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圆!
月光下的记忆(梅花君子)
RE:月光下的记忆(梅花君子)
月光拉开了记忆的闸门,那一幕一幕,那一情一景,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抹杀的珍贵镜头!梅花君子朋友,感谢你的美文!
月光下的记忆(梅花君子)
月光下的记忆
文章:梅花君子编辑:夕阳少年
不知不觉又到了中秋,有很多人借着分外皎洁的秋月,借月抒怀写诗赋文。我爱写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东西,好像对圆圆的秋月并不咋感兴趣。月圆月缺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不知究竟为何,人们编纂出很多故事,嫦娥奔月,月下老人等等,最喜欢追风追月的就是所谓的文人墨客,在九曲十八弯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月是故乡明”数不尽说不完的唯美诗句,况且这些美妙的诗句,已经深入人心几乎达到耳熟能详的地步,无论那个人顺手就能抓出许多与月亮有关的唯美的诗句。
在我的世界里,不觉得月亮多么诗意,却觉得很平常,看月亮就好像看太阳那样平常。闭上眼睛,那些与月亮有关的往事,就好像一片茫茫的原野上,浓重乳白的雾气,在月光的照耀下,如梦如幻亮亮闪闪,显得非常的别致。自小就在农村长大,视野自然要比高楼林立的都市开阔不少。无论春夏秋冬,在月满光亮之际,总喜欢到山尖上、田野里、树林里嬉闹。很小的时候,全村没有电视,更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只能在月圆之时,三五成群到外面撒野。冬天的月光下,白白的雪地变得坚硬,踩一脚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点燃火把抛向天空,呼呼的火焰,飞舞的火星,在一片欢呼声中,在奔跑和叫喊中不知道累不知道什么叫傻。我们忘情的欢叫,往往会把睡在草丛里的山兔惊醒,慌慌张张从人群里跑过,我们会很异常的兴奋,喊着叫着追着,山兔跑得很快,实在是追不上,手攥起雪捏成雪蛋,扔向前面飞跑的山兔,总归是人跑不过兔子,只见兔子扎入沟壑里,怎么寻也不见了踪影……相对来说,我但是喜欢夏天的月光,几场雨水山地丛林里的青草疯长,记得那时刚好分队家家户户有了自己的牛马驴骡,累了一天的牛马驴骡,肚里窝住火气,不愿意吃干草,在草里拌了香香的豆料也不好好吃一口,一个个站在槽头趾高气扬的生叫唤,在明晃晃的月光下我们这些放学没事的孩子们,被父母撵着骂着牵了牛驴骡马,到草深林密的地方尽情的放牲口。白闪闪的月光,低头吃草的牛马骡驴,虽然没有诗意,却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不消个把小时牲口们的肚子圆溜溜肥鼓鼓就会满意而归,大人们对悄悄说我们能干,老师留的作业早就忘到耳门子后,那时大人们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口口声声说不指望我们这些孩子成龙变凤,能认个庄稼字就行了。一个庄稼人,能出几个大学生。没有成龙的压力,作业想做就做不做父母也不催促,倒是没有现在孩子的所独有的压力。印象深刻的是月弯弯的那个夜里,我们一伙人到国有林放牲口的孩伢子们被护林员逮着正着,为显示护林员的威力,在我们跟前冲着夜空放了一洋炮,惊得驴马只挣脱,恶狠狠的说谁敢跑就给谁一下子,烀死活该公家也不管。我们蔫头耷拉脑到了大队部,被书记训话还让大人们按着牲口的头数一头叫了十元罚款,校长还在早操中点名批评…..结婚成家,农活也分外的多,白天忙了一天,在有月亮的晚上,妻子把孩子哄睡,叫上懒散的我到远处的水井挑水浇园子。我人高马大干活却不如细纤单薄的妻子,没跳几桶就哈赤带喘满头大汗,她却显得很轻松象没事人一样,倒笑我是个样子货,遇到沟坎不往前拉套反而顺着坡往下出溜。哗哗的水衬映着月色流向菜畦,妻子洋洋自得的盘算黄瓜啥时能吃,豆角啥时能买,我怕累坏她扭着,变着法让她尽快休息,她却很执着恨不得一晚上 就把所有的菜全都浇一遍水,在清丽的月下笑的很美倒是做起我的思想工作,咱家的日子不如别人,不能抓大钱,这小钱得拣,农村的日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攒起来的……记忆中几乎年年的中秋,庄稼人都是忙日子。庄稼正式进入收获季节,不是开镰,就是打场收谷子。分队后第一个秋天,中秋节那天晚上,整好赶上打谷子。爸爸给我们分完月饼,就催着我们下地帮着收谷子。饭吃得晚,刚撤下饭碗,外面已是一片明亮亮的月光。在打谷场上,周围的人们都闻着声音赶过来帮忙,有拧扇车、有打蔓、灌谷子、扛袋子的,我人小反倒被闲在一边。在明晃晃的月光下,人们用手抓着籽粒饱满的谷子,这谷子籽粒饱满保证扣住斤称了,单干头一年就能赶上好几年的收入了……
天上的那轮月亮,给了文人们不计其数的灵感,阴暗圆缺都会把人间的情愫,描绘的如此的浪漫、美好和伤感。我却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看到明亮的月光,倒是想起那些与月光有关的实实在在的往事来。
内蒙古赤峰宁城 2010-9-21
文学风家园欢迎你光临