随着许多人的心血,有爷爷奶奶、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但一路走来,付出最多的要数母亲。从怀上孩子的那一天起,“母亲”这个伟大的称呼就开始鞭策着她必须肩负起生儿、育儿、教儿的神圣使命。 生儿,对于每个母亲是辛苦又痛苦的历程,要经过十月怀胎和撕心裂肺的阵痛分娩,那生与死的搏斗,思之可怕,想来胆怯。
育儿、教儿的艰辛就更难、更苦。因为要花费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乃至毕生精力,所以,艰辛与牵挂是终身伴随,一路兼程。
育儿,对于初为人母的人来说是件棘手的事,有的母亲自己还是孩子,除了喂奶,还要洗澡、换衣。一个尺来长的小人,手,胳膊都是软绵绵的,一举一动都得小心谨慎。孩子除了能吃、能睡,能尿,就是能哭,有时候哭得叫人心慌意乱,但也只能百般呵护,万分用心。因此,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别想睡个安稳觉,吃餐消停饭,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母亲的心,母亲的情,母亲的爱。从呱呱落地到嗷嗷待乳;从蹒跚学步到渐渐长大都离不开母亲的心血渗透。做母亲难,做个好母亲更难。 教儿,漫长、艰辛、且最重要。孩子养育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素质的高低和付出心血的多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又是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人,责任更大,要求更高。父亲一般都要在外面打拼事业,顾及不暇。教育孩子就成了母亲义不容辞的责任。再者,母亲的言谈举止,品格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母亲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身上能折射出母亲的影子。为人母,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高尚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一言九鼎的君子风度。日本的女人大多都是高学历,外出工作的很少,她们读书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教育下一代。少年强之国强,少年兴之国兴。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国家的兴盛与使命。因此母亲肩负着的其实是一个艰巨而艰辛的任务,一个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我们知道,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表扬是否得当、及时,恰到好处,是很有学问的。表扬多了,孩子就会骄傲自满,不屑一顾或者只愿听好的,经不住打击与挫折,变得脆弱,虚荣心强。同样,当孩子有了缺点错误时,不仅要及时指出,该批评教育时绝不能姑息,而且要准、狠。只有这样才能让他长记性,才能做到同样的错误不会出现第二次。还有,在孩子面前一定要避免喋喋不休,絮絮叨叨,有言无行,说话不算数。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可以放纵的时候,也无须较真,尤其是在孩子知道错了的时候,就不能再去批评与责怪,反而要安慰与关心,要让他体会到母亲的慈爱与温暖。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子的目的是要他知错,改错,成人、成才。再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忍性和爱心;休勿时冷时热,一曝十寒;要持之以恒,一如既往。说到底,就是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就绝大多数母亲而言,并不缺少责任心,而且责任心之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当今应试教育的社会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就更不用说,关心程度之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孩子喜欢的,想要的,没有几个不能满足的,尤其是在物资条件上几乎是有求必应。学习上也是如此,报这个班、那个班,生怕孩子学习不好,将来不能成才,因此,就把孩子变成一个学习的机器,不给孩子留一点喘息的机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别说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就连吃水果,母亲也会把皮削掉,切成小丁,让孩子取之方便,吃着利索。因此,我身边就有一个女孩到了大学后,拿着苹果左看右瞧不知道该怎么下口,在生活上就更不用说,如洗衣、做饭、整理内务几乎是一片空白。试想想,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有满腹经论又能做什么?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哪个是好逸恶劳者?真正知识与才能,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尤其是人的品德,决不是书本可以教成的。只读书,死读书是读不出好孩子来的,母亲们务必从多方面培养教育引导孩子。 其二是放羊式,现在留守儿童非常普遍,有的是给爷爷奶奶,有的是给外公外婆,有的是给亲戚朋友。总之,孩子的生活、学习就成了自由散漫式,他们虽然没有这班那班的辛苦,却又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更得不到必要的母爱,寄人篱下的生活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尤其对他们的成长,自信心的培养,人格尊严的提升更加不利,甚至还会成为障碍。因此,年轻的母亲们多关爱一下孩子吧,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总之,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伴随着欢乐与喜悦、缺点与错误的过程;是默默渗透心血与爱抚的过程;是涓涓细雨,润物无声的过程。我们虽然不能和岳母、孟母媲美,但做到问心无愧足矣。希望所有的母亲们都能从孩子的成长中得到快乐,从孩子的成功中分享喜悦!



第二篇《九寨行》节选《魂 系 九 寨》


我们一行37人,乘车从成都出发,途经都江堰、汶县、阿坝州,沿着紫江,逆江而上。一路上山道弯弯,泥泞兮兮。我真佩服那技艺高超的司机,在这崎岖的小道上,胜似闲庭信步。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美丽的都江堰市。高大而别致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宽畅笔直的马路,格外洁净。花草树木,争香斗艳,火红的丁香、美人蕉,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更加艳妍夺目,分外妖娆。就像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那里向游人点头微笑。绿油油的青草,衬托着白墙、红瓦,使整座城市,更加靓丽、繁华;宽阔涌动的河水,沿着方砖砌成的高大护河堤墙,顺势而泻,更显示出了都江堰的雄伟与壮观!在江边不远处,高高耸立着李冰父子的塑像,雕像旁的儿子,是人们加上去的,意在尊李冰为先人,“儿子”则代表后来人。因有了李冰治水,才使旱涝无常的四川盆地变成了天府之国,才有了“四川收,天下足”的美誉,才有了世界之最的荣耀。今天的都江堰市,是一个美丽而大气的现代化城市。
稍事休息就离开都江堰,车子开始进山了,路况也越来越差,由于下雨,坑坑洼洼遍地泥浆,时不时还发现上面冲塌下来的泥石流,尽管道路工人们不停的抢修,但缺口还是随处可见,有时感觉车就要翻到河里去似的,真叫人捏把冷汗。还是李白说的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汶县是进九寨沟的门户,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水晶、铜、锰等等,以工业为主,人们生活比较富裕。
过了汶县就是阿坝州,进入羌族之地。这里人口20万,人们文化水准低下,全州唯一的高等学府是阿坝州师专。
羌族是华夏民族的先祖,早期生活在宁夏、内蒙。秦始皇时期,为了逃避劳役而流落至此。他们以游牧为生,随草场、河流而迁徙。现在主食玉米、苹果,服饰是长麻衫,传说是为诸葛亮披麻带孝。
羌族人勤劳勇敢,在通史上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羌族的发展与辉煌。尤其是在夏、辽、金时代,北宋皇帝称他们为君,自己为臣,每年还纳贡金、银、丝帛等。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民族。在这里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能走路的人就会跳舞。早在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绝句里就写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羌笛”是指羌民族的一种乐器。但是现在的羌族由于长期和汉族居杂,慢慢被同化了,今天就只有他们的口头语言而没有文字。羌族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有大禹、秦始皇、杨贵妃……
走过阿坝州,就爬上了高原地带,我们看到的是陡峭的高山、深邃的峡谷、光秃秃的石山。高山上居然还有一个宽广、秀丽、平静、安详,倒映着耸立山峰的平湖。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叠溪海子。并讲了她内心深处幽藏着的一个极其悲痛的故事。那是1933年的8月25日下午3点,发生了7.5级地震,使整个山寨城市在瞬息之间沉于湖底,且居民无一幸免。当我知道这段不幸事实后,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仿佛见到了哀鸿遍地的惨烈景,听到了无数冤魂的嚎啕声。沉痛的心,激起了无穷涟漪.....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艰难行驶。我们终于来到了“人间仙境”,“童话般的世界”——九寨沟。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以碧玉般的海子和群瀑、原始森林、珍奇异兽和民族风情而闻名中外。
九寨是一个美的集合,美的化身。它集高山雪峰、草原森林、瀑布秀水于一体。在这里,无论你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她的美,都不过分。而且无论你怎么形容,语言又是显得那么的贫乏无力和微不足道。只有用眼神去看,去体会。用相机去抓拍,用画笔去描绘,才能真真体现出她那婀娜多姿,含而不露的风采。
九寨沟有114个海子,神态不一,各有特色。成群的瀑布,有的奔泻而下,有的蜿蜒流淌。我最留恋的是诺日朗瀑布和珍珠滩瀑布,前者是目前我国最长的瀑布,雄伟壮观,非常美丽。珍珠滩和她完全两样,蜿蜒流淌,顺阶梯而下,动人极了。我情不自禁的在这里大发感叹:那高高的山,层层叠嶂;蓝蓝的天,洁净无瑕;碧绿的水,晶莹剔透。由于天然的阶梯,形成了像珍珠般撒落一样,从而得名珍珠滩。两岸青山翠绿,枝繁叶茂,游人至此,既凉爽又清新,有一种如痴如醉的神话般感受。我坐在珍珠滩瀑布群旁,拿出笔纸想留下点什么,可惜啊,才疏学浅,书到用时方恨少,纸笔无法形容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只有尽情地欣赏,让思绪在云外遨游,让心灵陶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人,只有在这梦幻般的仙境里才能忘记疲惫,忘记尘世;才能超凡脱俗、忘乎所以;才能完全进入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也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才能忘却那平日里的烦恼:都市里的喧嚣、工作中的絮绕、家事的芜杂。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回归自我,找回激情,才能调动所有情腺,以一种少女的冲动,焕发出羞涩的红晕。此刻的我,只想大声呼唤:我要拥抱,拥抱这人世间的美丽,我要歌唱,歌唱她无与伦比的气息,我要......当我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在旷野上急驰飞奔后,回到现实的我,单身只影,留下的只是无限的惋惜与痛楚,这时的我,多么希望有双温暖的手,抚慰我孤独的心。因为现实中的我,有时感到很压抑。不过,活在尘世中的人们,有谁没有烦心事呢?整天要克制,要伪装,累,人活着真累。我出游的目的就是要抛开一切,找回自我。于是,环顾四周,游人涌动,慢慢地,奔放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冷眼旁观,游人们都在忙着留下千古不变的笑容与倩影。可惜我的相机出了点毛病,只有带着些许遗憾告别这终生难忘的地方——珍珠滩。
九寨沟的水,像梦幻般的世界,变化无穷。她以五彩池为代表,色彩斑斓,艳丽夺目。游人来到这里,无不感叹,一步三回头,久久不愿离去。在此,我“失魂落魄”了!
九寨沟的海子各有特色,如熊猫海、孔雀海,青山怀抱,碧水蓝天。衔远山,气势浩荡,美不胜收。长海、星海,水源宽广,海水很深,倒映着群山,险峰,给人的感觉是:鸟在水中飞,鱼在天上游,把九寨沟的童话世界展现的淋漓尽致。
九寨沟的林是原始森林,这里是人世间的一片净土,高高的云杉,遮天蔽日,望不到天。也更显现出了它的神秘。
我到过许多地方,南到天涯海角,东到天尽头,西至乌鲁木齐。名山秀水,大海草原,也看了不少,能像九寨沟这样融美景于一体的确实少见。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环境保护也做得很好。无论走到那里,都干干净净,郁郁葱葱,所以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第三篇:乡村慢行
傍晚乡村,雾纱满天。归乡游子,漫步独行。新修村路,整齐洁净。抬眼远望,空旷寂静。只见那,稀疏灯火,闪闪晶晶。时时传来,吠声连连。禾苗微动,清风拂面。皓月当空,繁星点点。宜人气候,浏览美景,心胸舒畅,情不自禁,啊!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的亲切迷人!
当我走到母校遗址时,往事联翩,那昔日的教室、礼堂、厨房、厕所、操场、菜园;那读书声、解题景、跑步劲、跳舞影;还有那老师、同学的脸,皆浮眼前,仿佛又回到了天真无暇的童年。寒冷冬天,提着火盆,黢黑小手,舔草添柴,袅袅青烟;模仿杂技,绕头旋转,或明或暗,星火燎燃;三五成群,追追赶赶,一不小心,呜呼哀哉,盘底朝天。那师生同乐小游戏,“老鹰叼小鸡”,随着“天上一根刺,地上就开始”的一声令下,长长队伍,左右摇摆,忽东忽西,一不注意,老鹰叼走小鸡,呼啦啦,乱成一气,笑声迭起,其乐无比!还有那,学工学农学军活动,课堂变基地,播种插秧,学开拖拉机,夜晚行军抓“特务”传口令,平声静气,入敌营,占高地,有板有眼,趣事连连,真可谓,儿时足迹一串串……
人生如梦,美梦常空。几十年,漂泊异乡,如浮萍,随波逐流。为生机,为仕途,博弈打拼,浴血奋战,人前强装言欢,私下里,无人吐真心,孤寂难眠。大半生浪迹天涯,周游列国,外面的世界固然精彩,但那都是:红尘世事,难得踏实。纵然有海誓盟坛,无非也是利欲相牵,奈尔人虞,尔人诈,尔人奸。只有回到故乡,才觉人亲,水甜。只有见到母亲,才能倍感亲昵、亲近、亲情,才能抖去尘埃,倾吐真心,才有轻松、舒畅、欢心。
白天的情景浮眼前:雨过天晴,一根钓竿伸塘堰,一杯清茶,一支香烟,一份悠闲,全神贯注,静观其变,愿者上钩,无须争强好胜,无须点头哈腰,无须察言观色,无须委曲求全;无须……难怪世人都说家乡好,的确,走遍全球也抵御不了家乡的诱惑,这里有厚厚的泥土,有深深的根。
路!在脚下延伸,思绪在静谧的夜空回旋,蛙声、虫声,灯火、萤火混成一片,谱写成和谐的交响曲音……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