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文如其人(晋龙)
漫谈文如其人(晋龙)
●漫谈文如其人 ●
作者/晋龙
认人,识得些字的人,或者说有点文化的人,总是要去读点什么的,比如读书、读报等,即使不识字或者没有文化的人,也是要去读人进而读心的。不论读什么,你都能从所读中,读懂些作者的兴趣、爱好、道德、修养、情操类的东西。有些人不仅要读,还要写,要将所思所想述之笔端,形成文字,发表出来,示与世人,这样就更能让人知其趣、好、德、养、操,进而知其人了。
作者写出的文章,是其所思所想,是其灵魂的精华,而读者则是窥视者、品味者,由于其德养不同,品出的味道自是也有区别。如能品出作者文如其人,倒也算是进了档次,起码是能由文引起共鸣的读者了。
文章与作者,形影相随,相吊相视,对影成双,仿佛知已,胜似知已。一篇好的文章,起码是一个好人写的。好的文章,能关心社会问题,描幕人生图景,展示心灵本相,富于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无穷的世理和无穷的人道。这样的文章和作品,需要我们细品,不容走马观花,要去躁平心,宁静思虑,品出其中的真味来!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大千世界,茫茫宇宙,宇宙无穷但人生有限。有限的人生能迸发出无限的灵魂之花留与后人,也是一大乐趣。不仅是乐趣,而且还很有意义。作品就是作者的灵魂之花,读者就是赏花人。所以,我们不能拒绝好书、好文,更不能拒绝好人。读一本好书、好文,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你难道不想和这样一个智者谈话、交流吗?好书、好文是需要我们去寻找的,我们只有“众里寻她千百度”,方能在“蓦然回首时”,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唐人张若虚就人生写出千古浩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年月月只相似”。人生就是这样,今人不知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人在茫茫宇宙中只是一粒尘埃,唯有其灵魂之花可赏与世人,生时与人共赏,死后供人赏之!
一个人能写出些东西来,往往是他有不同一般人的人生感受和经历,而这种感受和经历也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哪怕他身无分文!这种财富往往具有很大的社会涵盖性,随着时间的流失会显示出其折射出的社会历史价值,有时能唤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对建设更高境界的精神道德风尚有好处。
对写作者而言,把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写出来,往往也是一种搔动其自身心上的伤疤,搅动沉寂多年的记忆之水,把浮起沉落中的许多碎物述出来,很多是具有生命性质的东西,甚而混合着血、泪、汗水以及种种人世间最痛苦的感觉等等,当然也有最快乐的愉悦。而读者则要从中读出人来,读出心来,结合自身的生活岁月品出真味来!
这可能就是此文之宗:文如其人,也是文如其心吧!
编辑/幽谷听琴
清风推荐
RE:漫谈文如其人(晋龙)
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也会从文字体现出来,文如其人也就自然的顺理成章了。<br>如丁枫姐姐所说,读晋龙的文章更是一种享受!
RE:漫谈文如其人(晋龙)
文章很美读了让人回味无穷,读好文章就象和一个好朋友交流,心里流畅着那份很美的感觉。谢谢朋友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