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束祭堂婶(素心问月)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平静的海
帖子: 116
注册时间: 周二 2月 10, 2009 2:06 am

RE:心香一束祭堂婶(素心问月)

帖子 平静的海 »

写的真好!平凡 ,质朴才是真感动. <br>
花语吟风
帖子: 640
注册时间: 周三 6月 24, 2009 11:06 am

RE:心香一束祭堂婶(素心问月)

帖子 花语吟风 »

故事里的人情细腻丰富宛转,这就是人间的真性情,欣赏你的文笔!
素心问月
帖子: 118
注册时间: 周四 5月 14, 2009 7:36 am

心香一束祭堂婶(素心问月)

帖子 素心问月 »

心香一束祭堂婶
作者:美丽飘拂







堂婶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走的,彼时我正身在异乡,等春节回乡时,迎接我的也只有堂婶家门楣上的挽联和半痴的堂哥愈发浑浊空洞的眼神了。

堂婶终没能看见我过上好日子,也未能吃上我带回来的大包小包的特产。

父亲说堂婶走得很急,从发病到去逝不过一个月而已,然而,看着院落里那堆零落支离得触目惊心的竹床骨架,我能想象那一个月于堂婶该是多么的漫长。


堂婶是我出了五服的婶子,虽说自家婶娘众多,但因堂婶是邻居,自古道“远亲不如近邻”,这个婶子倒比那些整天为祖产斗得红眉毛绿眼睛的亲婶娘们亲近得多。堂婶家烟灰色的帐幔和土墙的间隙曾是我绝佳的藏身之所,让我无数次逃过母亲盛怒下的追打。躲在帐幔后大气不敢出的我在堂婶温言软语的劝走母亲后总会哭倒在她怀里,灰色的童年,堂婶羸弱的胸怀竟让我体会到母爱的温暖。

堂婶的公公是个落败的小手工作坊主,没给堂婶一家留下什么财产,倒是留给堂婶一个满身“公子爷”脾气且有痨病的堂伯。堂婶育有五女二子,到我记事的时候,那些堂兄堂姊们多已成家奔自己的活路去了,独留病蔫蔫的堂伯和一个摔得半傻的堂哥伴着堂婶艰难度日。

堂婶这一生仿佛中了金钱的魔咒,用父亲的话来说是“跟钱玩了一辈子的捉迷藏”。家大口阔是不能规避的事实,那么多子女竟没有一个成器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大集体的年月堂婶一个人的工分和子女们有限的接济从来没有填饱过一家三口的肚子,分田到户后在乡邻的帮衬下总算解决了温饱,但日子仍就过得捉襟见肘。然而乐观的堂婶从没有一丝悲戚,菜色的脸上总是挂着平静温和的笑意,即使刚挨了脾气暴躁的伯父的打,即使刚被痴傻的的堂哥气得抹过泪。

堂婶善良热情,村里男女老少不论是谁,只要堂婶能做到的,总是有求必应。

堂婶性情柔弱但也极刚强,虽然贫困得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但应酬村里的婚丧嫁喜从不甘落人之后,每每从父亲那里借了钱做了面子,等哪个子女回来给了点孝敬钱再把窟窿堵上。

穷则穷矣,但人缘关系极好的堂婶却从不愿博人同情和施舍,就连我家偶尔的接济堂婶也总是婉拒,父亲也只能常叹“救得了一时急,救不了一生穷”了。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早普及了用电,但堂婶家因为缴不起电费常被剪断电线,一年365天倒没有几天能看见灯亮,更别说用电扇了。于是总在天刚擦黑的夏夜跑去堂婶家缠着她到我家堂屋的大吊扇下乘凉,堂婶耐不住磨便搬了竹床跟了过来。

堂婶家的竹床与众不同,普通的竹床四周都是粗竹子做的,而堂婶家一米宽的竹床是用上好的红木做的围子和支架,那是堂婶的公公留下的唯一值钱的物件。堂婶很得意这个竹床,曾经很骄傲的说,这么结实的竹床,用到孙子的孙子怕也不会烂。

于是炎热的夏夜两家人就在吊扇下摆起“龙门”,堂婶最爱念叨的就数她那些出嫁的闺女和十多个外孙了:谁家要盖新房子了,谁又生病了,谁该上小学了,谁要来她这里过暑假了……我在堂婶越来越模糊的絮叨中沉沉睡去,童年的时光也在电扇的呼呼声中悄悄流转……


要去县城上高中了,在外经商的父亲虽隔三差五的回来探望,但我仍放心不下患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堂婶看出我的迟疑,安慰说,丫头,放心奔你的前程去吧,家里有婶子呢。堂婶坚定的眼神让我稍稍放了点心。
每次从学校回来后总是迫不及待的奔到堂婶家,未语泪先流,我知道其时母亲病情日渐严重,常无端生疑找堂婶纠缠,我在家尚可从中劝解周旋,我走后堂婶必然要受更多委屈。但堂婶总是笑着宽慰说,你把婶子当外人了,婶子知道怎么做的,你安心念书吧。后来常常想,若不是堂婶解了我的后顾之忧,我那书怕也很难念下去了。


后来我来省城读书工作,回家的日子也稀了,听说堂婶被儿子接去县城享福,很为她欣慰,但后来又听说带大了孙儿的堂婶不为刻薄的媳妇所容,又记挂乡下的傻堂哥,最终又回来了,依旧过着清苦的日子。

最后一次见到堂婶是女儿刚满月的时候,我依了习俗抱孩子回娘家,却时逢母亲又犯病,素有重男轻女心病的母亲见我抱个女儿回来很不受用,没住上两天就下了“逐客令”,我忍着泪抱着孩子在车站候车,却看见闻讯赶来跑的气喘吁吁的堂婶,堂婶拿出二十枚鸡蛋说,婶子知道留不住你,把这蛋带上吧,虽然轻微了些,但也是婶子的心意。
我知道堂婶家境的艰难,二十枚鸡蛋或是她家一个月的油盐钱,况且那么多年蒙堂婶照应,还没来得及回报半分,故执意不肯接受。堂婶说,傻孩子,这个是礼数,你一个鸡蛋都不带回去,婆家人嘴上不说心里是要怪你娘家的。
忍了好久的眼泪最终在堂婶面前决了堤。堂婶劝慰说,别记恨你妈妈,她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婶子知道你这几年最艰难,婶子相信你会过上好日子的,婶子还盼着能享点你的福呢……

车开出好远,仍看见堂婶单薄的身影立在路口,没曾想这竟是堂婶留给我的最后的形象。


堂婶后来得了病,送到医院检查,已经是胃癌晚期,于是被子女送回家苦挨最后的时光。平时疏于关心的子女们买回成堆堂婶一生都没尝过的珍馐,但堂婶却再也吃不下去了。被剧痛折磨的堂婶几个人都按不住挣扎,最后,舍不得给堂婶打杜冷丁的子女们把堂婶抬到那个红木竹床上,用绳子捆住……

堂婶咽气时,那张本可以用到孙子的孙子辈的竹床硬生生被瘦弱的堂婶挣散架了……


堂婶终没能看见我过上好日子,也未能吃上我带回来的大包小包的特产。

又是一年清明雨,没能回乡给堂婶的坟头添一掊新土,就在这异乡的街头焚一束心香,化一摞冥钱,祈愿天堂里的堂婶不再受病痛和贫穷的折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