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君山(二)(愚民)
到君山(二)(愚民)
到君山
(二)
文:愚民 编:清风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一
岳阳因为有岳阳楼,早早地成了我心底的一个梦。这次因为要参加汩罗的端午与屈原理论研讨会,就早早来了。
清风大姐是5:12就打了电话的。那时我还在株洲,才醒过来。6:32,收到信息,说是大姐已到了岳阳车站的出口处。发信息的是云想衣裳。衣裳我是没有见过面的,就因为网络,就因为文学风,就这么老早的来接站,我不知怎么说感谢,想想我这愚民哪里配得上大姐和衣裳的这般款待呢?不禁惶惶。
见面后,我才知道大姐才大病初愈,真的就是诚惶诚恐了。可大姐还是执意陪我父女上君山。一路上,大姐总是乐呵呵的,精神很好,一直表示只要和大家在一起,就不会累。我想,心情舒畅,常有朋友在一起,快乐也应该是有的。只是我心里总是有过意不去的歉疚。
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岛,里面有二妃墓、柳毅井等收藏着故事的景点。这些故事是老早就在心底藏着的。一路看过去,震撼的就是岛上的古木和掩映在林木中的故事。
我们是打的过去的。因为涨水,路被淹了,那湖滨的树、芦苇、金字塔一样的沙堆,全在水里荡漾着,让人感到洞庭湖又宽了许多。好在水是清的,树有倒影,一束束的垂柳与水相撞,因为涟漪,一半迷离一半静寂,一排排矮过去,让摇着双桨的夫妇依依呀呀地扭动着浪漫的爱情。
走在那约有一公里的人行桥上,芦苇挤挤挨挨的长出了一道翠绿,象人的思想一样,或直或歪,或邪或正,远远地伸展开去,与洞庭水一接,云里漏出的几束阳光点出了一幅让心放松放宽的大画卷,通过眼前那一丛稀落的才出水的芦苇的天真,让我沉沉地醉了下去,大口大口地吸着洞庭湖的博大精深。
有船在等,那船并不漂亮,让我怀疑君山是不是也就象这船一样,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呢?慢慢地驶向湖中,看到的就是水和芦苇,绿绿的,有生机。不时,远处有山。大姐说那就是君山。“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先生说君山是青螺,小是小了,但说出了洞庭湖的大。想来刘先生也是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的吧,说的这青螺只怕也是那田螺姑娘变的吧,要不,何以这么动人?
君山岛上爱情湖
二
君山独秀广场很大,树和山上的一样茂盛,虽不那么自然,到处是人工的梳妆,但也不失其秀丽。我们在大门前照相,以志留念。
君山上鼎鼎有名的斑竹
洞庭庙供的就是洞庭君,本来是把炎、舜做为洞庭君的。后来柳毅的故事感动了唐王,唐朝的这个崇尚爱情的皇帝就封柳毅为洞庭君了。柳毅这小子就是因为看上了放羊的小龙女,为自己的爱人传书。其实,为了自己的心爱,吃些苦,是应该的嘛。或许就是因为唐王为了自己的心爱连自己的尊严都可以不顾,设身处地,一激动,就封柳毅为洞庭君了。我爱柳毅,因为他热爱自己和自己的爱人。但我没有烧香,只是默默地请求他保佑我的爱和我的爱人。
诗林长廊
湘妃祠是江南第一祠,入眼的就是“垂扬秀竹神仙府,之径高台帝子家”。联不见得特别高明,字还是不错的。二妃毕竟是帝子之妃,看上去慈祥美丽。后有一殿曰“有求必应”,其联可谓经典“湘灵瑶瑟渺难闻听四面渔家讴歌舜日,庙貌金身今既立合数丛斑竹装点君山”。这是长沙何光年撰写的,字联或者应该传世。后面有烧香的大殿,其香有很大很大的,十来岁孩子扛不动的那种,据说要交很多钱才可以烧的,我摸摸口袋,觉得铜钱不那么响,就只好站在门外,对着我崇敬的二妃在心里祷告:只想让爱我和我爱的人天天快乐。
湘妃祠
二妃墓在一丛斑竹的掩映下很是静谧,入口联曰“君妃二魂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扎实写出了二妃与舜的深情厚意,不仅羡慕死了好多男人,自愧没有舜的德才。只是莫应丰先生的对联说得色迷迷的,让人做梦。“何须观泪竹,是必梦湘妃”。斑竹真是奇竹,才生成竹,绿绿的,光光的,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斑斑,只是长到成年,方才斑痕累累。应是正应了那个传说,这斑斑就是二妃哭出来的。细细想来,竹亦如人,泪至伤时,当成人矣。
柳毅井
柳毅井就是一口井,有名是因为柳毅传书就从这井里去的。井水已是很混浊,才正奇怪,正可惜。就听导游说,到这里洗洗手,有好处的,说是一洗官运亨通,二洗财源滚滚,三洗桃花盛开,四洗三项全无。本来不想洗,企图保住井水清澈,哪知大家皆洗,最后我也就洗了,只是没认真数数,不知是洗了三下还是四下。
君山有一特别的树,叫黑壳楠,没有了树心,就是半张树皮,到今天已活了三四百年,枝叶葱绿,神态悠然自得。真所谓“树活一张皮”。但也有说“人活一张脸”的,但不活脸的人实在太多。我越来越佩服前人之说了,树活一张皮的还不就是这一两家?要活好一张脸,难呢。
黑壳楠
中餐在岛上吃的,大姐点了一条银色回头鱼,味道纯粹,肉质细嫩,就象是大姐的待客之道,细致纯正,清风一般,沁人心脾。
君山,美就美在有树,有竹,有故事,还有大姐,还有云想衣裳……
云想衣裳、一缕清风、溆浦愚民在君山门口
文学风家园欢迎你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